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六腑学说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8-10
浅析中医六腑学说与现代免疫的关系

六腑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六腑 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与现代免疫有着密切的关系。 六腑, 是胆、 胃、 小肠、 大肠、 膀胱、 三焦的总称 [1 ] 。六腑 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盛和传化水谷, 各腑之间各种生 理活动也是相互联系的。

六腑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均与免疫有着密切的 关系。人体六腑功能正常, 正气旺盛, 则免疫功能正 常, 邪气难以致病; 若六腑功能失常, 正气虚弱, 则免疫 功能多低下或紊乱, 易引起多种疾病。本文通过中医 和现代医学文献检索, 探讨了六腑中的胆、 胃、 小肠、 大 肠、 膀胱及三焦在现代免疫中的作用, 浅析了中医六腑 学说和现代免疫二者的关系, 旨在为防治中医六腑相 关疾病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1 胆与免疫

胆居六腑之首, 与肝相连, 肝与胆有经脉相互络 属。古人认为胆汁是精纯、 清净的精微物质, 故胆有 “中精之腑 ” “清净之腑” 之称。胆的主要生理功能是 贮藏排泄胆汁, 主决断。胆汁形成以后, 由胆腑浓缩并 加以贮藏, 注入肠中, 以促进饮食水谷的消化和吸收。 胆主决断是指胆在精神意识思维活动过程中, 具有判 断事物、 作出决定的作用。胆与免疫的关系主要表现 在以下方面。

1. 1 胆储存胆汁与免疫

早在晋朝葛洪《肘后方》 中, 就有记载“疗制犬咬 人方: 乃杀所咬犬, 取胆敷之, 后不复发” 。有文献表 明, 正常人胆汁中含有能抑制肠内菌群过量繁殖的胆 盐、 胆酸和可溶性免疫球蛋白 A( SIgA) , 胆汁中去氧胆 汁盐具有抑制 G - 杆菌的作用 [2 ] , 进入肠道的胆汁 IgA 可对肠道中的抗原进行特异性免疫应答 [3 -4 ] , 胆汁的 流量会影响胆汁中 SIgA 的分泌 [5 ] , 梗阻性黄疸时机体 存在严重的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功能障碍 [6 ] 。现代医 学研究证明, 胆汁中的 IgA 和 IgG 可直接作用于细菌, 阻止其与黏膜的黏附, 抑制细菌的生长; 还可凝集颗粒 性抗原物质, 加速纤毛的清除作用; 与细菌毒素或酶等 产物结合, 使其失活, 并协助蛋白分解酶破坏细菌; 促 进呑噬细胞的呑噬作用; 与溶菌酶、 补体协同增强杀菌 能力。

1. 2 胆主决断与免疫

胆主决断的功能对于防御和消除某些精神刺激的 不良影响, 以维持和控制气血的正常运行, 确保脏腑之 间的协调关系有着重要作用。胆气豪壮之人, 剧烈的 精神刺激对其造成的不良影响较小, 且恢复也较快; 胆 气虚怯之人, 在受到精神刺激时, 则较易出现情志的异 常。

2 胃与免疫

胃有 “太仓 ” “水谷之海” 之称, 是机体对饮食物进 行消化、 吸收的重要脏器。胃与脾同居中焦, 互为表 里。胃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可接受和容 纳水谷, 并将饮食物进行初步消化, 形成食糜, 这对于 人体的生命活动是十分重要的。中医学非常重视“胃 气” , 认为 “人以胃气为本 ” “胃为五脏之本” 。现代研 究表明胃与免疫的关系十分密切。

2. 1 胃与免疫防御功能

2. 1. 1 胃黏膜与免疫防御功能 胃黏膜固有层的浆 细胞产生并分泌 SIgA, 可防止细菌在黏膜表面的黏附 及生长, 并可中和细菌毒素, 还可阻止病毒的复制和扩 散。在某些疾病中, SIgA 分泌下降, 则胃黏膜的免疫 防御功能减弱, 如冯春霞等 [7 ] 研究显示, 慢性浅表性胃 炎脾胃湿热证患者的胃黏膜组织中 SIgA 水平下降, 刘 跃平等 [8 ] 研究也表明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黏膜组织中 SIgA 水平明显降低。

2. 1. 2 胃液与免疫防御功能 胃液中的胃酸和胃黏 蛋白在免疫防御功能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胃酸主要成 分是由壁细胞分泌的 H + , 是抵御细菌侵入胃黏膜的 第一道防线, 是减少胃内细菌定植最有效的因子 [9 ] 。 当胃酸分泌减少时, 抗菌能力下降, 可引起小肠细菌过 度生长 [10 ] 。有学者发现伴随胃内 pH 值升高, 胃液微 生物阳性率亦升高, 且常继发肠道感染 [11 ] 。黏蛋白是 构成上皮表面黏液凝胶的主要成分, 其分布位置的特 殊性使其成为黏膜防御体系的一道屏障, 可直接黏附 于病原菌抑制肠道感染 [12 -13 ] , 邓敏等 [14 ] 研究显示胃黏 蛋白在抗幽门螺杆菌感染中因其特有的结构发挥了重 要的作用。

