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食管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报告

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报告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0年第3期第23卷 临床研究

作者:唐育民 秦必光 王焱林 胡北喜 尹志礼 万德宁

单位:唐育民 尹志礼(四川省肿瘤医院,四川 成都 610041);秦必光 胡北喜(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王焱林 万德宁(湖北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

关键词:针刺复合麻醉;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

  摘 要: 观察了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手术45例,初步探讨其麻醉效果、安氟醚用量、生理指标在相似麻醉深度的差异。研究随机分为3组(A组针刺复合安氟醚麻醉、B组穴位电极复合安氟醚麻醉、C组单纯安氟醚麻醉),采用下翳风、三阳络透郄门穴位,韩氏刺激仪。结果表明A、B两组麻醉效果明显优于C组,术中所需ETEnf、MACEnf和用量减少30%以上,心、血管抑制轻,苏醒平稳,恢复快,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方法之一。

  中图分类号: R246.2;R7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0668(2000)03-0013-03

  针灸镇痛是我国传统医学内容之一。于50年代后期首次在针刺镇痛(简称针麻)下完成手术,此后临床应用针麻逐渐增多。大量临床实践证明,单纯针麻手术尚存在镇痛不全、肌肉松弛欠佳、牵拉反应重等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在现代复合麻醉方法启示下,我们进行了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手术的临床研究,历时1年,共完成45例,现将初步探讨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病例选择

  本资料共45例,均为四川省肿瘤医院及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的住院患者。所有病例均为术前明确诊断,自愿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且达到美国麻醉医师协会规定的病情分级标准(ASA)Ⅰ~Ⅱ级,无严重高血压、心脏病史,近期内未服阿片类药物和心血管活性药物,术前血尿常规及肝肾功、心电图检查基本正常。

  1.2 分组及方法

  1.2.1 分组方法

  将所观察病例按查表法随机分为A、B、C 3组(单盲法观察)。

  ①A组(针刺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组):在针麻基础上加安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操作程序为先进行针麻诱导15~30 min,再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

  ②B组(电极板穴位刺激复合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组):在电极板穴位刺激基础上加安氟醚吸入全身麻醉,操作程序为先进行电极板穴位刺激诱导15~30 min,再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

  ③C组(单纯安氟醚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组,即对照组):静脉诱导气管插管,吸入安氟醚维持麻醉。

  3组患者性别、年龄、体重分布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3组患者一般情况(±s,n=15)

项目 A组 B组 C组
年龄(岁) 53.70±8.64 52.73±7.50 56.00±10.27
性别(m/f) 11/4 13/2 11/4
体重(kg) 57.25±7.89 53.73±8.76 53.53±5.65

  1.2.2 针刺麻醉方法

  选左右下翳风、三阳络透郄门穴位。下翳风穴位位于乳突前下方,平耳垂后缘凹陷中,经皮进针至患者感觉酸胀停止进针,一般进针0.8~1.2寸(同身寸,下同);三阳络穴(腕背横纹中点直上4寸,两骨间)经皮进针透向郄门穴(腕横纹上5 寸,两骨间),酸胀感明显停止进针(进针深2~2.5 寸),同侧针经同组导联线连接韩氏刺激仪(LH202H型)[1] 疏密波、频率2/15 Hz、刺激强度2~4mA(以病耐受为宜)。

  1.2.3 电极板穴位麻醉方法

  将电极板安放于患者双侧下翳风和三阳络穴位,同侧电极经同组导联线连接韩氏刺激仪(LH202H型)疏密波、频率2/15 Hz 、刺激强度10~12mA(以病耐受为宜)。

  1.2.4 麻醉诱导

  A、B、C 3组患者于麻醉前30 min肌注鲁米那纳0.1 g、阿托品0.5 mg/50 kg。A、B两组先行针麻诱导15~30 min后静脉诱导。3组静脉诱导插管方法相同,均静注维库溴铵0.12 mg/kg、芬太尼2 μg/kg、异丙酚2 mg/kg,待肌松完善后进行气管插管,连接丹麦Danmica Ⅱ型循环紧闭麻醉机控制呼吸。

  1.2.5 麻醉维持

  三组麻醉诱导插管后吸入安氨醚,根据患者血压、心率变化调节安氟醚吸入浓度,力争维持血压、心率在术前基础值±10%以内,每1小时静注芬太尼2 μg/kg、每30 min静注维库溴铵0.03 mg/kg维持麻醉。A、B两组于全麻过程持续开放电刺激仪,波型、频率及强度同诱导时。

