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的所谓经验性思维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2-06
从中医学形成与发展过程不难看出,其根植于中国传统文化之中,是长期实践的产物,经验积累的结晶。这种在理论体系与临床实践中经验遍布的现象,构成中医学的鲜明特色,成为中医学的一道“风景”。学习、应用中医学理论与方法,都无可避免地要与各种经验打交道,并很易形成经验性思维习惯,进而又会因其自身的局限性而对中医学的学用带来许多障碍。
 
所谓经验性思维
 
人类思维通常分为感性思维和理性思维两种形式,而理性思维又由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包括形式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两部分组成。
 
经验通常是指感性经验,即人们在实践过程中,通过自身感官直接接触客观外界而获得的对各种事物表现出的现象的初步认识。经验在人们的认识过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它不仅由具体上升到抽象,而且由抽象到具体。
 
经验思维是以经验为依据,或以已形成的传统观念为出发点来分析、判断问题的思维形式,是人们最基础、最一般的常态思维形式,是由感性思维上升到理性思维特别是辩证思维不可缺少的重要思维形式,也是科学发展初期人类所运用的主要科学研究方法之一。关于其特点,有学者概括总结为具有“内容的重要性、直观的感知性、认识的表面性、观察的局限性、分析的非定量性”。
 
经验性思维则属于经验论或经验主义的范畴,它是一种思维倾向,即把特定经验固化、把具体经验泛化,并在实践中把思维角度仅仅局限于经验的范围内,有意无意地以经验作为思维取向的至上权威。换言之,在整个思维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唯经验主义的倾向,都可以归之于经验性思维。
 
中医经验性思维的局限性
 
经验思维是人类的惯性思维方式,而经验的形成过程就决定了其本身有着难以避免的天然缺陷,因而这种思维方式如果不能与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相结合,那就极易形成经验性思维,进而导致思维的片面性、保守性、封闭性。
 
片面性 在人类认知活动中,经验成了认识主体的思维活动赖以依靠的重要“记忆库”。在以后的认知中,人们会习惯性或下意识地去“记忆库”搜寻相关信息,选择与新情况、新问题相同或相似的经验知识,并以此作为思考基点,去确立解决当前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步骤。因而经验有着重要的效用性,是构成理论思维的必要前提。
 
但经验有着明显的片面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由于受认知水平、认知角度、认知环境、认知条件等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而经验的基本构成因素或主体又是感性经验,因而即使其中有一定程度的理性认知内容,认知者的经验也很难避免主观性、片面性与狭隘性;如“补肾不如补脾”(孙兆)与“补脾不如补肾”(严用和)之争、“无痰不作眩”(朱丹溪)与“无虚不作眩”(张景岳)之论等,其实都是因认知局限而表现出的片面性。(2)经验所反映的往往是事物的表面现象。尽管现象是认识活动的起点,也是整个认识得以顺利进行的基础和前提,但事物的本质却往往并非直呈于表面现象之中,需要运用理性思维“透过现象看本质”才能把握,而这显然不是经验思维本身所能完全做到的。(3)经验所包括的往往主要是外部联系,而外部联系虽然是把握事物整体关系的切入点,但并不能替代事物之间真实全面的内在联系。
 
概言之,经验的获得过程即决定了其自身的片面性,而当这些理性认识以经验的形式作用于实践主体的认知活动时,实际上已不具备先前认识的具体环境。若直接套用则实质上是将思维框限于经验之中,甚而断绝了经验思维与理论思维之间的联系及互相作用,使思维难以向更高层次跃升。
 
保守性 以经验作为出发点的经验思维,本身还包含了一定的保守性,因为它在事前已预设了一个认知的角度、裁剪的尺度或衡量的标准。
 
经验性思维则使这种保守性特征暴露得更加充分:(1)对于尚未或正在进行的认知活动,经验性思维为既有的经验所限定,不是强调根据疾病新的变化来改进、充实、发展已有的经验,而是一厢情愿地一味要求认知活动适应先前的经验,墨守成规,削足适履,如一说糖尿病,即言阴虚燥热;一说冠心病,即言瘀血阻滞;一说高血压病,即言肝阳上亢等。(2)认知活动是一个从具体上升到抽象,再由抽象到具体的循环往复、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而经验性思维则要求以经验来确定认知活动,试图以一变应万变,使认识僵化,长期滞留在感性经验的水平上。如对中风发病的认识过程,即可以看出这种保守性带来的不良影响——自张仲景以内虚邪中的外风说,直至唐宋之后才强调内伤积损的内风说。
 
封闭性 经验性思维把人的思维局限于经验的层面上,自然显示出其封闭性。主要表现为:(1)排斥间接经验,甚至排斥理论。一旦积累出某种经验,即会在以后的诊疗过程中被这种经验思维同化并成为一种下意识的行为,思维起点固着于经验性层面上,并会盲目自信,产生对他人经验的不屑,甚而对理论的轻视。(2)经验性思维并非理性的思维,而是会受制于经历、习惯和感情。在这种由封闭的经验主导下的思维,无法避免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一些医者在临证中一味强调从某一角度论治某一病证,或以某方某药应对某病的做法,即可视为这种封闭性的表现。
 
如何避免经验性思维
 
受传统文化及认知条件的影响,中医学在认识人体的生理病理及诊疗时确立了整体观念,在粗略、简单的解剖基础上,主要通过长期细致的观察来司外揣内,运用取象比类的方法来分析推理,运用体验的形式来了解方药的功效。在这一多次反复的过程中,经验随之产生,但也难以避免地掺杂进许多主观的东西,附带有一些天然的局限性。
 
毋庸置疑,经验是中医学的一笔巨大的财富,经验思维是中医学最基本的思维方式。通过对经验的学习、借鉴,大都可以对某一确定后的疾病的特定情境,寻找和选择一种曾获得成功的诊疗思路或方案。因此可以说,学习中医有关经验是提高自身临床诊疗水平的捷径,同时深入挖掘、系统整理中医经验也是完善、发展中医学理论的必由之路。
 
经验思维为中医学的研究与发展提供了基本思路,也为中医学的学用带来了一定的便利,而经验性思维也构成了中医学的发展障碍,使其发展过程充满了艰辛与曲折,甚而付出惨痛代价。此类实例可谓比比皆是,如17世纪以前,医者基本上沿用《内经》《难经》的观点,把温病划为伤寒一类,一直比照伤寒的处理方法。这种误诊与误治,其实即是由经验性思维造成的。直到17世纪,此前提出异议的一些医家的观点才被重视,并逐渐形成了温病学的理法方药体系。
 
中医学发展史上有一个突出的现象,即由于学说师承不同而形成一个群体和派别,如根据研究方向或内容而划分的伤寒、易水、河间、温病、汇通学派,或根据认识观点或治疗方法而划分的寒凉、补土、滋阴、攻下、火神派等。其实这些学派都是先由经验持有人提出某种观点或学说,后被他人接受和推崇,进而形成了一个个群体。这些经验一部分经由学说而上升为理论,如伤寒学、温病学等,但更多的还是以学说的形式存在。此即说明,这些建立在经验之上的学说都还带有经验思维的缺陷。
 
综上所述,学用中医的理论与方法,经验思维是必要的,经验性思维则是应尽力避免的。也就是说,对中医经验应辩证看待,既应充分博采兼收、加以利用,又不能胶柱鼓瑟,为其所限,陷入经验性思维的“唯经验论”思维定式困境中。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树立起中医的理论思维,发挥辨证论治的优势,进而丰富、完善中医理论体系。(朱光)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