2. 2 胃与免疫损伤效应

胃黏膜中有 IgE 的产生细胞和肥大细胞, 若结合 在肥大细胞膜上的 IgE 与相应抗原交联后可引起肥大 细胞脱颗粒, 释放多种炎症介质引起胃黏膜的损伤。 胃黏膜中产生 IgG 的 B 细胞较少, 但在黏膜炎症性疾 病时 IgG 产生的细胞量显著增加。IgG 通过激活补体 而诱导单核/巨噬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在感染部位聚集, 释放炎症介质及活性氧等物质损害胃上皮细胞, 引起 免疫损伤作用。胃黏膜柱状上皮细胞在通常情况下并 不表达 MHCⅡ类分子, 无抗原提呈功能, 但在某些炎 症过程中受到免疫分子( 如 IFN - γ) 的刺激也可表达 MHCⅡ类分子, 成为兼职抗原提呈细胞, 造成局部炎 症并对胃黏膜的上皮屏障功能造成破坏。

3 小肠与免疫

小肠包括十二指肠、 空肠和回肠。小肠与心经脉 相互络属, 故与心互为表里。 小肠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受盛化物和泌别清浊。中 医学认为, 小肠是机体对饮食物进行消化、 吸收, 并输 布其精微, 下传其糟粕的重要脏器。由于小肠在泌别 清浊过程中, 参与了人体的水液代谢, 故有“小肠主 液” 之说。现代研究证明小肠具有重要的免疫功能。

3. 1 小肠与机械屏障功能

肠道机械屏障的构成是由黏膜上皮细胞、 细胞间 的紧密连接组成 [15 ] 。当小肠黏膜屏障稳态受到破坏 时, 小肠上皮通透性增加, 具有潜在抗原性的大分子物质就会透过小肠黏膜屏障进入血液, 进而产生免疫反 应。小肠黏膜表面的吸收细胞和杯状细胞可防止肠腔 内细菌、 毒素及炎症介质渗透到周围组织, 以维持肠道 正常功能。现已发现小肠上皮细胞可分泌 IL - 7 和 SCF, 能促进小肠上皮内淋巴细胞的生长、 发育和增 殖 [16 ] 。

3. 2 小肠与免疫屏障功能

肠道拥有机体最大的黏膜相关淋巴组织, 参与构 成机体免疫防御的第一道防线。肠道既可对致病菌免 疫清除, 又可对肠腔内数量众多的正常微生物免疫耐 受 [17 ] 。小肠黏膜免疫主要诱导部位是派尔集合淋巴 结( 简称 PP 结) , PP 结含有大量的免疫细胞。肠道固 有层 B 淋巴细胞可以产生大量 SIgA, 对某些细菌有较 强的耐受性, 不易被破坏, 在肠道黏膜局部免疫中发挥 重要作用。有研究表明, SIgA 能够结合到正常菌群和 它们的一些分泌性抗原上从而抑制这些细菌黏附到肠 上皮细胞, 并阻止这些细菌侵入到肠黏膜固有层 [18 ] 。 申金雁等 [19 ] 研究显示, BALB/c 小鼠经口感染弓形虫 RH 株速殖子可诱导小肠 Ig A 分泌细胞高表达, 发挥 局部黏膜免疫作用。此外, PP 结表面附有一层特殊的 微皱褶细胞( 简称 M 细胞) , M 细胞不能提呈抗原, 而 是非特异性的以受体介导胞吞的方式摄取和转运抗 原, 在诱导黏膜和系统免疫反应中也起到重要作用。

3. 3 小肠与生物屏障功能

人体肠道中存在着大量正常微生物群, 种类超过 1000 种。它们可为肠黏膜细胞提供某些营养成分, 维 持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也可激活肠道免疫系统, 防御外 源致病菌的入侵和对肠黏膜的侵袭; 还可控制炎性转 录因子, 调节肠道抗感染能力, 是肠道屏障功能的重要 组成部分。

4 大肠与免疫

大肠与肺经脉相互络属而互为表里, 其主要生理 功能是传化糟粕及主津液。大肠接受小肠泌别清浊后 所剩下的食物残渣, 再吸收其中多余的水液, 形成粪便 排出体外, 故大肠有“传导之官” 之称。此外, 大肠对 饮食物糟粕中的多余水液进行吸收, 参与调节体内水 液代谢的功能。大肠的免疫功能同小肠相似。

5 膀胱与免疫

膀胱又称脬, 是一个中空的囊状器官。膀胱与肾 经脉相互络属, 互为表里。

膀胱的主要生理功能是贮存、 排泄尿液。人体的 津液通过肺、 脾、 肾等作用, 布散全身, 发挥其滋养濡润 机体、 维护健康的功能。而贮存于膀胱内的尿液达到 一定量时, 则通过肾的气化作用, 使膀胱开合有度, 尿 液及有害物质就可及时排出体外, 防止有害物质在体 内积聚, 减轻对机体的免疫损伤。

6 三焦与免疫

三焦是上焦、 中焦、 下焦的合称。三焦的主要生理 功能是通行元气、 疏通水道。除了其特定的生理功能 外, 又概括了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及其生理特点。中 医学认为, 三焦通行元气和疏通水道的功能是相互关 联的。这是因为津液的运行, 全赖气的升降出入运动, 而气又是依附于津液运行的。因此, 三焦与机体免疫 功能密切相关, 也主要表现在气血津液与免疫的功能 上。气血津液的这种功能与病原微生物等抗原性异物 侵入机体后, 抗原提呈细胞将其吞噬、 消化、 处理, 再把 抗原肽提呈给 B 细胞或 T 细胞, 诱发免疫系统发生特 异性免疫应答, 最终把病原微生物清除的特异性免疫 功能相似 [20 ] 。

辽宁中医杂志 作者:韩晓伟 谭健 关洪全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