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学习中医需了解下《周易》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1-14
学习中医的人如果也懂《周易》,势必会将自己的医学知识与能力提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
 
医学知识的熟练掌握与临床实验的积累是医生的基本功
有了这些积淀,就算你不懂《周易》
也可能是一个不错的中医师了
但,也许就是不错而已
想再进一步就难了
因为真正的境界都是表现在思维层次上的
 
明代名医张景岳也如是说
 
● ● ●  
 
 张景岳
 
明代名医
 
学医不学易,必谓医学无难,为斯而已也,抑孰知目视者有所不见,耳听者有所不闻,终不免一曲之陋。
 
那么,《周易》的思维有什么好处呢
 
一个案例
我曾经接诊过一个男性病人,30多岁,主述腰酸痛一年多,没有其他明确的不适感。舌象是略淡,脉象两尺略为细。
 
从这个主述来看他的病情不复杂,肯定是肾虚。但是由于这个患者没有明显的寒热表现,所以基本上排除了肾阴虚和肾阳虚。那么剩下的不是肾气虚就是肾精虚了。
 
他病了一年多,以往也诊治过,大多都是用金匮肾气丸或济生肾气丸之类,只是用的时候把丸改成了汤。那假如这个人是肾精虚或者是肾气虚,这两个相近的方其实应该都有效果。但是为什么一直都没有效应呢?
 
 
再细问,他才说,他腰的酸痛经常是在早上5点到7点发作,时不时因为疼痛而醒。这时候我考虑,5点到7点是卯时,是阳气上升的时候,对应的是少阳的位置,少阳就是太阳在东方升起,见到半轮红日叫少阳,那么现在是肾的精气不足,在阳升的时候,当升而不升,气憋住了而腰痛。
 
当时考虑还考虑到另外一种可能,那就是寒湿在腰,为什么呢?因此湿性重着,湿性趋下,白天的湿性趋下是往脚里面走,但是晚上当一个人平躺,躺的时间久了,湿性趋下,就可能是趋到了腰部,因为腰部是最低位。但是问题这个病人,没有其他的湿象,舌苔也不腻。
 
所以我的判断还是以精气不够力,上升不了为主,所以以金匮肾气丸为底方,加了两味药:柴胡和葛根。开了七副,嘱咐他早上5点到6点吃药,结果下一周他来复诊时告诉我他仅仅吃了一剂,腰痛就好了。
 
后来他又因为其他问题来看病,他说腰痛一直都没犯过。
 
WHY
>>>为什么加柴胡和葛根<<<
 
意图是帮助他的阳升。但是升阳的药很多,为什么就选择这两味?
 
 1 
用柴胡的思路
这一点比较容易理解。在太极图之中,卯时、春天、少阳实际上都是在东方左边,格局是一样的。本草经书是这样讲的“柴胡秉仲春之气以生,兼得地之辛味,春气生而升”,所以柴胡的升在于升少阳,可以帮助郁而不生的肾气,在少阳的时候,借时机而升。
 
我让他早上5点到6点吃药,已经是吃药有一个时机,上面的推导,其实是常理的推导,已用了太极思维,就是《周易》的思维了。
 
其实我当时有另外一个就是稍深一点的想法,就是从腰脊其实从经络来讲,就两条经,一条经是经过肾的膀胱经,一条是经过中间的督脉。假如把督脉放到太极图怎么放呢?
 
督脉和任脉构成了一个圈,假如把督脉和任脉放在这个圈里面,督属阳,任属阴。太极图是左阳右阴,相当于是把督脉放到了左边,把任脉放到了右边。既然督在左边,在阳位,那么它就与春天、与卯时、与少阳,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同格局,类同则比,这是取象比类的基本原则或者内在逻辑。
 
前人虽然没有以柴胡升督这一说,但我想既然这格局相同,又怎么知道柴胡不能因此而升督呢,不妨试一试。
 
 
 2 
用葛根的思路
假如腰痛在骨头,那么就是属脊。正中就属督脉,但是他在脏属肾,从经络循行来看,膀胱经所过正是肾脏所在,而肾俞就是在膀胱经的对应穴位,而且肾与膀胱相表里,表里经互用是针灸的常法。
 
《本草崇原》这样说葛根:“藤引蔓延,从下而上也。”这说明什么呢?葛根的作用就是升膀胱之气,这个也可以帮助肾气的上达。
 
让他早上起来,5点到6点吃药,当然是借自然之气与人体之气,在卯时的时候的升势以助药势。
 
《周易》最讲究的就是顺势思维,所以升降法时,顺时服药在这里是一个方法,就好像我刚才讲的,叫他卯时吃药;而借药物所含的时象也是一个方法,比如说刚才的柴胡、葛根,就好像我们刚才讲的柴胡里面含的少阳的时象。
 
这个案例我在上《周易和中医学术》的课程或者是国家级继续教育项目的时候讲过,后来有听过课医师告诉我,说他也在临床碰到这样的病人,也用相近的方法取得了效果。这等于说这个案例不是一个个例,而是说这种思维是可仿效的。
 
 
HOW
>>>如何使自己的医学境界提高?<<<
 
孙一奎的结论是:“精于医者,必由通于《易》。术业有专攻,而理无二致也。”再进一步说:“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对于太医这两个字不要望文生义,不要误解为是古代太医院的太医,这里的太通大,太医就是大医,能称大医的一定是有大境界。
 
《周易》跟中医,它们的关注点有什么不同呢?就研究对象而言,《周易》关注的是天地之道,医学重视的是人身之理。两者是什么关系呢?是天人关系。
 
所以“不知易者,不足以言太医”是什么呢?就是易学要解决的正是智慧的问题,因为易学所揭示的是天地之道,是宇宙最一般的本质和规律,具有最广泛的普遍性,可以涵盖一切的领域;而医学所研究的仅是人的生理、病理这个特殊的领域。
 
我们都就知道,普遍规律可以包含特殊规律,大道自然可以包含医理,所以张景岳就有进一步的说法:“易之变化出乎天,医之运用由乎我。运一寻之木,转万斛之舟;拨一寸之机,发千钧之弩。” 
 
 
所以,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的,天人相应,医易相通,医易同源,就是因为他们都是建立在以阴阳变化为规律的自然整体观的基础上,哲学之道与医学科学之理,在这里就是交相贯通。
 
但是《周易》跟医学毕竟有所不同,他的差异主要呈现在阴阳变化的广度、深度跟层面上,所以又有了这么一句话,“虽阴阳已备于《内经》,而变化莫大乎《周易》。”
连孔子都说,“加我数年,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
 
那么我们做医生的,或者是对医学爱好者
可以自问一句了:假如我懂医,又同时懂易
效果又会怎么样呢?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