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诸病源候论》导引法不同呼吸形式对中脘皮温影响的实验研究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1-31
《诸病源候论》 是中医史上现存的首部专门叙 述疾病分类、 病因病机和证候的中医学典籍 [1 ] , 作 者巢元方为“太医博士” , 相当于现在的中医教授, 对汤药并非不精, 然而该书未载一药一方, 却直言 “其汤熨针石, 别有正方, 补养宣导, 今附于后” , 记 载导引术 280 余条, 可见其对导引情有独钟与自信。 导引即医学气功, 整理挖掘这些导引操作, 对于丰富 中医治疗方法、 完善中医气功学学科体系具有重要 价值。

气功是调身、 调息、 调心三调合一的身心锻炼技 能 [2 ] 。作为医学气功的导引, 同样具备这 3 个操作 要素, 即调身、 调心和调息。然而《诸病源候论》 导 引法 280 余条, 明确说明呼吸操作只占有 1/3, 根据 所有 280 余条的操作特点, 通常的操作应当是吸气 后的屏气操作 [3 ] 。本文以《诸病源候论》 导引法中 调理脾胃的一条导引操作为研究对象, 设计出四套 操作方式, 运用实验技术探索呼气或者吸气后屏息 所表现的皮温改变, 为 《诸病源候论》 导引法调息的 研究提供新的视角。

1 材料与方法

1. 1 研究对象

28 名在校大学生或研究生自愿报名入组, 身体健康, 男 13 名, 女 15 名, 年龄 18 ~24 岁。

1. 1. 1 纳入标准 年龄在 18 ~24 周岁的在校 大学生、 研究生; 身心健康, 无神经肌肉病损, 无不明 原因的麻木、 无力、 肢体活动障碍, 无精神疾患及其 他严重疾病; 自愿报名并有充足的时间参加培训及 实验。

1. 1. 2 排除标准 2 次培训未能全部参加者; 实验前30 min 内进餐或有明显饥饿感者; 实验测试 中未能按要求保持全过程闭眼及身体晃动者。

1. 2 仪器及软件

红外皮温采集系统使用瑞典 FLIR SYSTEMS 公 司生 产 的 SC620 型 红 外 热 像 仪,处 理 软 件 为 QuickReport。实验室环境恒温, 温度保持在( 25 ± 2) ℃, 湿度保持在( 40 ±10) %。

1. 3 方法 采用 “双向设计、 关联检测、 相互释义” [4 ] 的实 验研究模式。双向设计指在实验研究的方案设计 上, 同时设计内在操作和外部检测 2 个部分, 是主观 体验与客观检测相结合的内外双向设计方案; 关联 检测指在实验过程中, 同时、 同步进行主观体验指标 与客观仪器指标的检测; 相互释义指对实验结果的 意义采用内外相互说明的解释方法。

1. 3. 1 操作方法 本研究中的导引操作源自 《诸病源候论 · 宿食不消候》 , 原文如下 : “端坐伸腰, 举右手, 仰掌, 以左手承左胁, 以鼻内气, 自极七息, 所除胃寒, 食不变则愈” 。该导引中自极是吸气至 最舒适的状态操作, 通常 《诸病源候论》 导引法均有 “不息” 的操作 [3 ] , 即不吸不呼的状态。内气即为吸 气之义, 这里吸气后屏气操作根据上下文应伴随举 右手仰掌的过程。但为什么不是呼气呢? 此外, 本条导引中“承” 左胁下, 在本实验中按 照虎口向上标准执行。而右手仰掌上举, 是否需要 发力的问题, 本实验考虑了 2 种情况, 即用力和不用 力, 当然此处的 “用力” 或者 “不用力” 实际上属于调 心操作的内容, 运用具象思维 [5 ] , 即在操作过程中 确实有或者无手掌用力的体验。

