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经感传”的源流考证 最新十三五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中这样定 义 “循经感传” : “针刺、 艾灸、 低频脉冲电或其他方 法刺激穴位时, 人体会出现一种酸、 胀、 麻、 痛等 “得 气” 感觉, 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 基本沿古典医籍 记载的经脉循行路线传导, 并能通过大脑感知的现 象” [1] 。 该定义指出了循经感传的四个要素 “刺激穴 位-产生得气感-沿经脉传导-被大脑感知” 。 “循 经感传” 研究在现代针灸基础理论研究中占据着重 要地位。 许能贵等在 《针灸基础与临床研究纲要》的 第一章第一节便谈到: “循经感传现象是阐明经络实 质与经络现象本质时所必须深入研究的惟一对象, 也是使有关研究取得成功的向导, 因而也特别受到人们的重视……循经感传等经络现象的存在是经络 学说形成的基础, 且循经感传的研究正式拉开了经 络现代研究的帷幕” , 1978年全国经络研究协作组 建议统一使用 “循经感传” 这一名称来表述相关的 经络现象, 此后该词才逐渐被教材、 著作、 文献等沿 用。 如此重要却又如此年轻, 不禁令人好奇古人对循 经感传现象是如何表述的? 本文将从术语的角度探 讨循经感传。 古代文献对循经感传现象的描述 许多术语都有古今不同的名称, 如拔罐古称角 法 [2] , 感冒古称伤风 [3] 等。 然而, 古典医籍中并没有 “循 经感传” 对应的古代专有名词。 不过, 历朝历代的文 献中, 不乏对循经感传现象本身的描述。 如《黄帝内 经》中的《灵枢 · 九针十二原》 用 “若行若止, 如蚊虻 止” [4] 来形容针感似蚊虻爬行的循经感传现象。 《灵 枢 · 五十营》有 “人一呼, 脉再动, 气行三寸, 一吸, 脉 亦再动, 气行三寸 , 呼吸定息, 气行六寸” [4] , 描述了循 经感传的速度。 《灵枢 · 刺节真邪》记载 “上寒下热, 先刺其项太阳, 久留之, 已刺则熨项与肩胛, 令热下 合乃止, 此所谓推而上之者也” , 描述了针刺时促使 热感产生并传导的方法 [4] 。 再如 《素问 · 调经论》 中的 “按摩勿释, 著针勿斥, 移气于不足, 神气乃得复” , 强调了气至病所的循经感传现象 [5] 。 另外, 《灵枢 · 邪 气脏腑病形篇》 的 “中气穴, 则针游于巷” , 《素问 · 宝 命全形论》 的 “见其乌乌, 见其稷稷, 从见其飞” 等记 载也被部分学者认为是描述了针刺得气后循经感传 的现象。 时至魏晋时期, 《针灸甲乙经》 有 “热病刺陷 谷, 足先寒, 寒上至膝乃出针” [6] , 非常形象地描述了 寒感循经从足传至膝部的现象。 也有非医学文献 《三 国志 ·魏书· 方技传》记载: “下针言, 当引某许, 若至 语人。 病者言, 已到, 应便拔针, 病亦行差” [7] , 描述了 与患者配合诱导循经感传的过程。 隋唐时期的《太 素 ·热病说》也有 “体重肠中热, 胃热病也。 第四针, 锋针也。 此胃热病, 以锋针取胃输及手足指间八处胃 络, 以得气为限也” 。 强调了针刺治疗应获得得气感 这一循经感传的基本要素。 及至宋金元时期, 罗天益 《卫生宝鉴》记载: “令病人吸气一口, 针至六分, 觉 针沉涩, 复退至三四分, 再觉沉涩, 更退针一豆许, 仰 手转针头向病所, 以手循经络, 循扪至病所。 气至病 已, 合手回针, 引气过针三寸, 随呼徐徐出针, 勿闭其 穴, 命之曰泻。 补法……仰手转针头向病所。 依前循 扪至病所, 气至病已……命之曰补” [8] , 详细描绘了针 刺补泻诱发循经感传的不同方法。 明清时期的 《针灸 大成 ·标幽赋》则有 “此乃远刺寒热之法, 故凡病热 者, 先使气至病所, 次微微提退豆许, 以右旋夺之, 得 针下寒而止; 凡病寒者, 先使气至病所, 次徐徐进针, 以左旋搓提和之, 得针下热而止” , 都描述了针刺得气 后, 寒热针感循经感传的现象。 以及 《针灸大成 ·金针 赋》 里的 “龙虎升腾之法, 按之在前, 使气在后, 按之 在后, 使气在前, 运气走至疼痛之所” , 描述了循经感 传的方向及其引导方法 [9] 。 