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管癌切除后食管床内胃食管重建术的临床应用
山西医药杂志 2000年第1期第29卷 临床研究
作者:张少年 杨国柱
单位:张少年(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杨国柱(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
我院自1984年11月以来,采用经左胸切除食管癌后食管床内胃食管重建术[1,2]治疗食管癌158例,术后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本组158例,男133例,女25例,年龄39~76岁,平均58岁。肿瘤长度2.0~11.0cm,其中食管上段癌11例,中段癌98例,下段癌49例。52例术前有心肺和胸部慢性疾病史(32.9%),其中伴有肺气肿、慢性支气管炎、肺功能不全者28例;伴高血压、心律不齐、心肌损害、冠心病等心血管功能不全13例;伴有陈旧性胸膜炎、胸膜肥厚粘连11例;伴糖尿病1例。2例术前接受60Co放疗。
本组食管癌根治性切除149例(94.3%),姑息性切除9例(5.7%)。其中145例行主动脉弓上食管床内胃食管吻合,13例行颈部食管床内胃食管吻合。术后病理报告:鳞癌156例,腺鳞癌2例。术后并发症6例(3.7%);心肺并发症3例(1.9%),吻合口狭窄1例(0.6%),幽门痉挛1例(0.6%)均治愈,喉返神经麻痹1例(0.6%),系手术创伤所致。本组无吻合口瘘,无手术死亡。本组病例术后经X线检查,均未发现术侧胸内胃泡影,肺膨胀良好。经钡餐造影显示:吻合口通畅,胃呈管状位于纵隔食管床内,无扩张,无钡剂滞留。
随访病例最长者达6a以上,未发现进食后胸闷、心悸或反流症状,疗效满意。
1.2 手术方法:取左胸后外侧切口,断6后肋,必要时加断5后肋,由6肋间进胸,游离胸段食管,并完成食管癌的切除,及周围淋巴结清扫。经充分游离的全胃上提时,以保持幽门部松弛为宜,否则附加幽门成形或肌层切开[3]。断胃时应吸尽胃液,缝缩胃使之呈管状。在胃底最高点缝置两针牵引线,牵引胃至纵隔食管床内,并沿食管床自主动脉弓后,将胃提至弓上或颈部(颈部取左胸锁乳突肌前缘切口)完成食管床内食管胃端侧吻合的消化道重建术。食管床胃与胸顶、纵隔胸膜行间断缝后固定,食管床胃符合原食管的形态和位置。胃、膈肌固定前将多余的胃还纳腹腔以增加腹胃的容积,防止对幽门的牵拉。
2 讨 论
文献[4,5]报道,各种食管癌根治术式均有利弊,而此术在消化道重建径路方面的改进,是因有主动脉弓和降主动脉的屏障支撑作用,可使原胸胃能纳入食管床内,并能顺利完成主动脉弓上或颈部吻合。较其他术式更符合原有的解剖位置和生理功能,有效防止或减少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改善了病人术后的生存质量,相应地拓宽了手术指征。
经食管床胃食管重建术没有干扰胸内脏器的位置和功能,有效地克服了因胸胃占据胸腔,挤压心、肺引起的并发症,对年迈体弱伴有心、肺慢性疾病的患者尤为适宜。本组术前伴有心、肺慢性疾患者32.9%,而术后心、肺并发症仅为1.9%,与文献[2]报告相近。
胃经食管床、主动脉弓后上提至弓上或颈,呈直线行进,避免了经胸绕弓最为捷径。胃相富余,减少了吻合口的张力;胃食管重建吻合在一条直线上,使吻合口处不易成角,防止了食物滞留引起的感染;胃食管吻合口紧附于食管床内,且与纵隔软组织紧密粘连,血运佳,又免受主动脉搏动性牵拉,有效地预防和减少了吻合口瘘的发生。本组未发生吻合口瘘,较文献[6]报道6.9%~3.0%有明显的改善。
尽管对胃代食管术中是否同期附加幽门成形众说不一,但近来多数学者主张应同期附加操作简便的幽门成形或肌层切开,以防止或减少幽门痉挛,保证胃引流防止胃潴留,降低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生率及程度[7]。本组病例选择性地附加了幽门成形,术后1例并发幽门痉挛,虽经相应处理缓解,仍认为附加幽门成形的必要性。
本组均常规地对胃行管状缝缩,使之顺利地纳入食管床内。可预防无张力的胃扩张[8],减少因挤压周围脏器而产生的并发症。
本组1例术后曾在外院放疗,因对胃刺激较大再次入院,提醒采取此术治疗者不宜附加纵隔放疗。
作者简介:张少年,男,1945年10月生,副主任医师,太原市中心医院,030009
参考文献:
[1]李跃国,张少年.食管癌切除主动脉弓后纵膈间隙食道重建术.山西医药杂志,1986,15:153、147
[2]左东岭,辛育龄.食管癌切除后食管床内胃食道重建术.胸心外科杂志,1988,4(1):27
[3]张续超.食管癌切除术后附加与不附加幽门成形术的对比研究.中华外科杂志,1983,21:455
[4]河南医学院.食管癌.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3.228
[5]黄国俊.非开胸食管内翻剥除术治疗早期食管癌.中华肿瘤杂志,1979,1:245
[6]龙国粹.503例食管癌和贲门癌切除术后并发症.上海医学,1982,5:197
[7]苏济豪.食管癌及贲门癌术后胃肠道功能的X线研究.肿瘤防治研究,1978,25:458
[8]赵崇伟.食管切除全胃重建食管术后胸胃功能测定与临床应用.中华外科杂志,1993,31(2):115
收稿日期:1999-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