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经典与岭南温病一起书写传奇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5-09-30
将纯中药治疗糖尿病变为现实,运用岭南温病学理论,辨治“非典”创造了医务人员零感染、“非典”病患零死亡、零并发症的奇迹,运用桂枝芍药知母汤解除了很多类风湿关节炎病人的痛苦……
 
这些奇迹,由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国家重点学科书写,他们30多年来传承创新,以四大经典之伤寒、金匮、温病为研究对象,开创了中医发展的新契机。他们承古创新,继往开来,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
 
1 西医无策“金匮”来消痛
 
1988年,新婚燕尔的小杨正处于“妆罢低声问夫婿,画眉深浅入时无”的爱意缠绵时期,然而天不如人意,疾病悄然而至。新婚两个月未足,小杨发现每天晨起双手指关节僵硬、活动不利,渐渐出现双手腕、手指关节肿胀、疼痛,连每日的化妆画眉都无法完成。
 
尚未从新婚的喜悦中回过头来,小杨夫妇便开始了无尽的求医,奈何遍寻名医效果却不如人意,病情仍在缓慢地发展,从手发展到双踝、膝,从双手活动不利发展到行走不便。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小杨夫妇来到了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刚成立不久的综合病区。当时的综合病区是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全国首创“经典回归临床,科研医疗促教学”新模式下建立的,由金匮教研室和伤寒教研室共同管理。接诊小杨的是金匮教研室陈纪藩教授,根据小杨晨僵、对称性关节肿痛的症状,西医诊断为类风湿关节炎,属于疑难的慢性病,西医并无特殊的治疗方法。
 
面对这样的一个疑难病,金匮教研室的教授们迎难而上,陈纪藩、廖世煌、黄仰模三位教授讨论后认为小杨的病症属于中医的痹证范畴,与《金匮要略·历节病脉证并治》记载的“诸肢节疼痛,身体魁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蕴蕴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病机切合,一致认为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加减进行治疗。
 
经过治疗后,小杨的症状得到极大的改善,行走活动基本恢复了正常。通过中医药治疗,让一个西医束手无策的疑难病获得了显著的疗效,极大鼓舞了新建立不久的综合病区,通过临床疗效证实“经典回归临床”理念的正确性。经方治疗风湿病的显著疗效也如同明灯一样,为当时仍未确定专科发展方向的金匮学科指明了方向。陈纪藩、廖世煌、黄仰模三位教授认为经方治疗风湿病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因而确立以金匮要略理论指导治疗风湿病的临床和科研研究的学科方向。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基础学科带头人、伤寒教研室主任李赛美告诉记者,医疗的成功极大促进了经典的教学模式改革。据介绍,该校金匮要略专业1981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是首批硕士点,2002年所在中医临床基础学科被评定为教育部国家级重点学科。“经典回归临床”的教学模式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被专家认定为在全国中医院校中最具影响的特色项目。该学科在教学改革上同样硕果累累,与伤寒论教研室、温病教研室共同分享两次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并获得一次广东省教学成果一等奖、三次广东省教学成果二等奖。
 
以“陈纪藩名老中医工作室”为平台,培养了一批人才骨干,总结传承陈纪藩教授治痹的宝贵经验,探索形成中医经典师承教学模式。而今,林昌松、关彤、刘晓玲、陈光星、刘清平等一批中青年学者已在相关研究领域崭露头角。
 
与此同时,金匮要略学科在医疗、教学、科研各方面开始蓬勃发展,先后成功救治澳门的类风湿患者和韶关的强直性脊柱炎患者,这两例成功救治病例,当时被各大报刊报道,成为中医经典成功治疗疑难风湿病的一段佳话。在中医经典治疗风湿病的道路上不断地探索总结,金匮要略学科以“桂枝芍药知母汤”为主方,创制“通痹灵片”,方便慢性风湿病患者长期服药,同时保持稳定疗效。学科还在验方的道路做出积极探索,他们派出专人至广东省内、广西等地实地考察,经过反复实验室、临床试验,研制了以南蛇藤为主药不同配伍的中药验方和制剂“通痹合剂”,形成了通痹系列方剂和制剂。
 
“通痹灵片”“通痹合剂”沿用至今,成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处方量最大的院内制剂之一,获得广大医生和患者一致肯定。南蛇藤为主药不同配伍的中药验方和制剂于2008年获得国家专利。随着临床工作不断积淀,病人群体飞速增长,综合病区已不能满足病床的需求,2009年,金匮要略学科从综合病区独立,建立风湿病科。目前风湿病科开放床位达61张,为省内开放床位数最多。年均出院人数达2000余人次,病人70%来自区域外,约2%来自国外。并连续4届成为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风湿专业委员会主委单位。
 
在“经典回归临床”的学科建设模式下,医疗、教学、科研相互促进,形成良好互动。学科围绕以“中医经典理论指导风湿病诊疗体系构建”“昆明山海棠不同配伍减毒增效的研究”“类风湿关节炎肾虚发病机制”三大科研主线展开科学研究,至今金匮要略学科获得国家级课题立项8项,其中重点项目一项;省厅级课题立项15项;发表论文300余篇。2006年陈纪藩教授主持的“中医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作用环节和机理研究”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奖励二等奖;2010年陈纪藩教授主持“经方现代应用的临床与基础研究”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金匮要略学科从没有病房到有病房,再到有独立病房,坚持“经典回归临床”模式30年,医疗、教学、科研均获得长足发展。作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广东省精品资源共享课、研究生示范课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广东省中医药局风湿病临床重点专科,金匮要略学科进入全面发展时期,医、教、研水平进入省内领先、国内先进行列。
 
