苏灵感冒颗粒中的葛根素含量测定
中国现代应用药学 1999年第2期第16卷 中药与天然药
作者:杨 竞 林 跃
单位:杨 竞 南京 210029 南京脑科医院;林 跃 南京 210009 中国药科大学
关键词:葛根素;含量测定;双波长薄层扫描
摘要 目的:对苏灵感冒颗粒进行质量控制。方法:采用双波长薄层扫描法测定苏灵感冒颗粒中主要成分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葛根素在0.968~4.84μ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其平均回收率为95.69%,RSD=4.92%。结论:该方法简便、可行,适用于苏灵感冒颗粒的含量测定。
Determination of puerarin in Suling Ganmao Keli
Yang Jing(Yang J),Lin Yue(Lin Y)(Nanjing brain Hospital,Nanjing 210009)
ABSTRACT OBJECTIVE:To control quality of Suling Ganmao Keli.METHODS:The puterarin in Suling Ganmao Keli was determined by TLC-Scanner.RESULTS:The linear range is 0.968~4.84μg(r=0.9990).The average recovery and RSD were 95.69% and 4.92%,respectively.CONCLUSION:This method is simple,available and suitable for assay of Suling Ganmao Keli.
KEY WORDS puterin,assay,TLC-Scanning
苏灵感冒颗粒系皖南山区一民间验方,后经一著名军医的整理与修订,在治疗病毒性感冒方面有奇效。现已按国家三类新药进行申报临床。其主要以葛根、牛蒡子等11味中药组成。为此根据新药审批要求,做了四味药的鉴别,一味药的含量测定,含量测定选择了本方的君药葛根,采用薄层法测定葛根中的葛根素含量。实验结果表明,方法简便、可靠,可作为苏灵感冒颗粒的质量控制方法之一。
1 仪器及试药
岛津CS-9000双波长薄层扫描仪。
葛根素对照品:由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提供。药品来源:苏灵制药有限公司提供。
其它试剂:均为分析纯。
2 试验条件与结果
2.1 扫描波长的选择
吸取供试品液,阴性对照溶液各2μl,葛根素对照品溶液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板上,经展后,在紫外光灯(254nm)下检视定位,照薄层色谱扫描法进行光谱扫描,结果葛根素在265和310nm处有两吸收峰,在265nm处为最大吸收,在370nm处吸收最小,但在薄层扫描中如两波长相距超过100nm时,会影响扫描的结果,所以选择扫描波长λS=265nm,参比波长λR=360nm,线性参数SX=3进行锯齿扫描。
2.2 线性范围考察
分别吸取葛根素对照品溶液(每毫升含葛根素0.484mg)2,4,6,8和10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1)为展开剂,展开12cm,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灯下检视定位,于λS=265nm,λR=360nm波长处进行双波长扫描测定,结果见表1。
表1 标准曲线(线性范围考察)
点样体积
(μg) |
点样量
(μg) |
峰面积 |
回归方程 |
r |
2 |
0.968 |
8763.23 |
4 |
1.936 |
16758.54 |
6 |
2.904 |
22034.30 |
y=6862.96x+2567.45 |
0.9990 |
8 |
3.872 |
29144.30 |
10 |
4.84 |
35787.09 |
从表1可以看出,葛根素点样量在0.968~4.84μg范围内呈线性关系。测定样品点样量在此线性范围内可使用本方法进行含量测定。
2.3 空白试验
取不含葛根素的阴性对照品溶液点样展开,阴性对照品色谱中,在与葛根素对照品相应的位置上没有吸收。
2.4 稳定性试验
取葛根素标准曲线绘制项下的斑点,每隔20min进行一次扫描,共考察2h,结果尚稳定,见表2。
表2 稳定性试验
时间(min) |
峰面积 |
RSD(%) |
1 |
17213.55 |
2 |
16523.66 |
3 |
16024.47 |
4 |
16722.03 |
2.87 |
5 |
16029.44 |
6 |
16888.37 |
7 |
17090.82 |
2.5 精密度试验
仪器精密度试验:取薄层板上的同一斑点,连续扫描6次,结果见表3。
表3 仪器精密度试验
时间(min) |
峰面积 |
RSD(%) |
1 |
21275.30 |
2 |
21746.38 |
3 |
20978.56 |
4 |
21763.39 |
1.54 |
5 |
21098.75 |
6 |
21177.66 |
点样精密度试验:
①精密吸取等量对照品溶液5份,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展开,扫描,结果见表4。
