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核心理论特点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1-06-23
胡希恕(1898年~1984年),是我国近代著名中医经方临床家、教育家。被日本中医界赞誉为“中国有独特理论体系的、著名的《伤寒论》研究者、经方家”。有独特理论指的是胡希恕先生用八纲解六经。提出了六经来自于八纲的学术观点。
 
胡希恕经方医学其实是胡希恕、冯世纶两代人的努力的结果。胡希恕先给我们构建了大的理论体系框架,冯世纶进行了具体细节的完善和补充,当前也被誉为胡冯体系。
 
胡希恕经方医学的核心理论特点有三个。
 
第一个核心特点:明确指出,《伤寒论》代表的是经方,不同于《黄帝内经》代表的医经体系。张仲景的伤寒论属于经方体系,采用的是六经辨证,传承于《神农本草经》《伊尹汤液经》。而《黄帝内经》为代表的医经体系,用的是脏腑经络辨证。二者理论体系不同。自从《伤寒论》问世至今一千八百年来,为什么很多人学不懂呢?这是误读传统,就在于没有客观正确地认识六经,用《内经》注解《伤寒论》,用脏腑、用经络去解释,只能说陷入于误区,牵强附会,让经方变得神秘,导致很多人读不懂《伤寒论》,众说纷纭,解释起来各执己见,难以共识。所以胡希恕有一句著名的观点,就是不要带着《内经》的有色眼镜,强调不要用《内经》的理论观点来解释伤寒论,因为二者的体系是不同的,我们学习的时候,更加强调用条文去诠释解读《伤寒论》条文本身,如此才能更接近于仲景本意。
 
第二个核心特点:指出了六经来自八纲。六经的本质就是三个病位、两个病性所构成的六个诊断,我们常说的三阴三阳,其实就是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上的三个阳证、三个阴证。《伤寒论》中蕴含着丰富的八纲辨证内容,而且历代《伤寒论》研究者,也都承认辨六经是辨八纲的过程,如方隅在《医林绳墨》中就指出:“仲景治伤寒,着三百九十七法,一百一十三方……然究其大要,无出乎表里虚实阴阳寒热。八者而已。”虽然之前有学者意识到了八纲辨证,是胡希恕先生第1次明确提出六经来自于八纲,给我们指明了用八纲的辨证眼光去看待伤寒论的六经体系,给我们指出了学习经方的大道。在《伤寒论》中有大量的阴阳辨证、表里辨证、寒热辨证、虚实辨证的内容,仲景在表里辨证的基础上加入半表半里证,表证有阴阳,里证有阴阳,半表半里证同样有阴阳,这样从八纲发展形成了六经,因此六经来自于八纲。太阳病的实质就是病位在表的阳证,少阴病的实质是病位在表的阴证,阳明病的实质是病位在里的阳证,太阴病的实质是病位在里的阴证,同样半表半里的阳证是少阳病,半表半里的阴证是厥阴病。
 
在八纲辨证来看,六经的实质就非常简单,就是三个病位,表里半,及表、里、半表半里。两个病性,阴与阳。构成的六个诊断。六经的实质,就是六个诊断(证)或者是六个综合征,这样一来就把纷繁复杂的体系变得简单清晰明了,从而使得更多的人能够读懂《伤寒论》,能够应用六经辨治体系。六经清晰明了,诊断具有了可操作性。比如之前诊断太阳病依靠的是提纲条文,太阳之为病,脉浮、头项强痛而恶寒。但临床上很多太阳病的患者并没有上述症状表现。从八纲角度来看,只要病位在表、病性属阳,就是太阳病,六经可以如此进行类推,诊断起就更为简单了。世间疾病万千,从辨证学起,世间一切疾病的证只有六种基本证型,即太阳病、少阴病、阳明病、太阴病、少阳病、厥阴病。执简驭繁,以不变应万变。柯韵伯指出:“仲景之六经,为百病立法,不专为伤寒一科,伤寒杂病,治无二理,咸归六经之节制。”俞根初曰:“以六经钤百病,为确定之总诀。”都指出六经辨治是一个完整的体系,能解决临床中见到的大部分疾病,并不只是用来治疗伤寒的。胡希恕先生提出中医的辨证施治,其主要精神,是于患病人体一般的规律反应的基础上,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
 
第三个核心特点:指出了临床应用六经辨证的方向。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漫言变化千般状,不外阴阳表里间。不论任何疾病,都要去辨三个病位、两个病性,确定六经,在六经基础上去细辨方证。最终的治疗还是落实到方上面,求得方证相应而治愈疾病,所以方证相应也非常的关键,由此胡希恕先生还有一句名言: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六经是中医的精华辨治体系,仍然遵循整体观念、辨证论治的原则,临床思维是先辨六经,也就是诊断,再辨方证。方从法出、法随证立,因此方证相应才能取效,临床中六经辨证准确只是第一步,比如太阳病辨证出来了,但发汗的法和方也需要精准化,如麻黄汤证用了桂枝汤,或者桂枝汤证用了麻黄汤,都不合适,因此辨方证很重要,辨方证是辨证论治的尖端。
 
没有胡希恕的明确提出,没有冯世纶的无私传承,就无法接触和学习胡希恕经方医学理论体系的,体系是胡希恕经过毕生实践和总结后给我们构建的,是开创性的,冯世纶作了大量细节的完善和补充。
 
冯世纶在胡希恕基础上,明确提出了经方的定义:经方医学通常简称“经方”,是我国医学自医巫分家产生的原创思维理论体系。其代表著作《伤寒杂病论》上承《神农本草经》与《汤液经法》。其主要理论是八纲六经及方证理论体系。其学术特点,是根据人体患病后出现的症状反应,进行辨证施治,即于患病机体一般症状反应规律的基础上,而适应整体、讲求疾病的通治方法。临床治病具体实施,是先辨六经,继辨方证,求得方证对应治愈疾病。
 
张仲景是经方的一个杰出传人,张仲景之前的辨证是八纲辨证,病位只有表、里。正是因为张仲景创造性的在148条提出来了半表半里,从而形成了三个病位(表、里、半表半里),三个病位各有阴证、阳证,进而构建了六经辨证体系,从伤寒论起,从八纲辨证,发展成了六经辨证。
 
学经方其实就是学习张仲景的六经辨证体系,经方不是伤寒论的113方,而是仲景通过113方、398条。给我们构建的六经辨证体系,其核心就是三个病位、两个病性。读经典、做临床,我们都能够沿着胡希恕、冯世纶给我们指出的学习方向,深入学习,肯于临床实践,提升临床疗效,以帮助更多的苦于病痛的患者,做一代经方传人。(马家驹)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