基于以上操作分析, 本实验设计 4 种三调操作 方式, 主要集中于调息和调心。调身操作不变, 具体 要求是平坐于椅子上, 双足分开与肩同宽, 臀部置于 椅子前 1/3 处。伸腰含胸沉肩, 头正颈松。左手虎 口向上, 小鱼际贴于肋弓下缘。右手掌心向上, 拇指 与其他四指分开, 右手指尖指向左侧, 从平头顶处缓 慢上举。配合调息和调操作, 该条导引共有 4 种操 作方案, 具体操作如下。

操作一: 呼气后屏气上举, 手掌用力; 操作二: 吸 气后屏气上举, 手掌不用力; 操作三: 吸气后屏气上 举, 手掌用力; 操作四: 呼气后屏气上举, 手掌不用 力。

1. 3. 2 皮温测试 ( 1) 皮温测试程序: 按照时 间顺序包括 9 个状态: 安静状态一 3 min, 操作一保 持 40 s, 安静状态二 3 min, 操作二保持 40 s, 安静状 态三 3 min, 操作三保持 40 s, 安静状态四 3 min, 操 作四保持 40 s, 安静状态五 3 min; ( 2) 皮温测试方 法: 皮温测试以中脘穴为中心, 在显示屏上作直径为 一厘米的圆。实验过程中同步检测该部位皮温变 化。每 10 s 抓拍红外热像图谱, 供实验后的数据分 析。实验结束后, 受试填写具象思维操作评价。 1. 3. 3 统计学方法 ( 1) 数据提取: 使用软件 QuickReport, 在抓拍的红外热像图谱中提取该图的 穴点温度、 穴区最低温度、 穴区最高温度以及穴区均 温值。每个受试共计提取数据 4 ×10 6 组数据, 分别 代表 9 个状态, 用该状态下相应数值的平均值、 标准 差依次表示。28 名受试的 4 组操作与各自对应的 安静状态的均值和标准差分别进行统计学处理。 ( 2) 统计学方法: 运用 SPSS19. 0 统计软件, 对该组 受试的穴点温度、 穴区最低温度、 穴区最大温度、 穴 区温度极差平均值、 穴区均温进行独立样本 t 检验, P <0. 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受试的自我具象思维操作评价显示达到操作要 求, 对上述数据统计分析结果如下。

2. 1 均值比较

表 1 显示, 本实验中, 每个状态均用一组直接的 皮温数据标示, 在计算出每个受试 9 个状态的均值 后, 相较于安静状态, 该组受试操作状态均值比 P > 0. 05,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穴点温度平均值与穴区温度平均值是该部位温 度变化的最直接体现。数据分析显示, 这 2 项数据 操作状态与各自安静态比较, 皮温变化差异无统计 学意义。但仔细对照安静态与对应操作状态的皮温 变化可以发现, 无论是穴点处皮温均值还是穴区皮 温均值, 操作状态下通常会比安静状态下降 0. 1℃ 级别的温度。

穴区最低皮温、 同一时刻该穴区出现的最高皮 温与这 2 个皮温之间的差值( 极差) , 能够很直观反 映, 与安静状态比较操作过程的稳定程度。同样表 中所反映的数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是仔细 观察表 1 数据以及实验原始数据都明确反映了这样 的一种情况, 即与安静状态比较, 4 种操作状态均出 现了较为一致的变化倾向, 即最低温度较安静状态 平均升高 0. 3℃左右, 而最高温度则相反, 平均降低 0. 1℃左右。

表 2、 3 显示, 为更直观地反映出这种差异, 本实 验针对上述数据组作了二次处理。因为每个状态是 用 1 组数据来表示, 本文计算了每组数据的标准差, 作为统计观察量。

2. 2 标准差比较

本实验中, 每个状态均用 1 组直接的皮温数据 标示, 在此基础上计算出每个受试 9 个状态的标准 差后, 相较于安静状态, 该组受试操作状态标准差的 比较结果如下。

