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传统中医疗法之一“导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0-01-31
导引定义探析
 
导引,在《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已经明确提出,与针刺、灸焫、砭石、中药和按蹻同为中医传统治疗方法,该法与按蹻均源于中部,“中央者,其地平以湿,天地所以生万物也众。其民食杂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蹻,故导引按蹻者,亦从中央出也”。
 
作为传统中医疗法之一的“导引”也经常出现于道家典籍之中。道医同源,黄老并称。黄指的是医家鼻祖黄帝,有托名的《黄帝内经》传世;老则是道家创始人老子,撰写五千字《道德经》而不知所终。史上许多著名的医家也出于道教,或与道教关系密切,如葛洪、陶弘景、孙思邈之流;道家追求长生,医家注重祛病,两者目的有共同之处——都是通过导引修炼,提高个人的健康水平。
 
从历代有关的导引文献中,不难发现,导引既能养生,又能祛病;且强调主观操作;对外界条件要求也不高,具备简廉便易的特点,因而非常契合目前我国医疗发展需求。又因为其中医文化的属性,对继承发扬中医,传播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重要的价值。
 
但是究竟何为导引,则众说纷纭。如代金刚[1]主编的《中医导引养生学》中,认为“导引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通过肢体运动、呼吸吐纳和精神调节相结合的健身方法,具有强身健体、防病治病、调畅情志、延年益寿的作用”;程志立等[2]则认为导引行气为气功的别称;从按蹻导引皆出于中央的观点出发,赵毅[3]认为自我肢体运动为导引。
 
由此可见,明晰导引的定义,对于导引和中医的继承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有鉴于此,笔者通过对古代文献的研究,结合现代中医学的发展,倾向如下定义导引,即导引是从反复的动作、姿势或者呼吸调整入手,达到形神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以下从历史沿革、文字意义、现代中医学研究、导引定义总结4个方面分别论述。
 
导引的历史沿革
导引一词,现存最早的文字记载,出现在《庄子·刻意》“吹呴呼吸,吐故纳新,熊经鸟伸,为寿而已矣,此道(通导)引之士,养形之人,彭祖寿考者之所好也”,晋代的李颐将“导引”释为“导气令和,引体令柔”。庄子点明习练导引之术的目的是追求长生难老;李颐则明确了导引的效果是“气和体柔”。
 
其后,《素问·异法方宜论》有“中央者……其民杂食而不劳,故其病多痿厥寒热,其治宜导引按跷”之说。导引,被视作与砭石、毒药、灸焫、九针和按跷相提并论的一种治病方法。其适应症为“痿厥寒热”。考察《素问·痿论》《素问·厥论》《灵枢·寒热病》3篇,痿证、厥证发病部位都始于四肢;而寒热病分为3种:皮寒热、肌寒热和骨寒热,其症状首先集中出现于“五体”,这与中央之民的“不劳”多逸相呼应。《灵枢·官能》中“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的记载或许是李颐注解的重要来源。此外,《灵枢·奇病论》明确记载用导引服药治疗胁下满气逆的“息积”病。
 
东晋葛洪所著《抱朴子》多处论及导引,并将导引服药、行气、导引、房中术并列为“养生之要”。而宁先生导引术中则认为“行气者则可补于中,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将行气与导引有机的联系在一起。
 
《后汉书·方术列传·华佗传》记载:“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当导引”,可见五禽戏并非真正意义上的导引之法。陶弘景为南北朝人,距汉不远,其所著《养性延命录》中记载了五禽戏的操作要领“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这应该是五禽戏与导引之术最大的不同——“任力为之”,强调动作或者姿势的力度。
 
迨至隋朝,太医令巢元方领衔主编《诸病源候论》成为导引法疗病的发展高峰,书中除讲述疾病发病机制外,只记录导引法为治病之法,这在中医史上是空前绝后之举。书中记录导引法280余条,涉及内妇皮五官科等多种疾病,一证一法,强调反复操作,导引之术类型众多,既有“行气法”“不息法”“六字诀”等调整呼吸之法,也有“吞月光”“观五色”等调整意念的技术,当然最多的还是以调整姿势和动作为主;并指出所谓导引是“引此旧身内恶邪伏气,随引而出”。
 