可见古代医籍中不乏对循 经感传现象的记载和描述。 由上述历代文献看出, 之所以没有对应 “循经 感传” 的专有名词, 是因为古人多将循经感传现象 的 “感” 和 “传” 分开表述。 除上述文献外, 表1根据 “感” 和 “传” 的不同描述归类了一些有代表性的文 献记载, 可见一斑。 表1 “感” 和 “传” 文献描述举隅 分类 朝代及出处 原文 关于 “感” 的记载 秦汉 《灵枢 ·热病》 热病体重, 肠中热, 取之以第四针, 于其腧及下诸指间, 索气于胃胳得气也 [4] 。 明《针灸大成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待针沉紧气至, 转针头向病所, 自觉针下冷, 寒热痛痒, 病势各退, 针下微松, 提针一 豆许, 摇而停之, 呼之乃去, 疾入徐出, 其穴不闭也 [9] 。 关于 “传” 的记载 宋《琼瑶神书·赤凤摇头》 凡下针得气……气上下, 看虚实, 要上行, 闭其气下行; 要下行, 闭其气上行 [10] 。 元《针经摘英集·治病直刺诀》 然后觉气流行入腰后肾堂间, 为四效矣 [11] 。 元《卫生宝鉴·寒热补泻法》 若病人患热者, 觉针气至病所, 即退针三二分 [8] 。 明《针灸问对 ·十四法》 得气便卧倒针, 候气前行, 催运到于病所, 便立起针, 复向下纳, 使气不回 [12] 。 运气走至病所, 再用纳气之法, 扶针直插 [12] 。 气至, 速卧倒针, 候其气行, 令病人吸气五七口, 其针气上行, 此乃进气之法 [12] 。 明《奇效良方 · 龙虎升腾》 夫用针法, 以手大指自前捻入, 左大指向后捻入, 经得气向前推转, 以大指弹其针, 引其阳气, 按而提之, 其气自行 [13] 。 “循经感传”术语的产生 既然古代文献中没有循经感传的专有名词, 缘 何今人在表述上需创出一词? 这和当时针刺研究的 历史背景密切相关。 循经感传的现代报道始自50年 代初期。 1949年日本长滨善夫和丸善昌朗合著《经络 之研究》 , 其中不仅描述了循经感传现象, 还赋予了 专有名词——针响, 并且认为这一现象是经络路线客 观存在的一个证据。 1955年承淡安将此书译为中文, 引发国内学者的关注 [14-15] 。 随后, 学者们陆续展开对 循经感传现象的研究和报道。 黄龙祥在《中国针灸 学术史大纲》中总结到 “可以说现代经络研究, 始于 一种 ‘循经脉感传现象’ 的重新发现, 40多年前人们 正是带着这种惊喜开始了大规模的寻找 ‘经络’ 实质 的研究” 。 随着研究和报道的增多, 也出现了一些指 代该现象的名词, 除了有 “循经感传” 一词外, 还有如 “经络感传” “针响” “经络传导和感应” “经络针刺 感应现象” 等, 尚未形成统一定名。 在诸多循经感传 研究中, 最有影响力的是1972年前后开始的 “循经感 传和可见的经络现象的研究” 项目。 该研究由中医研 究院针灸研究所、 福建中医药研究院、 安徽中医学院 针灸经络研究所等共21个单位参与, 历时将近15年 时间 [16] 。 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 循经感传现象的 “循 经性” 特征逐渐突显, 研究者发现一方面感传路线与 经络循行路线基本一致体现了 “循经性” , 其次感传 过程中出现的红线、 白线、 皮下出血、 丘疹和发汗等 现象也具有循经的特点, 再次针刺镇痛区域的分布 也表现出循经性特点。 机械压迫等因素作用在经络 线上可阻滞感传现象, 从另一个侧面体现了循经性 特征 [17] 。 为此逐渐出现了 “循经感传” 这一突出其循 经性特征的表述。 因此1978年全国经络研究协作组 建议统一定名为 “循经感传现象” 或 “循经感传” , 简称为 “感传” , 循经感传作为该现象的专有名词才 被确定下来。 如今, 现代著作和文献均使用 “循经感传” 作为 规范名。 在中医药学名词审定委员会的《中医药学 名词》一书中, 就以 “循经感传” 为规范名, 并定义 为: 经穴受到刺激, 沿着经络循行路线产生酸、 麻、 胀、 热等感觉的传导现象。 