表 1 穴区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极差温度的均值比较

温 度 例数

用力 不用力

操作一( 呼屏)

操作三( 吸屏)

操作二( 吸屏) 操作四( 呼屏)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最低温度 28 33. 80 ±1. 07 33. 63 ±1. 47 33. 76 ±1. 10 33. 38 ±1. 68 33. 78 ±1. 14 33. 35 ±1. 89 33. 77 ±1. 09 33. 37 ±1. 69

最高温度 28 35. 05 ±0. 99 35. 21 ±0. 98 35. 08 ±1. 01 35. 20 ±0. 95 35. 03 ±1. 02 35. 18 ±0. 96 35. 09 ±1. 00 35. 17 ±0. 94

极差温度 28 1. 25 ±0. 27 1. 57 ±1. 07 1. 31 ±0. 43 1. 82 ±1. 52 1. 26 ±0. 33 1. 82 ±1. 59 1. 31 ±0. 36 1. 80 ±1. 59

表 2 穴点温度、 穴区温度的均值比较表

温 度 例数

用力 不用力

操作一( 呼屏)

操作三( 吸屏)

操作二( 吸屏) 操作四( 呼屏)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穴点温度 28 0. 09 ±0. 09 * 0. 05 ±0. 03 0. 07 ±0. 09 0. 09 ±0. 14 0. 04 ±0. 07 0. 13 ±0. 25 0. 06 ±0. 06 0. 07 ±0. 04

穴区温度 28 0. 05 ±0. 06 0. 05 ±0. 05 0. 04 ±0. 06 0. 10 ±0. 16 0. 04 ±0. 04 * 0. 08 ±0. 04 0. 04 ±0. 07 0. 07 ±0. 07

注: 与各自安静态比较:

* P <0. 05

表 2 显示, 操作一的穴点温度标准差的均值和

操作二的穴区温度标准差的均值, 与各自的安静态 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

此外, 操作三的穴区均温与操作二的穴点温度 标准差与安静态比较, 虽然 P 值大于 0. 05, 但是其 P 值同为 0. 07, 与 0. 05 非常接近。

标准差是该段时间数据波动稳定性的标志, 根 据具体数值其代表的数据特征可以认为, 操作一中 穴点温度不稳定性较安静态增强, 操作二和操作三 中穴区温度稳定性较安静态增强; 此外操作二中穴 点温度稳定性较安静态也是增强的。综上所述, 可 以认为操作二其稳定性最强。

表 3 穴区最低温度、 最高温度、 极差温度的均值比较

温 度

用力 不用力

操作一( 呼屏)

操作三( 吸屏)

操作二( 吸屏)

操作四( 呼屏)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操作 安静

最低温度 0. 07 ±0. 09 0. 19 ±0. 38 0. 06 ±0. 07 * 0. 35 ±0. 68 0. 05 ±0. 04 * 0. 22 ±0. 45 0. 06 ±0. 10 0. 30 ±0. 70

最高温度 0. 05 ±0. 06 0. 05 ±0. 03 0. 05 ±0. 05 * 0. 07 ±0. 04 0. 03 ±0. 04 * * 0. 08 ±0. 04 0. 05 ±0. 06 0. 07 ±0. 04

极差温度 0. 20 ±0. 38 0. 09 ±0. 08 0. 06 ±0. 08 * 0. 35 ±0. 65 0. 05 ±0. 04 * 0. 21 ±0. 43 0. 07 ±0. 07 0. 32 ±0. 69

注: 与各自安静态比较:

* P <0. 05, * * P <0. 01

表 3 显示, 有关穴区部位皮温极值的变化, 操作 二和操作三与各自安静态比较, 都表现出统计学的 差异( P <0. 05,P <0. 01) 。结合相应的数值, 同样 可以发现, 操作二和操作三极值的稳定性较安静态 相比较, 都得到具有统计学差异的提高, 其数值波动 幅度显著性降低。