宋代成书的小道藏《云笈七签》中,导引作为道家修炼常用的方法而多次出现,根据与医家的关系,主要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属于既往医家导引典籍中也出现过的导引操作,明确用于疗病,一病一法。如《诸病源候论》中引用的一部分导引法;陶弘景著作中出现的导引法等;在其中的《太清导引养生经》中则明确提出“行气者则可补于里,导引者则可治于四肢”;另一类则常与服气辟谷[4]同时出现,侧重于修炼养生。
 
有宋之后,若干种导引之术编排在一起习练,并形成固定套路,成为一种发展趋势,这与其“养生”的功效息息相关。八段锦之类的导引法层出不穷,但这些套路中仍然可以明确看到最初导引法的影子。如《太清导引养生经》中记载的“彭祖导引十法”,这十法在《诸病源候论》中则是一病一法,并未放在一起;组成八段锦的八节功法均可以单独操作,并有自己独特的功能。明清以后,导引法多用于养生,固化的套路操作居多。如明朝高濂的《遵生八笺》,罗洪先的《万寿仙书》;清代徐文弼的《寿世传真》,沈金鳌的《杂病源流犀烛》中有大量导引类文献。
 
导引的文字意义
导引,古文作“導引”“道引”。导(道),《说文解字》言:“導,引也。从寸,道声”;“道,所行道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进一步解释:“导(導)引也。经传多假道为导,义本通也。从寸,引之必以法度,道声”;“一达谓之道”。《释宫文》云:“四达谓之衢;九达谓之馗”。可见,所谓道本义,指的是像一条直线的道路,只能到达一个方向。在加上“寸”后,代表按照一定规则(沿着道路)运行。所以李颐解释导为“导气令和”。在这里所谓的“气和”至少包含两层含义:第一,指呼吸之气调和,呼吸的气息状态对于推动整个人体的气血运行意义重大。人体的呼吸是体内外环境之间交流的必要途径之一,是宗气的重要成分,“气和”则能助肺宣降,推动气血的运输。第二,指心境的平和。中医认为,情志是五脏功能正常与否的直接标志,而神藏于五脏,故“气和”又有情志平和之义。
 
引,《说文解字》言:“开弓也”;段玉裁《说文解字注》云:“施弦于弓曰张,钩弦使满、以竟矢之长亦曰张。是谓之引”。故而引既代表拉弓的动作过程,也代表拉满弓的状态。所以李颐解释导为“引体令柔”,强调引是以调整四肢躯干的姿势和动作。
 
故而,单从文字字义分析,导引特别重视从姿势、动作、呼吸着手,以达到目的。结合李颐解释,以及历代文献传承,可以认为,导引也强调意念的调整,但是意念的调整,多为伴随性操作,即在姿势、动作以及呼吸合理前提下平和的主观感受。如,《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中的行气法,从直接记载的操作要领分析,并无姿势、动作、呼吸的描述,但仔细推敲原文,不难发现,行气最终的效果依然是以特定的感受为主,是为“内气”运行提供一定的“向导”,而要让“内气”按照既定路线运行,合理的姿势与呼吸是必不可少的,所以,《诸病源候论》有“鹜行气”“蛤蟆行气”“龟行气”“龙行气”的描述,即如“不息行气”,也强调“候掌心似受气止”。这里,掌心指足心,似受气,则强调的足心有感觉。在所有“不息行气”的操作中,都有一个操作要领“正倚壁”,这是姿势的要求,行气要“不息”,即停止呼吸,这是呼吸操作要领。可见,导引的主动性操作主要由姿势、动作、呼吸的调整构成,而通过伴随性的“判断”,达到两个目的:第一,把握姿势、动作、呼吸操作的合理程度;第二,达到调整“内气”(感受)的效果。
 
