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对中医的兴趣 对推拿的探究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7-04
文学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正如诺奖得主、法国的勒克莱齐奥2013年11月23日在江苏泰州演讲《文学与人生》时所说:“通过文学,我们可以认识世界,不仅是自己生活的世界,也能认识别人的世界。文学此时就超越了国度,超越了时代,甚至超越了时空。”“茅盾文学奖”小说《推拿》无疑是一部优秀的作品。兴化籍作家毕飞宇用诗性的语言,为我们叙述了一群盲人推拿师的爱恨情仇、喜怒哀乐,引领着我们寻觅人性中不为人知的秘密,发现身处黑暗的心灵之光。当然,也会激起一些读者对中医的兴趣,对推拿的探究。
 
推拿定义
 
毕飞宇的小说《推拿》开篇“引言:定义”写到沙复明给“老板”推拿颈肩——“老板”满意地说:前天是在浴室做的,小丫头摸过来摸过去,摸得倒是不错,屁用也没有——还是你们瞎子按摩得好!沙复明认真地告诉“老板”:我们这个不叫按摩。我们这个叫推拿。不一样的。

推拿
 
沙复明不愿意将自己与按摩房的小姐混为一谈。沙复明的“不一样”,宣示的是尊严。他自己从事的推拿,是正道的事业,是正经的学问,是正宗的医术,而按摩不过是低俗的伎俩,是肤浅的手艺,是混饭的行当。
 
其实,推拿与按摩原本还真的就是一个东西。都源于人类生产劳动本能的自我防护。在损伤和病痛时,人们会不自觉地抚摸、拍打,随着经验的积累,而成为一门系统的中医外治法。
 
如果再深入考证一下,不难发现,按摩比推拿还要出名。如《黄帝内经素问·血气形志篇》:“形数惊恐,经络不通,病生于不仁,治之以按摩醪药。”中国第一部推拿专著、与《黄帝内经》同时问世的《黄帝歧伯按摩》十卷,也是以按摩冠名。此后,还称做按跷、乔摩、案杬、抑搔、折枝、扶形、摩挲等等。隋唐时期的太医院设有按摩专科,到了唐代,按摩十分繁荣,《新唐书百官志》中记载:“按摩博士1人,按摩师4人,并以九品以下,掌教导引之法以除疾,损伤折跌者正之。”明代(1601年)中国第一部小儿按摩专著《小儿按摩经》问世。
 
直到明代,“推拿”才开始流行,而逐步取代了“按摩”的说法。文献中“推拿”一词的出现,最早记载于明代儿科医家万全的著作《幼科发挥》,当时的《小儿推拿方脉活婴秘旨全书》《小儿推拿秘诀》等著作,都把按摩改称为推拿。明代钱汝明在《秘传推拿妙诀·序》中说:“推拿一道,古曰按摩,上世活婴赤以指代针之法也”。明确指出,推拿是“以指代针”的一种治法。
 
“推拿”从单纯的按和摩,手法不断丰富,适应症不断扩大,于是从“按摩”中蜕变,进而分道扬镳。因此,推拿可以说成是按摩的升级版。现今,正式的教育、医疗机构均以“推拿”命名,民间的保健、美容、休闲场所则以“按摩”命名。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的按摩实践就是推拿,而并未用中医理论武装的西洋按摩、印度按摩、泰式按摩就不能叫推拿。推拿重治疗,必须由医生来做,入职门槛高。而按摩偏放松,任何人只要经过一般的培训就可以为人按摩。
 
穴位正名
 
《推拿》提到不少穴位的名称,如第二章中,沙复明在他们学习中医经脉和穴位的时候,在王大夫他们还在摸索心腧、肺腧、肾腧、天中、尾中和足三里的时候,沙复明却通过他的老师,到医学院学习西医的解剖去了。就一口气讲到了“心腧、肺腧、肾腧、天中、尾中和足三里。”
 
心腧、肺腧、肾腧,都属于背俞穴,位置的高低与相应脏腑基本一致,规范的名称通常作心俞、肺俞、肾俞。《灵枢·九针十二原》:“所注为俞”。俞的意思是,在经脉流注方面好像水流逐渐汇集输注到更大的水渠一样。脏腑之气输注于背俞穴,脏腑有病时其相应背俞穴往往出现异常反应,如敏感、压痛、松软、硬结、凹陷、隆凸、变色、丘疹、瘀点、痒、热、凉及皮肤电阻降低、导电量增高等。
 