  1.2.6 麻醉监测

  麻醉前测患者血压(Bp)、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心电图(ECG)、血氧饱和度(SpO2)为基础值,术中连续监测Bp、MAP、HR、ECG、 SpO2、ETEnf(呼末安氟醚浓度)、MACEnf(肺泡气安氟醚最低有效浓度)。

  1.2.7 麻醉效果评级标准

  Ⅰ级(优):病意识痛觉消失,术中安静Bp、HR稳定在基础值±10%以内,ETEnf≤0.8%(以吻合起止时间为准)。

  Ⅱ级(良):患者Bp、HR为基础值±20%,ETEnf 0.9%~1.0%( 以吻合起止时间为准)。

  Ⅲ级(差):患者Bp基础值±20%、HR≤基础值±30%.ETEnf 1.1%~1.5%(以吻合起止时间为准)。

  Ⅳ(失败):患者Bp、HR>基础值±30%、ETEnf>1.5%(以吻合起止时间为准),术中病较多肢体活动,加用其它麻醉剂或加大安氟醚吸入量完成手术。

  1.2.8 统计方法

  ①ETEnf浓度记录和统计:麻醉根据患者Bp、HR调整安氟醚吸入量,为使Bp、HR保持在基础值±10%,需随时调整安氟醚吸入浓度,因此麻醉中ETEnf多有波动,为使计算ETEnf浓度趋于合理,规定每间隔10 min记录一次ETEnf、MACEnf ,最终计算每例ETEnf、MAEnf平均浓度。

  ②统计处理:所有计量资料数据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组间或组内分析处理采用t检验或χ2检验。

  2 结果

  2.1 麻醉效果评价

  A、B两组麻醉效果优于C组(A组Ⅰ级11例,占73.33%;B组 Ⅰ级10例,占66.67% ;C组Ⅰ级4例,占26.67%)。见表2。

表2 3组患者麻醉效果比较(n=15)

项目 A组 B组 C组
Ⅰ级 11 10** 4**
Ⅱ级 2 3 11
Ⅲ级 2 2 0
Ⅳ级 0 0 0

  与A、B组比较,**P<0.012.3 ETEnf、MACEnf的比较

  3组第一小时、吻合及手术中(全过程)ETEnf、MACEnfA、B两组比C组明显减少,在第一小时ETEnf分别减少30.61%、42.22%,MACEnf分别减少31.03%、40.74%;吻合中ETEnf分别减少31.03%、72.73%,MACEnf分别减少32.35%、73.07%;手术中(全过程)ETEEnf分别减少38.46%、56.53%、MACEnf分别减少40.00%、55.56%。见表3。

表3 3组术中安氟醚浓度分析(±s,%)

组别 第一小时 吻合 术中
ET MAC ET MAC ET MAC
A组 0.49±0.17 0.29±0.13 0.58±0.20 0.34±0.12 0.52±0.16 0.30±0.09
B组 0.45±0.12 0.27±0.08 0.44±0.20 0.26±0.12 0.46±0.18 0.27±0.10
C组 0.64±0.15 0.38±0.10 0.76±0.20 0.45±0.13 0.72±0.17 0.42±0.10

  A 组与C组、B组与C组比较,P<0.05;A 组与B组比较,P>0.052.4 术中MAP、HR变化

  3组术中MAP、HR较稳定(P>0.05),但C组MAP在切皮时有升高(t检验,P<0.05),见表4~表5。

表4 术中MAP变化比较(±s,mmHg,1mmHg=0.1333kpa)

组别 术前 插管 切皮 开胸 游离 吻合 术毕
A组 90.53±9.57 89.67±21.04 91.60±17.90 96.07±13.73 85.93±10.13 85.21±13.10 94.67±18.45
B组 88.80±13.07 80.00±11.67 88.87±14.02 92.1±10.53 84.60±9.98 81.13±9.05 85.60±11.84
C组 89.00±11.8 88.53±17.00 99.93±16.14 94.73±14.96 85.13±11.03 82.07±11.37 88.33±9.26

表5 术中HR变化的比较(±s,bpm)

组别 术前 插管 切皮 开胸 游离 吻合 术毕
A组 84.93±12.83 84.27±12.36 80.13±14.50 80.13 ±15.89 83.64 ± 7.91 86.36±15.56 95.20±17.60
B组 85.33±13.26 87.60±15.86 79.67±16.12 84.73±17.84 86.53±10.29 91.20±14.75 94.40±12.41
C组 89.13±15.37 88.13±19.13 85.13±13.62 84.20±12.59 90.27±13.02 91.20±15.45 101.87±14.52

