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季皮肤为何易感染
健康世界 1999年第6期第7卷 临诊随笔
作者:王尚兰
人体皮肤经常附有正常菌群,一般分为常住菌和暂住菌两大类。常住菌只有少数几种,它们是皮肤上的常住户,可以不断地进行繁殖,如果擦洗了,可以减少,但不易清除。暂住菌种类较多,它们从环境污染皮肤,一般不在皮肤上繁殖,擦洗后较易消除。
皮肤上的这些正常菌群并不是一成不变,它们随着年龄、部位、皮肤的酸碱度、温度、湿度等改变而有所不同。如婴幼儿皮肤上多带链球菌,成人的腋旁部位球菌数量最多,约50~100万/平方厘米,手部600万/平方厘米。粉刺棒状杆菌在青年人面部、胸背部从每平方厘米5万到数百万不等,每个毛囊中有38000个厌氧菌。
适合皮肤菌群生长的酸碱度(即pH)为6.5~8.5。成人皮肤pH为4.5~6.0。但常住菌有时在pH小于4.5的条件下也可生长,新生儿和婴幼儿的皮肤较成人更适于某些细菌的生存。
湿度和温度对细菌的生长繁殖也有一定影响。一般说来,湿润促进菌群生长,干燥抑制菌群生长。但不同的菌群对湿度的要求亦有所不同,如大肠杆菌、白色念珠菌对湿度的要求高,葡萄球菌对湿度的要求低。温度高、湿度大、皮肤发汗多、有浸渍等,均为细菌生长繁殖创造了有利条件。虽然正常人体皮肤上有多种细菌,但通常并不致病,这是因为机体对细菌有一系列的防御功能,人体只有在某些外因和内因的共同作用下才能致病。
首先从外因来讲,多种微生物均能致病,其致病率根据致病微生物的数量和毒力而定。如主要病原菌是葡萄球菌和链球菌,其中金色葡萄球菌产生金黄色色素致病性较强。致病性链球菌能产生多种酶和外毒素,如红疹毒素可产生局限性和全身性红疹,如引起猩红热的链球菌侵袭力大,比葡萄球菌更易扩散和蔓延,常引起各种脓皮病。
内因主要是机体抵抗力下降,如患结核病、糖尿病、肝病等慢性病,易患复发性疖或毛囊炎。患瘙痒性皮肤病,如湿疹、虫咬皮炎、脂溢性皮炎等是由于搔抓致使皮肤破损而继发感染。在夏季,红痱是产生脓疱疮的主要原因。皮肤外伤或浸渍引起的表皮损害、渗液、糜烂均易引起感染,如足癣病人易患复发性丹毒。过度疲劳、失眠等可使抵抗力下降,而易招致细菌感染。
小儿皮肤柔软、抵抗力差,亦易感染。如脓皮病患者,10岁以内的占70%。新生儿由于皮肤薄、水分含量多、分泌功能较差,免疫功能也不完整,感染后易迅速泛发全身,危险性较大。脓疱病常发生于7~9月的炎热季节,与个人卫生状况有着密切的关系。因此,夏季预防皮肤感染应从以下几点出发:
1注意清洁卫生,经常修剪指甲、去除污垢,勤洗手、洗澡,更换衣服;
2保持皮肤完整,即使是皮肤有细小的破损,也应及时处理,以防感染;
3如有瘙痒性皮肤病应早期积极治疗,切忌搔抓。在暑天,痱子是皮肤感染的前奏,防痱、治痱至关重要;
4保持皮肤清洁卫生,但不要过多使用碱性肥皂,以免去脂过多,减弱皮肤对外界刺激的保护作用。
5增强全身抵抗力,注意锻炼和合理营养,改善健康状况更有利皮肤的健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