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治未病理论蕴含儒、道、佛家文化精髓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11-10
从儒道佛中国传统文化认知中医“治未病”

几千年来, 中医学对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及人 类的医疗、 保健实践做出了巨大贡献, 它之所以在科 学发达的今天仍然保持极大的活力, 其根本原因在 于它深深地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土壤 [1] 。 综观时代 的演变、 科技的发展与民生的需求, 兼东西文化的相 互激荡, 目下有关中医 “治未病” 之研讨, 正在世界 各地热烈进行。 唐代魏征《谏太宗十思疏》曰: “求 木之长者, 必固其根本; 欲流之远者, 必浚其泉源” 。 本文首次将中国传统文化儒、 道、 佛三家的养生学术 思想与中医 “治未病” 理念进行纵向的陈述和横向的 比较, 梳理挖掘博采儒道佛众家之精的中医 “治未 病” 文化价值。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文化是一个国家、 一个民族的灵魂。 中国传统文 化是基于五千年文明史积淀而形成的社会群体在物 质、 社会、 精神等层面的共同认知 [2] 。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唯有中国屡战灾难, 创造了世界人类文明发展 史上的奇迹, 若云其因, 莫过于以共同认可、 一脉相 承、 且富有强大生命力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基。 博 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 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 是中华民族随时偕进于文 明之软实力。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医“治未病”理论植 根的文化沃土

反观中国传统文化, 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 传统思想文化中的优秀成分, 以及脱掉宗教外衣的 东方文化, 对铸就中医理论的产生奠定了深远的影 响。 溯中国传统文化之儒、 道、 佛的发展史, 可以看 到它不仅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的精神支柱, 更是中 医理论发生发展的 “根” 和 “源” 。 诸多儒、 道、 佛家 对天文历法、 医学养生等学术造诣为中医 “治未病” 理论发生发展而立言彰教, 影响炎黄后裔养生文化 于百世, 足有余裕。

1. 中医 “治未病” 理论的思想渊源 综观历史, 若说知识是人类对自然、 社会、 思维认识的总称的 话, 人类的思想与行为乃是形成文化的主体。 文化是 知识的文字化, 文化的核心是哲学与科学。 我们从相 传的古籍与现代获得的历史资料, 可知上古的中华 民族将原始科学、 哲学与宗教合一, 开启了中华民族 文明的宝藏。 按照《周易》 “形而上者谓之道, 形而 下者谓之器” 的说法, 文化知识总体上分为两大类, 形上性哲学的价值在于认识宇宙、 提升智慧、 安排人 生, 充实人类的精神生活; 形下性科学的价值在于 剖析自在、 获取材料、 制造器具, 丰富人类的物质需 要 [3] 。 由此可见, 中医属前者, 而西医属后者。 中医 “治未病” 理论萌芽最早可追溯至殷商时 期, 进入春秋战国后, 宗教之儒、道、 佛家的认识 论、 方法论、生命观、 养生观等相继构建了中医理 论体系中较完整的养生文化体系, 为中医 “治未病” 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治未病” 概念首见于《素 问·四气调神论》篇: “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 不治 已乱治未乱, 此之谓也” , 蕴藏着丰富的预防思想。 历代医家十分重视 “治未病” 医学思想的继承和发 展, 尤以汉代医圣张仲景阐述得更为翔实, 体现于 《金匮要略》一书中, 所涉及的范围有未病先防、 有 病早治、 已病防传、 病盛防危、 新愈防复5个方面, 对 现代 “治未病”理论研究起到了发扬前修绝学、启 迪后贤新智之效。 当今临床所述 “治未病” 具有三 重含义: 一是针对健康人群, 此时 “治未病” 为预防 以养生; 二是针对有潜在的病情和病机的欲病者, 此时 “治未病” 为有病而早治; 三是针对患者, 此时 “治未病” 为已病防危。 综上所述, 精蕴无尽的中医 “治未病” 理论包含未病先病、 既病防变、 瘥后防复 3个方面, 它是 “防重于治” “预防为主” 精神的高度 体现。

2. 中医治未病理论蕴含儒、道、 佛家文化精 髓 今世治未病诸贤, 或从儒家、 或言道家、 或处佛 家, 而儒道佛三家学术思想迹虽相距, 理常相通。 儒 家偏重伦理, 留心入世; 道家偏重生理, 从形质入门; 佛家偏重心理, 志求解脱。 传统文化所趋, 中医 “治 未病” 理论揉和了儒、 道、 佛家以及诸子百家的哲学 观点, 博采众家之精华, 堪称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瑰 宝的重要组成部分。

