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之学 古之师承 师承之教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8-09-10
中医之学,璀巍光灿,垂二千余年。然其推移演进,繁衍传继者,师承之教,未曾离之。《黄帝内经》以岐伯、黄帝师生问答而为师承之肇始,故中医之学为岐黄之学,此其后者,每以“岐黄传人”称之。
 
古之师承,有业师授受、家学相传、私淑遥承多种,其间名家辈出,学派流衍,卓有建树者甚多,或续其他绪者,或与师齐名者,或青出于蓝而胜于蓝者,皆源远流长,洋洋大观。究其学术颂扬,师之作品传其弟子者固多,而师之学验,得经弟子收拾,始继绝存亡,获撒播面世者亦复不少。是则,师传之功固当颂扬,而生之承衍,功不可没。子贡有云:“夫子之墙数仞,不得其门而入,则不见百官之富,宗庙之美。”言其师者学识深邃,求学者必入师门,方可得其门径,“登堂入室”。故学无师无以得高明,术无承无以得传薪。道之所存,师生同工,史实皆可稽也。
 
从师而成 代有才人
 
从师而成者,代有才人。越人扁鹊,为先秦名医,《难经》传为所撰,《史记》有载,子仪是其弟子。汉代名医张仲景受业于同郡张伯祖,撰《伤寒杂病论》而成一代宗师、经方开山祖师。嗣后仲景之学又亲传其弟子。《和平御览》引《张仲景方·序》云:“卫讯,好医术,少师仲景,撰《四逆三部厥经》《妇人胎脏法》及《小儿颅囱方》三卷,皆行于世。”三国名医华佗,《魏志·列传》载有其弟子李当之、吴遍及樊阿。
 
宋代儿科我们钱乙,少时曾随姑父学医,《宋史·艺文志》载钱乙撰《小儿药证直诀》八卷,惜未能传。幸其后学阎季忠跟随凡数十年,悉心搜集钱氏医论、医案、方药,并与抄本参校,乃于宣和元年(1119年)收拾而成。阎氏于《直诀》原序中道及,编集此书“此余之志也,因以明仲阳之术于无量焉”。《永乐大典》于此记叙甚详。《四库全书概要》称:“小儿经方,千古稀有,自乙始别为专门,而其书亦为幼科之开山祖师。”阎氏收拾之功由此可见。
 
医分门户,始于金元;门户纷呈,有赖师承。金代刘完素倡炽热论而为寒凉派之宗师,其门人马宗素、穆大黄、董系等皆传其术。马宗素著《伤寒医鉴》,大发三阴三阳均为热证之理,穆氏因擅用苦寒攻下而以“大黄”名之,董系治疗伤寒热病,亦以擅用寒凉见长,可谓一脉相承。易州张元素为金元名医,其脏腑辨证、用药制方、抚养脾胃,独有创见。李东垣以千金为贽,而从元素为师,相随多年,不只尽得其传,且多发挥,自为家法,创建脾胃内伤说,使易水学派益得张扬。而赵州王好古,少时曾与东垣同受业于张元素,元素殁后,又从李氏学医。故李时珍《本草纲目·序例·历代诸家本草》云:“好古,东垣高弟,医之儒者。”王氏先后从张、李为师,一则采掇元素脏腑虚损辨治;一则承继东垣脾胃气虚论说,尤重阴证识疗,而《汤液本草》则总结东垣《药类法象》、《用药心法》,所著《此事难知》,裹辑东垣之说居多,《医垒元戎》亦多分析东垣伤寒辨证及其治疗大法,可谓师承人物之代表。尤难能可贵者,王氏尊师说而不泥,于其作品中有补李氏理论之不逮,使学有逾越,而成易水派中坚。罗天益复师承东垣学说,于《卫生宝鉴》中,对脾胃内伤及内伤热中,多发东垣旨趣,使李学再传。
 
朱丹溪为得名师点拨,四十出游,负笈寻师,时历五载,渡浙江,走吴中(今姑苏),出宛陵(今宣城),抵南徐(今丹徒),达建业(今南京),足及数省,复归武陵(杭州),拜罗氏知悌为师,易三载寒暑,学业大进,名噪医林。四十有八,复从罗氏再度深造,所创相火论、阳有余阴缺乏论等,独具匠心,精光四溢。丹溪之成,心折于师承,其在《格致余论·序》云:“得罗太无讳知悌者为师,因见河间、戴人、东垣、海藏诸书,始悟湿热相火为病甚多。”丹溪弟子有王履、戴思恭等。《明史》载:“王履……学医于金华朱彦修,尽得其术。”著有《医经溯洄集》,为元末名家。戴思恭,少时随父从学于丹溪,其时朱氏门人虽多,尤以戴氏父子最得其传。思恭以医名闻于浙中。洪武年间,征为御医。其有作品名《推求师意》,乃思恭本其师丹溪未竟之意,并加推求发挥而成。《四库全书概要》评其曰:“震亨(丹溪)以补阴为主,世言直补真水者,实由此开其端,书中谈论,大率皆本此意……此书独能委曲圆融,俾学者得其意,而不滋流弊,亦可谓有功震亨者矣。”《明史》谓:“所著《证治要诀》《证治类方》《类证用药》诸书,皆归纳丹溪之旨。又修订丹溪《金匮钩玄》三卷,附以己意,人谓无愧其师云。”于上可见,师承之学,由罗知悌而丹溪,丹溪而王履、戴思恭,血脉流浸,再传再生,延伸不断。
 
