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乳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一例

自然杀伤细胞白血病一例

中华血液学杂志 1998年第1期第19卷 病例报告

作者:张国琳 刘海林 侯美仙 王志鹏 尹文敏 赵敬泽 马爱珍 席晶明

单位:014010 包头钢铁公司职工总医院

  患者,男性,30岁,1995年7月10日因双眼“色素膜炎”入院。入院后持续高热,抗生素治疗无效,肝、脾进行性肿大,出现黄疸、腹水及下消化道出血。查体:体温39.8℃,巩膜黄染, 心率92次/分, 右肺背部闻及湿口罗音,肝肋缘下5cm,脾肋缘下10cm,腹水征阳性,下肢水肿。Hb 76g/L,WBC 10×109/L,中性杆状核粒细胞0.08,分叶核粒细胞0.08,淋巴细胞0.36,单核细胞0.02,嗜酸性粒细胞0.02,大颗粒淋巴细胞(LGL)0.44,BPC 19×109/L。尿蛋白(+),尿胆原(++++),胆红质(+)。骨髓:增生明显活跃。LGL占54.6%,胞体大小不等,胞浆天蓝色,可见少量空泡,有1~23个大小不等的嗜阿尼林颗粒,最大直径为3μm,核呈圆形,部分折叠、凹陷,核染色质细,有1~2个核仁。细胞化学染色:PAS(-),POX(-),ACP(-),ALP阳性率占12%,积分12。单克隆抗体检查:CD3 15%,CD4(-),CD8 4%,CD108%,CD11b51%,CD1621%,CD2013%,CD5648%,DR38%,PCR检测TCRγ、β受体与IgH基因均未发现基因重排。巨细胞病毒阴性。染色体46X,-Y,+1q+。确诊为自然杀伤(NK)细胞白血病。入院15天后因呼吸、循环衰竭死亡。

  1968年Hovig首先描述LGL,它是一种形态上可分辨的淋巴细胞亚群。LGL命名十分混乱。Tormos等根据LGL的克隆性增殖有CD3(+)与CD3(-)情况将其分为两种类型,即T-LGL及NK-LGL,二者的免疫表型、TCR基因重排、超微结构、临床特征等完全不同。CD3+LGL为激活的T淋巴细胞,免疫表型为CD3+、CD4-/+、CD8+/-、CD16+、CD56-、CD57+,有TCR基因重排。CD3-LGL为自然杀伤细胞,免疫表型为CD3-、CD4-、CD8-、CD16+、CD56+、CD57-/+,无TCR基因重排。前者起病缓慢,主要表现为中性粒细胞减少所致的细菌感染,常合并风湿性关节炎,预后较好。而NK-LGL白血病起病较急,可能与EB病毒感染有关。常有不明原因的高热,肝、脾明显肿大,淋巴结亦可肿大,常有胃肠道症状伴黄疸、腹水等,贫血及血小板减少严重,重度中性粒细胞减少较少见。本例有典型的细胞形态与免疫表型,无TCR基因重排,染色体有异常改变,并有典型的临床恶性病程,可能为克隆性增殖引起的NK-LGL白血病。

(收稿:1996-04-15)

(校对:仵乾玉 王叶青)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患者脑脊液前白蛋白与酶水平的变化
焦点新闻
·白细胞介素6对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生长及核因子激活的
·急性白血病患者止血功能检测的临床意义
·急性白血病患者酪氨酸激酶基因BMX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中期荧光原位杂交技术在t(8;21)白血病随访中的应用
·直接原位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检测慢性粒细胞白血病bcr
·婴儿急性白血病的临床和分子生物学特点
·小儿急性髓系白血病微分化型一例
·急性髓系白血病细胞粘附分子Mac-1、LFA-1、L-选择素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