儒者论心性之学, 其学术思想发端于春秋战国, 以孔孟为代表。 孔子作为儒家的师祖, 倡导仁爱精 神, 用儒家仁义礼智信孝悌等伦理道德来提高人性 修养, 最终实现 “仁者寿” 的养生目标, 中医学的 “医 乃仁术” 道德境界源于儒家的 “仁爱精神” 。 在儒家 的养生哲学中, “孝” 被赋予了 “爱惜生命” 新的内 涵。 而中医学 “治未病” 理论更是未雨绸缪, 以提高 人们的生活质量为宗旨, 是儒家 “仁爱” 与 “孝” 的体 现。 孟子提倡将养德养性与养生融为一体, 通过养 性达到养生的最高境界。 儒家的孔孟心学开创了身 心并重的养生之道, 为中医 “治未病” 养生原则的确 定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儒家推崇 “中庸” 之美, 其温良平和的特点与中医强调的 “阴平阳秘, 精神乃 治” 真谛相似, 体现于中医 “治未病” 的指导思想之 “致中和” 。 而儒家的 “天人合一” 思想与中医学的 整体观念相得益彰。 直至北宋理学崛起, 宋明诸儒 皆论心性、 理气、 性情、 中和、 形上、 形下、 已发、 未发 等之理, 为构建中医 “治未病” 理论科学体系奠定了 基础。

论中国传统文化之坚, 实为道家学术思想; 论中 医药者皆云渊源于道家; 而言道家之学术则云宗罗 百代, 博大精深。 世上任何一种宗教莫如中国道教关 注人的生命存在, 重视身体与精神发展的统一。 道教 最早的经典《太平经· 不用大言无效诀》云: “凡天下 人死亡, 非小事也……人居天地之间, 人人得一生, 不得重生也” 。 其根源在道教承继了道家的哲学思 想、 先秦以来的神仙学说、 修炼方术及浓厚的巫祝文 化, 以长生不老的观念为其基本特征。 《太平经·经 文部数所应诀》曰: “人欲寿者乃当爱气, 尊神, 重 精也” , 亦即炼养精气神三宝。 同时期成书的魏伯阳 编撰的养生专著《周易参同契》 , 以黄老学说为指 导, 以 《周易》卦爻符号体系为理论框架, 以内丹和 外丹的合修为方法首创了以大易、 黄老、 炉火 “三道 由一” 的养生理论体系, 主张静功内炼之术。此二 部巨著所奠定的道教神仙炼养思想和气功养生术开 创了道教养生史的先河。 从东汉到西晋涌现出一批 著名的养生家、 方士。 如华佗、 葛洪、 甘始、 左慈、 郗 俭等, 可知中国传统养生术的三大流派——导引、 房 中、 服食三家在东汉时已经形成。 西晋时期葛洪系 统地总结了自战国秦汉以来的方士养生修炼之术, 将熙养、 房中、 行气、 导引、 服食等各类方法融汇贯 通。 两晋南北朝时期的《黄庭经》将道教的养生与医 家的脏腑经络功能有机结合, 而齐梁时期陶弘景将 道家思想与佛家思想趋向融汇, 精通医学、 药学、 炼 丹、 更是一代养生大师。 直至隋唐医道更加紧密结 合, 有著名医学家孙思邈。 其强调 “抑情养性” 并在 其著作中提出适度运动、 调节情绪、 节制嗜欲、 注意 个人身心健康等养生观念, 提倡导引行气之术。 北 宋时期张伯瑞的 “先命后性” 内丹修炼、 金元时期王 重阳的 “先性后命” 的内丹修炼术、 明清以后全真伍 柳丹法等, 历代道家志存长生不老之仙道, 构建了气 功、 服食、 房中、 卫生禁忌等独特理论体系和实践体 系。 道家养生强调法天则地、 天人合一、形神一体 等学术思想, 而诸多中医 “治未病” 的学术观点秉此 而来。