现代中医学研究
和导引相关的中医学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导引与按摩之间的关系研究,一个是导引与气功的关系研究。前者因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导引按蹻同出于中央,并治厥寒热而引起争论,更因为实践操作过程中的自我按摩与“导引手法”而混淆不清。后者则是究竟气功与导引是一件事情的两个名称,还是从属关系而充满争论。
 
1.按摩与导引
如赵毅[3]认为,被动按摩宜称推拿或“手法”,其中治疗性按摩疗法称推拿或“手法疗法”,休闲性的按摩习惯上称为按摩,如保健按摩、美容按摩等;自我按摩宜称按摩,包括自我养生按摩、自我治疗按摩、自我美容按摩等;自我肢体运动称导引;被动性肢体运动属推拿中的运动关节类手法,可称为导引类手法。并举《引书》为例,说明“导引类手法”,认为引书中“引项痛不可以顾”“引肠辟”“引喉痹”“引口不合”相当于现代治疗落枕的仰卧位颈椎拔伸法、治疗肠辟的腰部踩踏法及腰部后伸扳法、治疗喉痹的颈椎后伸拔伸法和治疗颞颌关节脱位的口内复位法。并引用唐代慧琳[5]《一切经音义》,认为:“凡人自摩自捏,伸缩手足,除劳去烦,名为导引;若使别人握溺肢体,或摩或捏,即名按摩也”。
 
这种观点,从外在观察操作的角度,是合理的。但是如果考虑到导引者的主观体验,则存在明显不同。正如前文所言,导引除了姿势、动作的调整以外,更加重视的是“内气”运行的路径和伴随的感受。如果只是伸缩手足,自我摸捏,确实不能算作导引。即使《引书》中所述的4种“导引”方法,如果进一步分析原文,仍有值得商榷之处。
 
如“引项痛不可以顾”中,原文特别强调“力拘毋息,须臾之顷,汗出腠理”,这是要求所谓的“被导引”者的主观方面的操作要求,有呼吸的要求(不息),也有效果的判断(汗出),而之所以需要人协助导引,可能的原因是患者自身调整能力不足,不足以疗病所致。同样操作也存在于“引肠辟”中,原文强调所谓“被导引”者“毋息,而力举尻”,也可以是自身力有未逮情况下借助他人协助而进行的操作,需要毋息(调整呼吸)、力举尻(动作调整)。“引喉痹”的颈椎后伸拔伸法,实质是“抚乳,上举颐,令下齿包上齿,力仰三”的加强版操作,“病甚,令人骑其背,抚颜举颐而仰之”。而最后的口内复位法,原文并未明确说明是“令人”,换言之,自我操作也是可行的。
 
综上所述,自我按摩时,如果重点关注伴随的“内气”变化,即为“导引”,否则属于“按摩”的范畴;“导引类手法”的提法值得商榷。导引强调的是自我主动操作,主要还是从姿势、动作、呼吸入手,同时关注伴随的“内气”变化。
 
2.导引与气功
气功一词最早见于东晋许逊《净明宗教录》,后因为历史的原因[6]而成为修炼类技术的统称,被定义为“气功是调身、调息、调心三调合一的身心锻炼技能”,包括道家气功、佛家气功、儒家气功、医家气功、武家气功、民间气功等流派。其中因为《素问·异法方宜论》中导引的说明,以及道医同源的基本认识,而被认为是医家气功的别称。
 
笔者基本认同导引应当隶属于气功范畴,但是也不能简单得将导引等同于医学气功。从目的来讲,医学气功主要用于治病,如果融入“治未病”理念,医学气功也是其理想的干预措施;而导引的目的除了治已病、治未病之外,在和服气辟谷等修炼技术同时出现的时候,则是在追求生命的终极意义。从适应范围来说,导引也有自身特色,如治病时,一病一方,反复操作;医学气功则可以多种方法先后使用,如习练八段锦调治颈椎病,可以练习其中的双手托天理三焦、左右开弓似射雕、五劳七伤往后瞧等节。此外,《灵枢·官能》“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可使导引行气”的记载,显示导引法治病并不适合所有患者,“缓节柔筋而心和调者”是最佳人群。
 
