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近现代史研究的标志性成果《百年中医史》述评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4-11
由中国中医科学院 《百年中医史》项目组编 写,张伯礼任总主编,朱建平任主编的 《百年中 医史》近日由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全书共 250 万字,390 余幅图,以近现代中医发展历史进 程为序,以学术进步和事业发展为主题,以重大事 件、中医政策、学术成果、医史人物为节点,反映 了从 1912 年到 2015 年百余年来中医跌宕起伏、由 衰落抗争到兴盛繁荣的历史变化。读后深有感触, 试评如下。

1 史诗性巨著,标志性成果

近代百年是中国社会、政治、思想、文化、科 技发生巨大变革的时代,中医学的发展史,迂回曲 折,波澜壮阔,但却一直没有一部与之相适应的断 代史。近年来,有关中医史的著作很多,如李经纬 的 《中医史》 ,邓铁涛主编的 《中医近代史》 ,刘 小斌、郑洪等人的 《岭南医学史》等,但从全局而 言,自 《中国医学通史》以后,大型中医史著作不 多,以中医近现代史为主题的中医断代史著作更为 罕见,因此,国家卫生与计划生育委员会王国强副 主任在序中给予该书很高的评价,认为 “这是近年 来中医药史研究的一项重要标志性成果” [ 1 ]序一 。 首先,其标志性就表现在成果所涉及的历史广 度与深度是前所未有的。比如 《中医史》是一部 纵贯古今的 50 万字的著作,其修订本中增加了 “中医学发展的新视野”现代部分的第 12 章,近 现代部分占全书的比例不到全书的九分之一 [2 ] , 《中医近代史》顾名思义没有现代中医部分的内 容 ,《岭南医学史》属于地方医学史。即使规模巨 大的 《中国医学通史》 ,其中近代和现代分别列为 全书四卷中的两卷,但近代卷部分中医与西医内容 大体相当,现代卷部分西医内容详于中医内容 [3 ] , 全部字数不足 120 万字,不及本书内容之半。

其次,内容全面系统、准确深入。全书将百年 来中医发展的历史科学地分为 3 个时期,第一篇抗 争图存、自强发展时期 ( 1912—1949 年,简称 “早期” ) ,第 二 篇 事 业 奠 基、曲 折 前 行 时 期 ( 1949—1977 年,简称 “中期” ) ,第三篇全面发 展、走向 世 界 时 期 ( 1978 年 迄 今,简 称 “后 期” ) 。其分期既符合中国近现代社会发展的规律, 标题又画龙点睛地总结了 3 个不同时期中医发展的 主要特点,达到了提纲挈领引导全书内容的效果。 该书前有导论溯源,各时期从时代背景论述开始, 对中医政策、机构建设、中医药事业、中医药标准 化、中医基础、临床各科、中药方剂、养生康复、 民族医学、中医文化、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百 年中医在台、港、澳与国外、医家传略、医著提 要、大事记,以及民国年间中医药存废与权利之争,融汇中西医的早期思想和实践、中西医结合、 合作医疗与赤脚医生等,一应俱全。特别是中医药 在现代的迅猛发展变化及台、港、澳和海外中医学 的发展成为该书的重要组成部分,不少内容皆有系 统论述和深入研究。

再次,是 “把中医药发展放在社会发展的大背 景下来审视” [ 1 ]序一 。如 “前期”部分透彻地论述了 中西文化论战及其影响、传统文化的解构与重整、 科学与玄学的论战、近代西医在中国的发展等,揭 示了中医药受到非难的深刻社会因素和文化环境。 “中期”第九章用整章篇幅论述中医政策的转折, 其内容涉及新中国成立初期卫生工作的形势和任务; 1954 年之前的中医政策,包括中西医团结和中医科 学化,废止中医思想的回潮 , 《中医师暂行条例》 与中医进修学校; 对轻视、歧视中医做法的批判和 纠正,如毛泽东对卫生工作的批评和指示等; 中西 医结合方针的确立 。 “后期”专辟有两章,其中第 十八章论述改革开放后我国中医药学发展的社会与 文化背景,第十九章介绍新时期中医药政策。这样 一来,3 个不同时期社会发展大背景得以清晰地呈 现在读者面前,更重要的是将中医药的发展与国家 及社会的变化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最终提出中医学 是国家、社会和人民共同的历史选择的重要论述, 为发展中医药进入国家战略提供了史学支撑。