在针灸教材类用书全国中医 药行业高等教育 “十三五” 规划教材 《刺法灸法学》 [18] 《实验针灸学》 [1] 等中亦均以 “循经感传” 作为规范 名。 辞书类著作《中国医学百科全书》 [19] 《中医药常 用名词术语辞典》 [20] 《中医大辞典》 [21] 《中国针灸 辞典》 [22] 《中国灸法大全》 [23] 《中国针灸学辞典》 [24] 《中国中医独特疗法大全》 [25] 等均以 “循经感传” 作 为规范名。 已经广泛应用于中医药学文献标引和检 索的《中国中医药学主题词表》也以 “循经感传” 作 为正式主题词。 现代有代表性的针灸学著作如《中 医经络现代研究》 [26] 《经脉学说起源》 [27] 《中国针灸 学术史大纲》 [28] 中, 也以 “循经感传” 作为规范名。 循经感传的内涵 纵观古医籍中描述循经感传现象的文字, “得 气” “气至/气至病所” 是高频词, 与循经感传内涵 有密切关系。 得气一词首见于《素问 · 离合真邪论》 : “吸则内针, 无令气忤, 静以久留, 无令邪布, 吸则转 针, 以得气为故” 。 其概念是指医者将毫针刺入腧穴 一定深度后, 施以一定的行针手法, 使针刺部位产生 经气感应, 这种针下的经气感应又称 “气至” 或 “针 感” 。 临床上可以通过患者对针刺的反应与医者手下 的感觉两个方面加以判定。 可见, 得气是针刺过程 中医患双方的同步感应, 而其中的患者主观感觉就 是循经感传概念中提到的 “人体会出现一种酸、 胀、 麻、 痛等 ‘得气’ 感觉” [29] 。 同时得气的客观表象还 包括穴位局部肌肉跳动、 循经皮疹等现象。 因此循 经感传是在得气基础上产生的。 气至病所是指通过 一定的针刺手法, 使针刺感应向着病变部位所在的 方向扩延和传布, 最终达到病变部位。 气至病所强调 了经气最终到达的地方, 而循经感传则强调了到达 病所前的循经路径, 两者若能同时出现, 即针刺所得 经气沿着经脉走行传导, 达到病变部位, 则能够获得 更好的临床疗效。 因此, 《刺法灸法学》一书中这样 描述 “循经感传是指针刺得气后, 针感沿着经脉走 行传导的现象。 循经感传气至病所, 是针刺所得之 经气沿着经脉走行传导达到病变部位, 是得气、 行 气的主要目的, 亦是得气的最佳表现” [18] , 明确表述 了循经感传与得气、 气至病所三者的关系。 随着循经感传研究的深入, 其内涵也增加了新 的内容。 自从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二五” 规划教材《实验针灸学》以来, “循经感传” 的定 义就为开篇已述及的内容 [1,30] 。 回溯至 “十五”和 “十一五” 规划教材, 定义则是: 针刺、 电脉冲及其 他方法刺激穴位时, 人体出现酸、胀、麻等特殊感 觉, 从受刺激的穴位开始, 沿古典医籍记载的经脉循 行路线传导的现象 [31-32] 。 比较定义内容, 大致相同, 新定义将酸、 胀、 麻谓之 “得气” 感觉, 明确了循经感 传是在得气基础上产生的, 同时新增了 “并能通过 大脑感知的现象” , 强调了高级中枢在循经感传中的 重要作用, 使得 “循经感传” 定义更加准确、 全面。 综上所述, 古代医籍文献中并没有指代循经感 传现象的专有名词, 然而对该现象的描绘却十分丰 富, 主要从针感感应和针感传导两方面进行表述, 其 中得气、 气至病所等是高频词。 随着现代针灸研究的 开展, 循经感传现象不再仅是临床实践的现象, 更 是阐明经络实质与经络现象本质的一个研究方向, 因此出现了 “经络感传” “针响” 等曾用名。 随着研 究不断深入, 逐渐出现了 “循经感传” 这一突出其循 经性特征的表述。 1978年全国经络研究协作组建议 统一使用该名称来表述相关的经络现象, 此后该术 语逐渐被教材、 著作、 文献等沿用至今。 同时其定义 也日臻完善, 包含了 “刺激穴位-产生得气感-沿经 脉传导-被大脑感知” 4个要素。 梳理循经感传一词 的起源与发展, 使得其内涵更加明晰, 有助于今后对 该现象本质的进一步探索。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林驰 郑美凤 黄涛 罗菊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