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血病血型变异1例报告
中国急救医学 1999年第12期第19卷 病例报告
作者:杨少菁
单位:杨少菁 北京铁路总医院,100038
1 病历简介
患者,男,12岁,因间断发热,面色苍黄,于1997年8月5日入院,诊断为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查体:患儿口唇色淡,眼睑结膜苍白,呈贫血貌。实验室检查:Hb 39 g/L,RBC 1.8×1012 /L,WBC 13.5×109/L,N 0.19,L 0.41。骨髓显示:增生活跃,粒系增生旺盛,原始及早幼粒占77%。患儿入院后体温在37.5 ℃~38.7℃之间波动,给予抗感染,输血支持治疗。8月6日申请用血,配血发现患儿与供血者次侧有弱凝集,复查血型:正定为O型,反定为B型,经进一步检查,确定患儿的血型为B型。8月11~22日共输注B型压积红细胞4单位,输后无不良反应。由于患儿病程长,加之经济负担重,要求自动放弃治疗,于8月23日出院。
血型血清学检查与结果 见表1。
表1 ABO血型鉴定
|
RBC与下列抗血清反应 |
血清与下列RBC反应 |
|
抗A |
抗A1 |
抗B |
抗A+B |
抗H |
Ac |
Bc |
Oc |
受检者 |
O |
O |
W+
(镜下) |
2+ |
2+ |
4+ |
O |
O |
O型对照 |
O |
O |
O |
O |
4+ |
4+ |
4+ |
O |
由表1可见,患者血清中有正常的抗A抗体,红细胞上有弱的B抗原,且与抗H反应强度弱于O型对照。
吸收实验 修正抗B效价为32的标准血清加患者洗涤后的压积红细胞吸收1小时。结果见表2。
表2 受检者红细胞吸收试验及结果
试剂血清+
红细胞 |
抗B血清稀释度 |
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
效价 |
吸收前 |
|
对照标准RBC |
4+ |
4+ |
2+ |
1+ |
1+ |
0 |
32 |
吸收后 |
|
受检者RBC |
4+ |
4+ |
2+ |
1+ |
1+ |
0 |
32 |
由表2可见,吸收前抗B效价与吸收后抗B效价无变化,说明患者红细胞不吸收抗B。8月12日再次做吸收实验,结果见表3。
表3 受检者红细胞吸收抗B效价与记分结果
试剂血清
红细胞 |
抗B血清稀释度 |
效价 |
评分 |
|
1∶2 |
1∶4 |
1∶8 |
1∶16 |
1∶32 |
1∶64 |
|
|
吸收前 |
效价 |
4+ |
4+ |
2+ |
1+ |
1+ |
0 |
32 |
|
对照标准RBC |
评分 |
12 |
12 |
8 |
5 |
5 |
|
|
42 |
吸收后 |
效价 |
1+ |
1+ |
1+ |
1+ |
1+ |
W+ |
64 |
|
受检者RBC |
评分 |
5 |
5 |
5 |
5 |
5 |
2 |
|
27 |
由表3可见患者红细胞凝集抗B的积分明显低于正常B细胞,有较弱的吸收抗B的能力,但吸收不完全,这与红细胞抗原减弱有关。2 讨论
抗原和抗体二者之间遵循一定的量比关系,只有当它们的浓度比例合适时才出现凝集。本例患者血清中有正常的抗A抗体,在用已知的红细胞反定血型时,与A细胞凝集,表明其血型为B型。由于红细胞抗原性减弱,不与抗B血清出现明显反映,故易发生误定血型。
正反定血型在输血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正反定血型可避免变异血型:亚型,白血病的疾病造成血型抗原的改变而错定血型,遇有正反定血型结果不符时,应进行血型血清学的详细鉴定,确保安全输血。
收稿:1999-0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