2 学术进步与事业发展并重

学术发展是中医发展的根本,即使民国年间, 处于困难之中的中医学术仍在论争中通过阐明中医 理论体系的特点不断前行。而中医赖为根基的临床 学科水平更有明显提高,如外感时病寒温融合学说 的兴起,内科对中风、虚劳等病症的新认识,针灸 学科体系的构建,骨科、推拿学术流派的形成,中 西医眼科、外科名词术语和病名比较表的拟定及推 广使用,喉科专著的大量涌现,静坐法、气功养生 疗法的流行等,通过翔实的史料和深入的研究,对 民国时期中医学术发展进行了全面而系统地论述。 就中医理论而言 ,“中期”学术的发展比较集 中地表现在高等中医院校教材建设、中医基础理论 体系的建构、确立脏腑经络学说在中医理论体系中 的核心地位、中医诊断学科的创立、中医辨证施治 特色的彰显、中医工具书的编纂等方面; 中药方剂 则表现为中药学科开始分化、中药资源的两次全国 性调查、传统方剂的临床新用、中药新剂型的出现 等; 临床则在流行性乙型脑炎、疟疾、流行性脑脊 髓膜炎、流行性感冒及钩端螺旋体病等传染病的治 疗方面呈现疗效和优势,中西医结合治疗急腹症、 骨折研究新成果,心血管疾病的中西医结合研究的 开展,阴阳、证实质、肾本质的研究,针刺麻醉及 其原理的研究,抗疟新药青蒿素的研究,抗癌药三 氧化二砷制剂的研究等中西医结合研究成果。

“后期”学术研究呈现出多元发展的倾向,已 从过去中医基础、经典、临床三大体系不断向新的 学科扩展,如中医急症学、中医体质学、中医养生 学、中医文化学等新的中医现代分支学科不断产 生。中医名词术语、中医诊疗方案的规范化、标准 化研究; 活血化瘀、络病学、痰瘀、瘀热、瘀毒等 新学说的出现,推动了中医学术特别是临床的创 新; 小针刀等新的中医原创治疗方法在临床上得到 广泛推广运用。屠呦呦研究团队的青蒿素研究成果 获得美国 “拉斯克临床医学奖”和 “诺贝尔生理 学或医学奖 ” 。 “血瘀证与活血化瘀研究”与 “中 成药二次开发核心技术体系创研及其产业化”等 五项中医药成果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三氧化 二砷治疗白血病在国际上产生重大影响。中医学术 流派的研究受到广泛重视,特别是各地域医学学派 的研究、扶阳学说的研究进入高潮。随着学术的全 面发展,中医药内容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成为新的重 要研究方向。作者较好地凝练了现代中医学术发展 变化的诸多新特点。

事业发展是中医学现代发展的特征,从近代开 始,中医学的发展开始走出了以个体为主的形式, 一批有志之士办学校、办杂志、办医院、办药厂、 组织学术团体,在一定程度上而言,属于中医事业 的发展,是近代中医有别于古代中医的重要特征。 书中 “早期”第三章专门论述民国的中医事业。 但当时以民间为主,仅少数为官办,规模有限; 中 医类杂志也不少,但均难以长期维持。

真正意义上中医事业的发展是新中国成立以 后,书中在 “中期”第十章系统论述中医机构建 设与教育体系的建立,如 1977 年有主要附属医院 26 所 [1 ]386 ,大型中医院 18 所 [1 ]388 ,综合性中医研 究院所 17 个 [1 ]393 ,主要中医药期刊 16 个 [1 ]396 ,高 等中医院校 19 所 [1 ]400 。反映这一时期中医事业主 要集中在医疗、研究、教学等方面,其规模、层次 都不断发展。如 1962 年高等中医院校在校学生 9000 余人,中医教师 745 人 [1 ]401 ; 至 1966 年,高 等中医院校在校学生达 10100 多人,拥有一支 2000 多人的教师队伍,培养了 5600 余名高级中医 药人才 [1 ]596 。全国高等中医院校本科生从 1982 年 的26929 人增加到2011 年的257704 人; 研究生从1982 年的 636 人增加到 2011 年的 34122 人 [1 ]632 。 到 2011 年,基本建设起以中医院为主体覆盖城乡 的中医药服务体系,全国共有中医院 38177 个, 床位 529791 张,专业人员 625396 人 [1 ]657 。2011 年中医科研机构 88 个,科技人员 10170 人 [1 ]661 。 1978 年我国中成药厂 800 余家,产 值 仅 7 亿 元 [1 ]922 ,2002 年科技部等八部委联合发布 《中药 现代化发展纲要 ( 2002—2010) 》以后,中药产业 迅速发展,到 2007 年全国中药企业近 1500 家, 400 多种中成药剂型,9000 多个品种,总产值 1400 亿元 [1 ]168 ; 到2011 年,中成药产值达 3300 亿 元,饮片 870 亿元 [1 ]926 。1982 年中药材种植面积 为 376 万亩,2013 年则达 3000 多万亩。作者用这 些翔实的数据无可辩驳地反映了中医药事业在当代 的迅猛发展。

