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我对中医的思考《三国志·华佗传》有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3-24
近日,我阅读了《三国志·华佗传》,文章通过一系列故事,称赞了华佗精湛的医技。这些故事让我对中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也对中医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中医治病重视望闻问切
 
华佗作为一代名医,对患者病情判断,有“望而知之”,如“盐渎严昕与数人共候佗,适至,佗谓昕曰:‘君身中佳否?’……君有急病见于面,莫多饮酒。’坐毕归,行数里,昕卒头眩堕车……中宿死。” 有“问而知之”,如“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下利常先啼,日以羸困。问佗……佗与四物女宛丸,十日即除。”有“视脉”而“知之”,如“甘陵相夫人有娠六月,腹痛不安,佗视脉,曰:‘胎已死矣’”。
 
中医诊治疾病,当望、闻、问、切。《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脉而知之谓之巧”,《古今医统》言:“望闻问切四字,诚为医之纲领。”中医诊断要四诊合参,临证医生更多靠问诊和切脉诊断疾病,往往忽视了望诊和闻诊,然而望诊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一位高明的医生通过望诊能够了解患者的性格、病位、病性以及可能的发病趋势,从而对未病患者给出预防方案,对已病患者给出治疗策略。《三国志·华佗传》也提示医者应注重望诊在临床中的作用,当然也不可忽视其他诊法与之合参。
 
中医治病当以辨证为根本
 
“府吏儿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中医强调辨证治疗,有些症状虽然一样,但引起疾病的原因不同,所以治疗的方法也不一样。同为头痛身热,一个为外感表实证而见头痛身热,一个为阳明经证而见头痛身热,表现相同,但病因病机不同,证候不同所以治疗不同。xxmy.com
 
《素问·病能论篇》也记载了类似案例:“有病颈痈者,或石治之,或针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病异等者也。夫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之。夫气盛血聚者,宜石而泻之。此所谓同病异治也。”同是颈痈,有的用针灸治疗,有的用砭石治疗,治法虽然不同,但都能痊愈。其根本原因在于,病名虽同但病性不同,对于气血留止郁积所形成的痈肿,宜采用针刺的方法开泄其郁滞;对于邪气充盛血气结聚所形成的痈肿,宜采用砭石泄其血气。这就是所谓“同病异治”的道理。
 
掌握多种方法以提高疗效
 
华佗临证采用多种疗法,有内服法,如“东阳陈叔山小男二岁得疾……佗与四物女宛丸,十日即除。”有针灸,“太祖闻而召佗,佗常在左右。太祖苦头风……佗针鬲,随手而差。”有情志疗法,如“一郡守病,佗以为其人盛怒则差,乃……郡守果大怒,……守瞋恚既甚,吐黑血数升而愈。”等。这就提示我们,作为一名出色的医生,应该掌握多种技术,以追求更好的疗效。
 
当今许多临床医生治疗疾病或内服,或针灸,或外用,而多种疗法一起使用者较少,临床分科比较明显,内科大夫基本不采用针灸治疗,很大程度上限制了临床疗效。如治疗鼻炎,中医耳鼻喉科大夫多使用口服药加外用喷剂,很少加用针灸治疗,但是既往报道曾指出,针灸治疗鼻炎具有较好疗效。如果在内服、外用治疗基础上,加上针灸,疗效会更加明显。
 
中医发展应重视创新
 
华佗具有很好的创新思维,开展了原始创新,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自创麻沸散。令病人饮其自创的麻沸散,使其醉后无觉,再行刳割疗疾,后被尊为“外科鼻祖”。明代陈嘉谟《本草蒙荃》云:“魏有华佗,设立疮科”;二是创立五禽戏。五禽戏是华佗观察虎、鹿、熊、猿、鸟五种禽兽的特征动作而创立的一套医疗体操,使全身肌肉舒展,手脚轻便灵活,发汗除疾。
 
创新是当前的热点,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建设创新型国家,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重大战略决策。中医是中国的原创医学,屠呦呦奶奶获得诺贝尔奖更加提示我们应该加强中医药的研究,争取更多的创新性成果,中医将大有所为。同时,《三国志·华佗传》中的叙述也告诉我们创新应该有的放矢,不应为了创新而创新,应该致力于解决临床实际问题,致力于促进医学的进步,致力于服务人类健康。(王翔申)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