哮喘猝死临床分析
急诊医学 1999年第6期第0卷 临床研究
作者:王树云 戴月芬
单位:王树云 00092 上海,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戴月芬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卫生学校
哮喘猝死指哮喘患者突然发病,可在数分钟至数小时内呼吸心跳骤停[1],我们通过对6例哮喘猝死的临床分析,探讨其特点,以提高其防治水平。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本院急诊1995~1998年期间发生的6例哮喘猝死患者,男4例、女2例,年龄18~36岁,平均26岁,职业:工人4例、学生1例、下岗待业1例。6例患者均为过敏性哮喘,自幼发病。
1.2 治疗
3例患者未及治疗即出现呼吸、心搏停止,3例患者发病后均常规予补液,纠正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并予糖皮质激素、氨茶碱等药治疗,所有患者均予机械通气治疗,2例气管切开、4例气管插管,通气方式:SIMV4例、CMV 2例。
1.3 发病与猝死时间
发病季节:10月份4例、11月份1例、3月份1例。发病时间:凌晨4~5时3例、5~6时2例、下午1~2时1例。发病后1h内猝死者4例,4h1例,20h 1例。
1.4 发病诱因分析
1例发病前从香港回沪探父,2例有上呼吸道感染史,余3例无特殊诱因,发病前均无先兆症状。
1.5 致死原因分析
窒息4例,呼吸衰竭1例,心律失常1例。
2 讨 论
哮喘猝死特点:1)起病突然,发展迅速,6例哮喘发作前大多无特异先兆症状,且迅速恶化至呼吸心搏骤停,6例患者有4例在突然发作哮喘后气急至不能言语,迅速发展至意识模糊,经治疗无效,1h内死亡;2)猝死患者大多年轻,平均年龄26岁,均为自幼起病的过敏性哮喘患者;3)哮喘猝死发生有其明显时间规律性,大多发生在10月份,黎明至清晨是其高发时段;4)发病诱因可能为精神刺激及呼吸道感染,1例猝死患者从香港回内地探父,情绪不稳,2例发病前有上呼吸道感染史。
猝死发病机制:对哮喘猝死尸解病理发现其气道粘膜下嗜中性粒细胞增多明显[2],推测哮喘猝死原因主要为神经机制,神经敏感性增高而导致气道突然陷闭而窒息,因此发病患者多为过敏性哮喘,由于过敏原引起特异性超敏反应,导致气道发生迅速、强烈的痉挛、水肿,直至闭塞窒息死亡,临床表现有所谓的“沉默胸”。
预防措施:应早期识别有猝死危险的高危哮喘病人,如对于过敏性哮喘,有接触过敏原和精神创伤的,有近期呼吸道感染加之长期过量使用β受体激动剂患者应加强监护,及时采取有效的治疗措施,以避免猝死的发生,应加强对哮喘患者进行哮喘诊治知识的自我教育和自我管理[3],应普及家庭峰速仪的应用,教会哮喘患者定时、定期地监测PEF的变化,对病情进行有效的监测与评估,并应随身携带β受体激动剂气雾器,一旦发作,立即应用。
参考文献
1 李明华,殷巩生,朱柱立.哮喘病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251~252
2 Sanjiv S,Thomas B,Gail B,et al.Sudden-onset fatal asthma.Am Rev respir Dis,1993,148:713.
3 John K,Marina V,Wendy F,et al.Differential influences on asthma self-management knowledge and self-management behavior in acute severe asthma.Chest,1996,110:1463.
收稿:1999-05-16,修回:1999-08-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