佛教起源于印度, 古印度很早就注重养生, 对饮 食起居、 衣着沐浴等均有定规, 还有类似中国气功 导引的瑜伽术。 自汉末传入我国后很快本土化, 并与 原有的文化思想融合, 提出贪、 嗔、 痴、 慢、 疑、 恶等 对人体有重大伤害, 导致心理疾病的病因。 为此要明 心见性, 以戒、 定、 慧治贪、 嗔、 痴。 在魏晋南北朝时 期佛学的修正方法提倡安般守意的禅定法门, 禅定 对中医养生的影响可以概括为两个方面。 一是清静 调神; 二是佛教的参禅实为一种佛家气功, 历代医 家也从佛家气功中汲取了很多积极有益的内容, 由此 可见, 佛家养生方法与道家养生方术异曲同工。 到 了宋代佛教已有佛而入儒, 到了南宋末期出现佛学 儒化、 儒学佛化迹象。 因此佛家也同样强调清静养 心、 养德。 北宋释道诚编辑的《释氏要览》中正式提 出佛学七情: 喜、 怒、 忧、 惧、 爱、 憎、 欲, 虽与中医七 情相异, 但甚有相同之处(图1) 。 自宋明时期, 佛道 相互参合, 强调性命双修, 必先静坐修性, 而后再作 导引炼精化气, 实已儒道佛三者融汇贯通。 佛教的五 戒对中医在饮食起居方面的养生有着积极的影响, 诸多医家都认为只有对饮食、 起居、 劳动、 休息等都 有适当的节制与安排, 才能达到去病延年的目的 [4] , 从而逐渐构成了具有特色的中医 “治未病” 养生思想 体系。

图1 中医七情-贪嗔痴-佛教七情关系图

观中国往昔历代儒、 道、 佛三家修行方法, 儒家 修忠恕、 道家修感应、 佛家修慈悲, 三家共同以心性 为主旨, 相异的是儒家提倡尽心知性、 道家提倡修身 养性、 佛家提倡明心见性。 综上所述, 文化价值、 基 础理论、 临床实践是组成中医学体系的三大板块, 而 其中文化的价值最重要 [5] 。

新历史文化背景下发展中医“治未病”理论的 战略意义

1. 发展中医 “治未病” 理论是 “健康中国” 重大 民生需求 当今, 或发达国家、 或发展中国家, 健康 不断受到生态恶化的挑战, 人类面临着不同程度的 健康与寿命问题。 随人类的需求, 医学模式的转变, 医学研究对象由 “病” 转向 “人 ” , 医学发展面临的根 本任务逐变为防治疾病、 增进健康、 个性化诊疗, 而 这些理念与中医的 “治未病” 思想不谋而合。 健康是 幸福之基。 要增进民生福祉, 使全体人民共享发展 成果, 首要保障人类身心健康。 针对一系列的健康 问题而构建的中医 “治未病” 健康服务体系, 能够提 升人民健康意识, 进一步促进医学模式的转变, 完 善医疗服务体系, 夯实医疗卫生服务功能, “健康中 国” 重大民生需求。

2. 发展中医 “治未病” 理论是中医自身传承发 展的重大需求 作为中国的原创医学、 最具有活力 的中国传统文化, 中医学是最有可能带动我国医学 科技领先世界的济世之学。 充分认识 “治未病” 对 未来医学发展的引领作用 [6] , 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加 大对 “治未病” 的研究力度, 建立中国人健康样本库 和大数据库, 为 “健康中国” 提供强大的数据支撑, 将是中医药创新驱动发展中予以关注和支持的战略 核心。 《中医预防保健(治未病)服务科技创新纲要 (2013-2020年) 》指出, 到2020年末, 我国应创建 一批中医 “治未病” 方法和技术, 建立起中医 “治未 病” 服务标准和规范, 完善中医 “治未病” 服务业态 和服务模式, 此乃中医学术自身传承与发展的重大 需求。

3. 中医 “治未病” 国际化是复兴与弘扬中国传 统文化的载体 今者, 中医学勃兴, 中医药已传播到 近200个国家和地区, 已成为复兴和弘扬中国传统 文化的重要载体。 作为中医国际化的重要推手, 中医 “治未病” 理论应用无穷, 在国际社会迎来前所未 有的认同与重视, 已成为国际舞台上的最美 “中国名 片” , 可随时偕进于世界文化之途, 为人类健康保驾 护航。

来源:中华中医药杂志 作者:朱爱松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