  3 讨论  应用针灸镇痛在我国已有数千年历史,它是祖国医学重要内容之一,20世纪50年代后期我国学者首先应用针刺镇痛施行手术取得初步成功。此后经过大量临床和实验研究,进一步证实了针刺下施行手术的优越性与缺点,肯定了针刺对机体的调整和提高痛阈、耐痛阈作用。但单纯针麻下施行手术尚存在镇痛不全,肌肉松弛欠佳,牵拉反应较重等不足(即所谓三关),从而在外科手术领域广泛推广受到限制,在现代麻醉学复合麻醉方法的启示下,针麻临床研究也逐步采用了复合麻醉方法并取得了初步成效[2~6]。但针刺复合麻醉操作方法、麻醉效果、生理影响等方面尚需临床进一步探讨验证,特别是针麻与安氟醚复合麻醉研究不多见,为此我们进行了针刺复合安氟醚吸入全身麻醉食管癌根治术临床研究。食管癌根治术创伤大,手术时间长,在普胸手术中具有代表性,一般均需在全麻下完成手术,目前尚未见类似研究报道。为此,我们按照研究设计方案历时一年共完成45例(分3组)临床观察,研究结果显示:针刺(包括穴位电极板)复合安氟醚全麻用于食管癌根治术麻醉中Bp、HR基本平稳(见表4、5)病意识痛觉消失,无痛苦表情,无知晓病例,麻醉效果优于单纯安氟醚复合麻醉(见表2);有效减少安氟醚用量,A、B两组降低安氟醚浓度(ETEnf、MACEnf)30%以上(见表3),安氟醚对心血管系统抑制明显,其抑制强度与安氟醚浓度(用量)有关[7],但过分抑制心血管对患者不利。针刺复合安氟醚全麻通过两者的协同作用,能够取得提高麻醉效果,减少吸入麻药用量,增加镇痛的作用,生理指标更趋稳定,体现了针刺和穴位电极板镇痛在麻醉中的价值,并初步观察穴位电极(B组)无局部创伤,操作更简便,安氟醚浓度明显减少,具有独特优越性。上述结果说明针刺(穴位电极板)复合安氟醚吸入全身麻醉用于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效果肯定、生理扰乱小、安全、可行,具有新颖性,可作为食管癌根治术麻醉方法之一。

  4 致谢

  本项研究承蒙四川省民医院陈树德教授、湖北医科大学附一院余金甫教授指导,特此致谢!

  基金项目:国家“九五”攻关课题(编号:96-906-01)

  作者简介:唐育民,男,1957年8月生;医学学士,副主任医师;研究方向:临床麻醉研究。

参考文献

  1,韩济生.电针镇痛原理与HANS的设计和应用[C].第二届东西方疼痛会议,1992,10

  2,秦必光.针刺复合小剂量硬肌外麻醉胃大部切除[J].中国疼痛医学,1996,2(3):135

  3,王保国,王恩真,陈新中.开颅手术针麻-安氟醚复合麻醉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4,14(1):10

  4,王保国,王恩真,陈新中.经皮穴位电刺激对开颅手术安氟醚麻醉的强化作用[J].中华麻醉学杂志,1994,14(6):427

  5,邝贤宣,苏跃,郭宏.针药复合麻醉用于肺切除手术的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6,16(2):84

  6,潘贤义(意大利).针刺麻醉应用于体外循环心脏外科手术100例临床观察[J].针刺研究,1988,13(1):21

  7,Miller R D.Anesthesia second edition[M]. New York:Churchill-living stone,1986.649

(收稿日期:2000-04-03)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胸导管结扎预防食管癌术后乳糜胸的临床研究
焦点新闻
·扶正解毒方对急性白血病化疗患者减毒作用的临床观察
·周霭祥治疗白血病经验
·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临床分期与中医证治研究
·人参皂甙对人T淋巴细胞白血病细胞株凋亡基因的影响
·急性白血病缓解期的辨证施护
·雄黄抗白血病细胞多药耐药及其凋亡诱导关系的研究
·515抗瘤方剂诱导白血病HL-60细胞凋亡的研究
·灵芝复方诱导HL-60白血病细胞凋亡的研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