而笔者对于导引的定义,也尤其重视了这种与气功的关联,而将导引定义为“从反复的动作、姿势或者呼吸调整入手,达到形神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
 
该定义比照气功定义而立,并从三调和三调合一两个方面加以限定。首先,相比较于气功,导引更重视调身(姿势、动作)、调息操作,对于调心的操作,更强调对伴随感受的把握,而不主动操作各种意念。换言之,导引的合理调身和调息操作是伴随感受的最重要保障。其次,三调合一状态,在主观操作感受角度,即是中医中的“整体”。人自身是一个整体,人与自然界和周围环境也是一个整体,因而这种整体[7]感受可以简单划分为两个层次:前者可称为“形神合一”,后者则是“天人合一”。正如《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所说:“上古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在天人合一状态下,一切的身心调整都是自然而然发生,不需要任何主观的努力。导引显然具有强烈的目的性——治病,虽然总体也有规律可循,但是一病一方,各不相同。这显然不属于“天人合一”的状态,而只能是达到三调合一中“形神合一”的状态。
 
导引定义总结
将导引定义为“从反复的动作、姿势或者呼吸调整入手,达到形神合一的心身锻炼技能”,既明确了导引与气功之间的从属关系,有利于中医气功以及导引的继承和发展,又言简意赅地强调了导引的内涵。
 
首先,该定义明确导引的基本组成内容:动作、姿势、呼吸;其次将导引明确为技能,与气功修炼一样,掌握技能技术的方法是反复操作至熟练;第三,导引的根本特征是形神合一,神属于意识层面的操作,导引既不是单纯的动作姿势调整,也不是单纯的呼吸操作,而主要借助于动作姿势或者呼吸的调整操作,达成形神合一,这不同于一般的体育运动,也表明了与气功“三调合一”境界的联系;第四,导引是自我主动性操作,通过姿势动作呼吸的调整达到“调神”的效果,操作者在导引过程中需要关注于此,这区别于按摩;第五,导引强调单一重复性操作,这与其治病之目的息息相关,所谓疾病,中医认为是“阴平阳秘”状态被打破,需要借助导引恢复。单一重复的导引操作容易迅速掌握操作要领,并达成“形神合一”,进而完成治病的目的,也正因为此,单一导引技术在达成既定效果后,需要慎重对待。
 
综上,从其起源来看,导引是同一操作方法的反复操作,在其发展过程中,根据某些目的,而将相似、相近的操作内容逐渐固定套路化发展,但仍然主要借助于姿势、动作和呼吸的调整,达成形神合一。当导引形成固定的套路化操作后,或者能够强化某种疗效;或者可以平衡全身气机。
 
对于初学者而言,习练固定化套路,尤其是传承既久的导引,更加安全有效,有利于在习练过程中反复体验、比较,并有助于心神收摄;可以更多得运用于养生、治未病、治已病当中。而对于同一操作方法的反复习练,显然具有更加直接的临床疗效,但这更需要临床有经验医者的个体化指导。
 
参考文献
[1]代金刚.中医导引养生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9
[2]程志立,赵明宇,曹向阳.中医养生与导引行气.中华中医药杂志,2017,32(1):49-52
[3]赵毅.按摩与导引名实考.按摩与导引,1998,14(1):1-4
[4]刘峰,赵勇,李巧林,等.辟谷本义.中华中医药杂志,2018,33(2):641-644
[5] 唐·慧琳.一切经音义卷十八“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第二卷.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68
[6]刘天君,章文春.中医气功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6:1-6
[7]刘峰,刘天君.整体观念在中医现代化研究中的理论思考.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2011,17(6):595
 
陈昌乐 刘峰 邢锐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