3 讨论

根据上述实验结果可以推论, 该导引配合不同 呼吸, 可以伴有中脘穴周围不同的皮温变化。其中 操作二和操作三, 即吸气后屏气上举, 皮温变化的波 动幅度更小, 具有规律性,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呼 气后屏气上举操作, 其皮温变化未见到明显的规律 性特征。此外, 无论吸气后屏气上举还是呼气后屏 气上举, 皮温均出现平均温度降低、 最低温度升高、 最高温度降低的表现。

本实验是针对《诸病源候论》 中调理脾胃的一 条导引法操作而展开的研究, 实验结果证明呼吸对 于导引效果的不同差异倾向。孙艺军 [6 ] 等研究其 实也反映了这样一种特征。

本实验中用 1 组数据表征 1 个状态, 因而可以 找到更多的特征性变化, 文中主要采用均数和标准 差 2 个数据来标示各个状态的特征。均数反映的是 直接的结果特征, 而标准差则代表了人体对于皮温 的调整能力, 即温度变化的稳定性。

由于受试在实验前都没有经过系统的导引功法 训练, 虽然进行了具有中医气功特色的具象思维能 力培训, 保证受试们可以在实验过程中进行具象思 维, 但是具象思维强度相对不高, 最典型的表现即皮 温绝对值的变化量级为 0. 1℃。单就该量级的温度 变化而言, 无法确认是操作产生的效果。但由于本 实验记录过程的连续性, 可以观察到该变化的持续 性与规律性, 同时可以用标准差将其微小的变化加 以放大显现, 实验结果清晰地展现出这一特点, 在导 引操作过程中, 主要体现是皮温均值和最高温度的 降低以及最低温度更大的升高幅度。皮温绝对值虽 然降低, 但是其波动幅度也显著收窄, 表现为更为稳 定的皮温状态。

在本实验中, 根据导引法的治疗效果推测, 该条 导引重在调理脾胃功能, 应该具有“温阳” 的功效, 这也是本实验选择中脘穴作为皮温测试部位的原 因。根据中医理论, 中脘穴是胃的募穴, 是胃气直接输注于体表的部位, 能够直接反映出胃功能的变化 情况。假如本实验结论成立, 那么吸气“助阳” 功能 的最直接体现并非皮温绝对值的升高, 而是皮温波 动幅度的显著降低, 这从侧面说明, 导引操作过程中 的主观感受或许与客观变化之间并非是正相关。结 合本条导引法, 就是说皮温升高, 操作者的感受未必 是 “温” , 而操作者感觉 “温” , 皮温未必一定上升。 此外, 由于本实验主要测量的是中脘穴区的皮 温变化, 未顾及全身其他处的变化, 因而呼气出现非 规律性变化, 并不能说明呼气后屏气操作的不可行 性, 只能说明在本条导引治疗脾胃病上, 吸气后屏气 操作更合适而已。这与传统导引理论也是相符合 的。传统导引理论认为, 呼气有助于向外发力, 而本 条导引在于调理内在的脾胃。

参考文献:

[1] 乔文彪, 孙理.《诸病源候论》 版本流传考[J]. 时珍国医国药, 2007, 18 ( 11) : 2843- 2844.

[2] 刘天君. 中医气功学[M]. 北京: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12:2.

[3] 刘峰, 刘天君.《诸病源候论》 调息研究初探[J]. 上海中医药 大学学报, 2014, 28( 1) :20- 22.

[4] 刘天君. 双向设计关联检测相互释义—气功现代科学研究的 方法论探索[J]. 上海中医药杂志, 2007, 41( 7) :1- 2.

[5] 张海波, 刘天君. 具象思维的概念及其意义探讨[J]. 北京中 医药大学学报: 中医临床版, 2011, 18( 6) :43- 45.

[6] 孙艺军, 刘天君, 町好雄, 等. 不同频率下的停闭调息方式对 心率变异的影响[J]. 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4, 27( 4) : 86- 89.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