表4 同板精密度试验
时间(min) |
峰面积 |
RSD(%) |
1 |
23750.54 |
2 |
24039.08 |
3 |
24462.77 |
1.08 |
4 |
23955.34 |
5 |
24097.85 |
②精密吸取等量对照品溶液5份,点于不同的硅胶GF254薄层板上,展开,扫描结果见表5。
2.6 重现性试验
取同一批号的样品,制备5份供试品溶液进行扫描测定,葛根素的含量结果见表6。
2.7 回收率试验
表5 异板精密度试验
时间(min) |
峰面积 |
RSD(%) |
1 |
23848.13 |
2 |
24405.25 |
3 |
25071.34 |
2.81 |
4 |
23441.55 |
5 |
24866.78 |
表6 重现性试验
时间(min) |
峰面积RSD(%) |
1 |
25347.99 |
2 |
26488.94 |
3 |
27849.44 |
3.40 |
4 |
26775.23 |
5 |
26272.60 |
取已知葛根素含量的样品1g,精密称定,精密加入葛根素对照品10mg,与样品液同法制备得加样回收测定液,吸取加样回收液5μl,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同含量测定项下方法进行测定,并计算回收率,见表7。
表7 回收率试验结果
|
1 |
2 |
3 |
4 |
5 |
样品含量(mg) |
11.369 |
11.405 |
11.244 |
11.322 |
11.392 |
对照品加入量(mg) |
10.018 |
9.976 |
9.899 |
10.105 |
9.983 |
葛根素总含量(mg) |
21.387 |
21.381 |
21.143 |
21.427 |
21.375 |
实际测得量(mg) |
21.532 |
20.643 |
20.910 |
20.356 |
21.108 |
回收率(%) |
101.45 |
92.60 |
97.65 |
89.40 |
97.33 |
平均回收率(%) |
95.69±4.71 RSD%=4.92 |
2.8 含量测定
样品溶液的制备:取本品5g,精密称定,加乙醇(30,30,20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提取3次,每次30min,趁热滤过,滤液浓缩至适量,转移至50ml的量瓶中,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另取葛根素(供含量测定用)对照品,加甲醇制成每毫升含0.5mg的溶液,作为对照品溶液。照薄层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ⅥB)试验,吸取供试品溶液2μl,对照品溶液2μl、4μl分别点于同一硅胶GF254薄层板上,以醋酸乙酯-甲酸-水(8∶1∶0.8)为展开剂,展开,取出,晾干。置254nm紫外光灯下检视定位,照色谱法(中国药典1995年版一部附录ⅥB)薄层扫描法进行扫描,波长:λS=265nm,λR=360nm,测量供试品吸收度积分值与对照品吸收度积分值,计算,即得。测定样品3批,结果见表8。
表8 样品测定结果
批号 |
970311 |
970312 |
970313 |
含量(mg/g) |
6.372 |
11.312 |
2.840 |
注:含量相差较大的原因,是由于药材品种不一样而致,药典收载的葛根有粉葛根和野葛根两种,野葛根素比粉葛根所含葛根素高得多。
根据样品测定结果,暂定为本品每克含葛根素不得少于2.0mg。
2.9 葛根药材中葛根素的含量测定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取葛根粗粉20g,精密称定,加乙醇(20,15,15ml),置水浴上加热回流3次,每次30min,趁热过滤至50ml量瓶中,冷却至室温,加乙醇至刻度,摇匀,作为供试品溶液。按上含量测定方法测得葛根药材中葛根素含量。测定结果见表9。
表9 不同来源的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
药材来源 |
葛根素含量(%) |
南京市药材公司(野葛) |
2.42 |
合肥市药材公司(野葛) |
4.51 |
南昌市药材公司(野葛) |
1.88 |
重庆市药材公司(甘葛藤) |
0.47 |
福建省药材公司(甘葛藤) |
0.028 |
3 讨 论
从以上实验可以看出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相差较大,药典收载的品种有甘葛藤和野葛两种。据所查文献资料报道野葛中葛根素的含量在1.6%~6.0%范围内;甘葛藤根据我们实测的两批结果,葛根素的含量在0.028%~0.47%范围内,根据原药材中葛根素含量,暂定葛根中葛根素的含量不能低于0.025%。
该含量测定方法简便、可靠,是苏灵感冒颗粒良好的质量控制手段之一。参考文献
[1] 王宝琴.中成药质量标准与标准物质研究.第1版.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1994∶314.
[2] 新药审批办法及有关法规汇编(一).北京:卫生部药品审评办公室编.1992∶38.
收稿日期:1998-06-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