明代张景岳从师于金英,《质疑录·张景岳传》云:“介宾年十四,即从游于京师,是时金梦石工医术,介宾从之学,尽得其传。”明末胡慎柔著有《慎柔五书》。胡氏因患瘵疾,经治于查了吾获愈,遂拜为师,事了吾凡十余年,后又从和平周慎斋,每得其口授语,辄笔之,并录周氏临证经历,归里行医,终前将临证手札及作品授于石震,由石氏修订,而使《慎柔五书》有成。由师立其说,由生完其璧,由是广其术,足可征也。
 
清代名医叶天士,生康熙、乾隆年间,祖父辈皆业医,《清朝别史大观·清代述异》载:“叶天士……自年十二至十八,凡更十七师。闻某人善治某证,即往执弟子礼。”《冷庐医话》王葑亭载《叶天士小传》,亦有其述。故叶氏既深得祖传,又博采众长。《四库全书概要》谓其生平无作品,《温热论》是其门人顾景文随师出诊,舟游洞庭,录其所授成篇。高士宗《医学真传》亦由弟子王嘉嗣等收拾成书。先生聚门人弟子于侣山讲堂,讲学论道,四载有余,群弟子先后进问,道渐以明,医渐以备,嗣等因摘述而授之梓。尤在泾,亦清康熙、乾隆间名医,著《伤寒贯珠集》《金匮要略心典》,学医于姑苏名医马俶,为李中梓三传弟子。尤氏得马薪传,其学术成果在其师之上,与叶天士、徐大椿齐名。高秉均,字锦庭,乾隆至道光年间外科名医,高氏从师多人,据《疡科心得集》孙尔准序云:“高子锦庭,系表里两科范圣学、杜云门之高弟,究心《灵枢》《素问》,探索有年……盖其表里科之学,皆有心得。”
 
前论仲景、钱乙、刘完素、张从正、李东垣、朱丹溪、叶桂等诸家,皆师承相因,系统敷陈,而为医学开展标志之路程。近代名医丁甘仁,早年师从名医马文值,勤学深研,后问业于汪莲石等名家,近世名医秦伯未、程门雪、黄文东等皆出其门下。
 
祖传私淑 各有所成
 
学经祖传而成名者,亦代不乏人。南北朝名医徐之才,祖传六世,出名医凡十一人;金元时期成无己、张从正、葛应雷、危亦林,皆承家学,卓著成家。成无己即世习儒医。危亦林集五世家学之厚蕴,撰《世医得效方》,为骨伤科名著,闻道医林。明代李时珍、杨继洲、薛己、虞抟等皆受祖传,卓有大成。康熙、乾隆间外科名医王维德,以《外科全生集》名显于世,其先世业外科,王氏幼承庭训,为其后外科成果奠定根底。石寿棠家学渊源,七世事医,石氏幼时读书即朝儒夕医,数十年不辍,因之“学识既高,学术并茂”,所撰《医原》,于医原探求,多有新见。王孟英习医初崇《景岳全书》尚温补,后经其母俞氏训诫,折衷于祖传《重庆堂漫笔》之论,而改弦更张。奉贤名医何炫(嗣宗),身世世医之家,撰有《何嗣宗医案》《何氏虚劳心传》等著,何氏自南宋绍兴年间何彦猷行医,至何炫为十九世传人,其子何鸿堂、何王模亦承家学。何门历宋、元、明、清四朝,祖传凡二十九代,实为医学宗谱所稀有。又青浦何书田、何鸿舫别离为何氏第二十三、二十四代传人,书田除撰有《杂证总诀》《杂症歌括》等医著外,其《救迷良方》创制系列戒烟(鸦片)良方,奉献社会。其子亦嗣承家学为医。孟河费氏历九世,三百四十二年,以费伯雄、费绳甫医名为最。伯雄少时先习举子业,后弃儒学医,改承家学,以医术名闻大江南北,撰有《医方论》、《医醇賸义》等著。绳甫为费氏第九代传人,后传业于保初等三子。以上历举,皆家学渊源,薪火相传,代代相荫。其上下纵横者有之,发隐就明者有之,谈论超脱者有之,承先启后,功著医林。
 
私淑,多为崇仰其学而未能得其亲炙,仍承继其术而加以滋广发皇者。《孟子·离娄下》:“予未得孔子徒也,予私淑诸人也。”赵岐注:“淑,善也。我私善于贤人耳。”宋元时期,门户纷呈,各擅其长,私淑之风盛行,如金元我们刘完素的私淑弟子有张从正、葛雍、馏洪;刘完素、张从正的私淑弟子有葛氏父子;朱丹溪的私淑弟子有汪机、王纶、虞抟、徐彦纯、陈无咎等,属师承又一门径。
 
由上观之,中医学之连绵沛沛,江河长流,师承之教,居共同位置,功莫大焉。盖师承之教,以“诵、解、别、明、彰”为其法,以业师或祖传之学熏陶、滋润为其养,以多诊识脉、恒于临证,揣摩、领会积其能,于是乎名医、国手纷现,我们、宗师迭出,学说、门户纷呈,各树旗号,风流各领,气象万千。(王琦)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