明代张景岳谓:“五脏居于腹中,其脉气俱出于背之足太阳经,是为五脏之俞”。观察背俞穴可帮助我们诊断疾病。如支气管炎、肺结核在肺俞上常有压痛存在;胃炎、胃溃疡在胃俞上可找到阳性反应点。心俞若有棱状结节,伴有显著压痛,多为上肢内侧疼痛、红肿或有心悸怔忡、心慌烦闷不安、口渴等症,若局部皮肤凹陷且压痛敏感,常有心胸烦乱,恍惚健忘、纳呆等症。肾俞见有条索状结节压痛敏感者,一般是阳痿、头晕、腰痛及耳鸣之征,有棱状结节明显痛感者,可有血尿、腰痛、浮肿,局部皮肤隆起有如卵圆形结节伴压痛者,是肾虚有热,耳鸣、头胀之征。据盖国才《穴位压痛辨病诊断法》(科学技术出版社1978年版)统计:肝病于肝俞穴压痛阳性率达95%;胆病于胆俞穴压痛阳性率达80%。
 
背俞穴还是冬病夏治三伏贴应用最多的穴位。选取这些穴位,能治疗相应脏腑的病变,以及与该脏腑相联络的五官病、肢体病。
 
古汉语中,腧(shù)、输(shū)、俞(shù)音义相通,并无分别。如明·马莳《黄帝内经灵枢注证发微》:“腧、输、俞三者,古通用。输者,以其脉气之转输也。俞者,从省。腧,从肉。”但中医行业内还是有约定俗成的不同含义,应用时各有所指。杨甲三主编《普通高等院校试用教材·腧穴学》指出,“腧穴”是指穴位统称;“输穴”是指井、荥、输、经、合中的第三个;“俞穴”是指脏腑之所输注于背部的穴位,即五脏俞和六腑俞的背俞穴。
 
至于天中穴,实为天宗穴之误。天,穴内气血运行的部位为天部也。宗,祖庙、宗仰、朝见之意。小说家可能是记录的盲人推拿师的口语。小说中称之为“痛穴”,这是恰如其分的。急性颈项疼痛是常见病、多发病,发病因素多为感受风寒、过于劳累,或睡眠姿势不当,经脉受阻,气血运行不畅,瘀阻不通而痛。颈部肌肉为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结合体,经脉循行多为手足太阳经,天宗穴为手太阳经腧穴,位于肩胛冈下窝,深层肌肉结构有斜方肌、冈下肌、大圆肌,支配神经依次有脊神经后支、副神经、肩胛神经等。在天宗穴容易找到压痛最明显点或条索样的筋结。按压天宗穴能渗透、宣散邪气,通调局部、太阳经脉气血,通则不痛。
 
尾中穴,为委中穴之误,位置在腘窝正中。委,整顿也,又委用也。碎触此穴,令人下肢委顿,立即跪倒。《灵枢》谓:“委而取之”。《经穴释义汇解》:“正当膝足委折之中,委曲而取之,故名委中。”《四总穴歌》谓:“肚腹三里留,腰背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其中“腰背委中求”的意思是说,如果有腰疼、背疼,就可以来按摩委中穴,功能疏通清热,消肿止痛。
 
小说《推拿》被改编成同名电影,除了原著中的以上穴位外,电影里还提到百会穴,但字幕上误作成“百汇”了。从字面上看,“会”与“汇”,意思差不多,如融会贯通,也作融汇贯通。细细琢磨,还是有所区别的:“会”,是心心相印,不可以貌合神离,比如“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再如“会心一笑”“心领神会”,都不能用“汇”替代之。
 
为什么叫做百会?因为它是百脉之宗,诸阳之会。道藏云:“天脑者,一身之宗,百神之会,故曰百会。”所谓天者,以其居人身之最上也;所谓百神者,有关全身之神识也。百会穴处人身巅顶,犹世界屋脊,至高正中,四围各穴罗布有序,大有百脉朝宗之势。
 
百会穴是“五心”(顶心、胸心、脐心、手心、足心)之一,为手足三阳、督脉、足厥阴肝经交会之处,即所谓“三阳五会”,可升、可降、可静、可动。具醒脑开窍、回阳固脱、息风安神、益气明目之功,为治疗神志病、风证、阳气虚损之要穴,临床上常用于治疗头痛、眩晕、失眠、焦虑、抑郁、面肌痉挛、胃下垂、子宫脱垂、尿失禁、痔疮、脱肛、神经衰弱、精神分裂症等病证。
 
国医大师裘沛然先生说过:“医学是小道,文化是大道,大道通,小道易通。”谚云:秀才学医,笼中捉鸡。这是形式,是技术层面而言。傅景华从本质上进一步指出:“中华医道就是生生之道。中医与中华文化之本皆属于大道。”中医成为国粹,是因为中医受到中华五千年文化的滋润,并成为中华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推拿》是属于涉及中医题材的小说。当代文化精英通过文学、艺术、影视形式对中医药文化的传播,无疑扩大了中医的影响力,对中医文化的普及和弘扬,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作为中医从业人员,更应当予以关注。(朱杰)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