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麦注射液治疗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心律失常疗效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999年第12期第6卷 经验交流
作者:邹超英 朱燕文 张聘
单位:浙江省宁波市西门医院,浙江 宁波 315016
中图分类号:R595.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9691(1999)12-0572-01
随着社会人群老龄化,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发病率逐年增高。笔者应用参麦注射液加常规西药治疗冠心病,并与应用能量合剂组对照,观察到前者有良好效果,报告如下。
1 病例与方法
1.1 病例: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患者57例系我院1997年1月~1999年4月收住的住院患者。按1979年世界卫生组织关于《缺血性心脏病的命名与诊断标准》〔1〕确诊。将全部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30例中男19例,女11例;年龄55~87岁,平均66.5岁; 病程5.0~20.0年,平均10.5年;其中并发房性心律失常17例次,室性心律失常13例次,高血压病19例次,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次,高脂血症14例次,糖尿病2例次。对照组27例中男17例,女10例;年龄56~87岁,平均67.0岁;病程5.5~21.0年,平均11.5年;其中并发房性心律失常15例次,室性心律失常13例次,高血压病17例次,陈旧性心肌梗死1例次,高脂血症13例次,糖尿病2例次。2组在年龄、性别、合并症及病程方面无显著性差异,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治疗组用参麦注射液(正大青春宝药业有限公司生产)40 ml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对照组用能量合剂(肌苷0.4 g,辅酶A 200 U,维生素 C 2 g,维生素B6 200 mg,10%氯化钾5 ml)加入10%葡萄糖250 ml中静滴,每日1次,均以15日为1个疗程,应用1个疗程。2组均配合使用抗心律失常、抗心力衰竭药。
1.3 观察项目:用药前后观察患者血压,脉搏,心率,血、尿、粪常规及肝、肾功能;记录临床症状,并作心电图、胸部X线检查。对病情需要患者检测心肌酶谱及行心脏超声检查。
1.4 疗效标准:
1.4.1 治疗后临床疗效标准为:心功能改善2级或2级以上为显效;改善1级为有效;无改善为无效。
1.4.2 治疗后心律失常疗效标准为:心律失常全部消失为显效;减少>50%为有效;达不到有效指标为无效。
2 治疗结果
2.1 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组别 |
例数(例)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χ2值 |
P值 |
治疗组 |
30 |
17(56.7) |
10(33.3) |
3(10.0) |
27(90.0) |
4.46 |
<0.05 |
对照组 |
27 |
6(22.2) |
11(40.7) |
10(37.0) |
17(63.0) |
2.2 2组心律失常疗效比较见表2。
表2 2组心律失常改善情况比较
例(%)
组别 |
例数(例) |
显效 |
有效 |
无效 |
总有效 |
χ2值 |
P值 |
治疗组 |
30 |
16(53.3) |
10(33.3) |
4(13.3) |
26(86.7) |
4.10 |
<0.05 |
对照组 |
27 |
5(18.5) |
11(40.7) |
11(40.7) |
16(59.3) |
2.3 不良反应:治疗组参麦注射液治疗时均未见不良反应,亦无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异常改变。3 讨 论
冠心病是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使血管腔阻塞或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而引起的心脏病,而心律失常和心功能衰竭是在该病基础上,因心肌组织营养障碍与萎缩,以致纤维组织增生所致。
参麦注射液由人参、麦冬组成,具有益气固脱、养阴生津,补心复脉之功。它能改善冠状动脉血流量,减少心肌耗氧量,对心肌细胞具有保护和修复作用,并有明显的抗心律失常作用〔2〕。其临床疗效确切、显著,其机制可能是扩张冠状动脉以增加其血流量,改善心肌血供;增加交感神经张力,使植物神经对心脏的调节趋于平衡;抑制平滑细胞Na+-K+-ATP酶的活性,影响Na+-K+和Na+-Ca2+交换,使Ca2+内流增加,增加心肌收缩力和传导性,使心肌功能改善;抑制缺血再灌注损伤产生的心肌细胞膜中的蛋白激酶的活性,保护缺血的心肌〔3〕。因此,笔者认为参麦注射液是治疗冠心病心律失常、心功能不全的一种较为有效的药物。
作者简介:邹超英(1958-),女(汉族),浙江宁波人,主治医师。
参考文献:
〔1〕国际心脏病学会和协会及世界卫生组织临床命名标准化联合专题组的报告,缺血性心脏病命名及诊断标准.中华内科杂志,1981,20(4):254.
〔2〕段玉柱.参麦注射液治疗冠心病频发室性早搏50例疗效观察.实用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10(7):693-694.
〔3〕游敏生,许生锁.参麦注射液治疗病态窦房结综合征20例.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1997,4(5):236.
(收稿日期:1999-06-20,修回日期:1999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