碘伏治疗白血病口腔溃疡病人的临床观察
中华护理杂志 1999年第7期第34卷 讨论与研究
作者:王仲迪 陈君英 周瑾
单位:王仲迪 陈君英(312000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医院);周瑾(浙江省绍兴市卫生学校)
白血病是一种病因未明的造血系统恶性疾病。口腔溃疡是白血病较常见感染症状之一,化疗后更易并发口腔炎及口腔溃疡。可因疼痛严重影响进食,造成营养缺乏,水电解质紊乱,低蛋白血症,甚至发生败血症而死亡。我院血液科自1996年1月起用碘伏液行口腔护理治疗口腔溃疡32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现将治疗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1 临床资料
本组病人32例,年龄7~68岁,男9例,女23例,均确诊为急慢性白血病,其中入院化疗前已发生口腔溃疡者6例,化疗后3~5天出现不同程度口腔炎、口腔溃疡26例,溃疡部位分别在舌部、双颊面、上腭、口角、牙龈、溃疡面积最小者0.1cm×0.3cm,最大者1.5cm×3.0cm,溃疡最多者8处,最少者2处。
2 治疗与护理
2.1 评估病人口腔及全身情况
白血病病人入院时应常规评估其全身及口腔粘膜情况,化疗过程中每天检查口腔粘膜2次。
2.2 用碘伏液漱口和口腔护理
①0.5%碘伏液的配制,用蒸馏水加5%碘伏液配制而成,冬天将蒸馏水加热至38~40℃,以减少冷的刺激。②实施方法,每日4次,在每次进餐后和临睡前进行。用0.5%碘伏液含漱5~10min,(溃疡严重张口困难者用吸管吸吮含漱),再用一次性口腔护理海绵棒沾0.5%碘伏液按口腔护理操作步骤进行擦拭,再用消毒棉签在5%碘伏液中浸没30s左右取出轻轻涂于溃疡面上。操作步骤与方法儿童与成人无区别。
本治疗组病人32例,溃疡共94个,全部治愈,治愈率达100%,治愈需要天数最长10天,最短4天。
2.3 护理要点
①心理护理,护理人员应针对病人的心理状况耐心地做好解释工作,打消悲观、绝望等念头。向其介绍同种病例口腔溃疡治愈的情况,提高生存的质量,以及治疗的大致方法和疗效使病人能积极主动配合。②含漱时注意点,如病人含漱时感到疲劳,可把含漱液吐出,稍休息后再含漱至规定时间。③操作时动作轻柔,避免损伤口腔粘膜。按顺序擦净口腔粘膜,但口腔溃疡处不能用一次性口腔护理海绵棒擦拭。④饮食护理,加强全身营养,鼓励病人进食温凉、易消化的高蛋白、高维生素的饮食,增强抵抗力,促进康复。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⑤碘伏液稀释后稳定性差,故宜现配现用。
3 讨 论
3.1 碘伏药理作用
碘伏液是碘与表面活性剂结合而成的水溶液,可在治疗创面形成一层极薄的杀菌薄膜,缓慢持久地释放有效碘,使细菌的胞质或胞膜内疏基、多肽和蛋白酶在数秒内被碘化或氧化,使之失活并丧失复制及遗传功能,对各类细菌、芽胞、病毒、真菌、原虫有广谱杀菌作用并能维持较长时间,性质温和、无毒、无味、无致敏性,对粘膜无刺激性。还有清洁作用。
3.2 碘伏的临床疗效
采用碘伏液行口腔护理治疗32例白血病病人的口腔溃疡,我们发现碘伏液不但具有杀菌、消肿,而且可使溃疡面渗出液减少,收敛较快,口臭很快消失,促进新生肉芽生长,愈合快。对口腔粘膜无刺激,不着色,无味,病人无不适感而乐意接受治疗。
4 典型病例
例1 病人女,32岁,农民。因外出打工时出现持续高热、头晕,在当地医院诊治一周,体温未退,经骨髓检查为急性早幼粒细胞性白血病,于1996年11月13日转入院,入院时体温40.2℃,重度贫血貌、检查口腔时张口困难,口角、左右颊部、舌尖、舌面有0.1cm×0.3cm~1.0cm×1.5cm大小不等溃疡8处、牙龈肿胀溃疡表面有脓性分泌物。入院后将0.5%碘伏用吸管吸吮漱口,再行口腔护理,每日4次,溃疡面外涂5%碘伏液,并结合医嘱予输液、抗炎、DA化疗方案化疗,治疗后第3日体温下降,第4日口腔溃疡面无分泌物、红肿减退,疼痛减轻,能进半流质饮食,9天后全部愈合。继续用0.5%碘伏液漱口每日4次,至出院无新溃疡发生。
例2 病人女,26岁,工人,因反复发热,咳嗽一月,而于1997年2月18日入院,入院时即予血常规检查示:血色素 85G/L,白细胞 16.5×109/L,幼稚细胞0.3,PLT 69×109/L,经骨髓进一步检查,确诊为急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而采用VDP方案化疗,化疗后第3天出现溃疡,舌尖部出现0.2cm×0.2cm右侧颊部0.3cm×0.4cm伴牙龈肿胀疼痛,立即予0.5%碘伏液漱口,口腔护理。局部外涂,处理后第3天溃疡缩小,第7天治愈,继续漱口无新溃疡发生。
1998-10-08收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