3 研究深入,新见迭出

作者将民国时期中医发展概括为 “抗争图存” 与 “自强发展” 两条主线。认为 “民国时期的抗争不同 于晚清时期以文化和学术为主的论争,已经波及到 卫生体制、生存和发展权利等层面,影响更大” 。将 民国中医的自强发展归纳为 5 个特点,即自强发展 形式与时并进,学术革新采纳新知,服务社会实现 价值,衷 中 参 西 取 得 经 验,曲 折 发 展 局 限 明 显 [ 1 ] 345—346 。在总体把握民国时期中医 “抗争图存” 这一历史特点的同时,又对其 “自强发展” 有了更深 刻的认识。通过更加注重分析民国时期中医被政治 体制排斥的时代文化背景,以及中医界在立法、议 政等方面的斗争,在学术上更具体地论述了中医学 科分化发展的过程,在客观地评价中医科学化的内 涵、意义与不足等方面有不少新的研究和新的认识。 作者将 “中期”中医发展的特点概括为曲折 前行,事业奠基。曲折前行主要是指决定着中医发 展方向和发展速度的中医政策在 20 世纪 50 年代早 期的曲折,20 世纪 60 年代特殊的政治经济环境对 中医药的消极影响。现代中医的第一个春天源于 1953 年毛泽东的批示和他 1954 年在春节座谈会上 的讲话,以及由此产生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政务 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党组 《关于改进中医工作问题 给中央的报告》 ,成立中医研究院、吸收中医参加 大医院工作、改进中医的进修工作、加强对中药的 产销管理、整理出版中医书籍、中华医学会吸收中 医参加等重要决定都是在这一报告中提出并在其后 落实的,1956 年国务院决定建立北京等四所中医 学院更是一件有关中医发展根本的大事。此期教 学、医疗、科研的多项学术成果,对建国初期中医 事业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奠基作用。

作者将 “后期”中医发展的特点概括为全面 发展,走向世界。全面发展是指中医学发展的内容 和范围更加多元,如众多中医药新学科的分化与产 生,新的理论认识和重大研究新成果的产生,事业 发展规模空前。中医药现代化、标准化、国际化、 产业化,中医药文化建设全面开展推进。现代中医 药事业已形成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 化六位一体的新局面。中医药标准化助推现代化、 国际化。中医药已传播到世界 180 多个国家和地 区,与世界上 70 多个国家和地区签订了含有中医 药合作内容的政府协议 [1 ]984 ,中医开始走向世界。 作者系统论述了国家中医政策对中医发展的影 响,总结回顾了现代中医事业发展的这一决定性因 素,将中医的继承创新发展与人民大众健康保健的 迫切需求,和中华文化的兴衰联系起来,与中医的 特色和优势联系起来,国内外的广泛关注,科技界 的积极参与,都有力地论证了发展中医是历史的选 择,应将发展中医上升为国家战略。

本书的成功,与总主编张伯礼院士的指导和亲 自参与分不开。该项目是由其亲自策划开展起来 的 [1 ]前言 ,他不但主持了项目的专家论证会,并先 后在 5 次项目研讨会上讲话,或在报告会上作主旨 报告,阐发项目研究的目的意义及其思考和认识, 提出要抓重大事件、重大政策、重大成果、重要人 物 [1 ]前言 ,促使项目组在研究的早期尽快明确研究 目的和研究要点。 规模如此庞大的著作,难免存在一些不足,如 后期的内容繁富,发展变化快,很多问题见仁见智, 观察思考和沉淀的时间不够,总结和反思的力度、 认识的深度和覆盖的范围不一定能全部到位。同时 全书的内容也有不尽平衡之处,如中医文化作为六 位一体之一,相对而言较其他部分显得薄弱,有关 养生保健的内容论述虽多,但尚未旗帜鲜明地用保 健的概念予以统领,全书没有将伤寒、金匮与其他 临床学科一样列为专节进行论述,个别统计数字尚 有待核实等,都有待在修订时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参考文献

[ 1] 朱建平 . 百年中医史[M] . 上海: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 社, 2016.
[ 2] 李经纬. 医学史( 修订本) [ M] . 海口: 海南出版社, 2015.
[ 3] 李经纬. 中国医学通史[ M] . 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0.

作者:王振国 任玉兰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