2 “非典”三个零奇迹
 
温病是外感疾病中具有温热性质的一类疾病,历代医家都很重视温病的地域特点。岭南独特的气候、地理环境及人的体质类型使岭南温病的发病、病机及证治都具有与其他地区不同的特点。
 
12年前,“非典”来袭广州,且初期西医对该病的病因尚不明确。正月初九这天,中医著名温病学专家刘仕昌教授接到上级有关部门邀请参加了这种“怪病”的会诊。当时已89岁的老人家,不顾未痊愈的脚伤,连看了多名“非典”病人,他敏锐地判断为岭南“风温夹湿”之病证,并运用“疏风清热化湿”法,制定出中医药辨治“非典”处方,这是当时最早提出的中医防治“非典”方案。
 
实践证明,中医药在岭南地区抗击“非典”斗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运用岭南温病学理论辨治“非典”的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就创造了医务人员零感染、“非典”病患零死亡、零并发症的奇迹;温病教研室彭胜权、钟嘉熙、史志云、沈强、吴智兵等老师应邀参与省内多家医院中医会诊,为广东省有效控制疫情做出了贡献。为此,教研室获得省、市抗击“非典”“嘉奖集体”和“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刘老成为全国“最老的抗非功臣”。
 
只有扎实地传承,不断创新,中医人才有能力迎接时代的挑战。自上世纪80年代,以刘仕昌、彭胜权名老中医为代表的温病学学者们逐步建成以医疗、教学、科研一体化协同发展模式,围绕岭南温病理论展开系列研究。目前已主持各级课题114项,其中国家级10项、省级32 项。获省部级以上教学与科研成果7项。主编温病学全国行业规划教材4版,出版专著28部,发表论文400余篇,获荣誉称号70余项。
 
2001年,该校所属的“中医疑难病证实验室”成为省教育厅重点实验室,2002年温病学作为“中医临床基础学科”的组成部分晋升为国家级重点学科,2012年温病学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所属临床专科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专科。学科在全国同行中处于领先地位。
 
经过刘仕昌、彭胜权、林培政、钟嘉熙、吴智兵等一代代温病研究者,围绕岭南温病理论渊源、治法方药开展理论梳理、临床循证、机理阐释、方药研究及开发等系列研究,使岭南温病学在全国温病学界独树一帜,在应对如“非典”、禽流感、登革热等多次突发重大传染性疾病中彰显独特魅力,并逐步向杂病方面拓展。
 
专家们认为,岭南温病常见风温、暑温、湿温等,证候中以风温兼湿、暑温兼湿浊等的发病率最高,并不完全按四季变化发病。且岭南地区人群多具阴虚、湿热、气虚等体质。岭南医学温病辨治需重视清热解毒、顾护津气,岭南医家善用甘凉甘寒清热、芳香化湿和益气养阴法,在用药上喜用花、叶类药物和岭南草药。
 
近年来围绕岭南“伏气温病”及多兼挟的特点,专家们正逐步实现温病学理论在内科疾病中的拓展应用和深入研究。如从“邪伏阴分,热自阴来”入手辨治自身免疫性疾病,首创“伏气”理论指导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认为其发病机理是先有正气内虚,如遗传、免疫、內分泌因素等,导致邪气内伏,再由外邪,如病毒感染、日光、饮食不当、进食易致敏物质等引动所致,运用滋阴透邪法中西结合治疗系统性红斑狼疮取得良好效果,研制药物苓丹片获得患者好评;从“肾虚邪伏”角度辨治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深入研究乙肝易感性、病毒变异等与自身免疫关系,阐释慢乙肝患者湿热、瘀热、阴虚、肾虚等证候特征和肝脏病理演变相关性。围绕岭南温病多“痰湿”“瘀热”等兼挟证特点及温病伏邪理论,进一步研究温病理法方药防治动脉粥样硬化及中风、多发性硬化、脑炎、痫病等病证机理,将温病理论拓展应用于中医内科疾病。林兴栋、沈强、刘亚敏、于征淼、杨德福、葛文华、刘叶等一批中青年温病学者正在茁壮成长。
 
从温病学科分化而来的热带病研究所在李国桥、符林春、宋健平教授等的带领下,以疟疾、艾滋病等重大传染病为主要研究对象,取得了丰硕成果。为了深入研究恶性疟疾的发热规律,李国桥不顾同事们的极力反对,冒着生命危险,将带有恶性疟原虫的病人血液注入自己体内。如今,无论世界卫生组织编著的《疟疾学》,还是英国牛津大学的医学教科书,仍记录着当年李国桥他们的亲身实验数据和研究结论。青蒿素是医学史上的重大发现,每年在全世界,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挽救了数以百万计的疟疾患者。
 
历经纷繁志不改,洗尽铅华从头迈。广州中医药大学温病学人,将秉承前辈们言讷行敏的治学风格,坚持岭南温病研究方向,以既往的成绩鞭策自己脚踏实地继续前行。
 
3 纯中医治疗糖尿病不再是传说
 
“我现在可以自信地告诉大家,纯中医治疗糖尿病,疗效令人信服!不但见效快而且明显,且无不良反应,客观指标同步改善。”李赛美时常在公开讲座上如是说。
 
李赛美告诉记者,该校朱章志教授用中医辨证论治的方法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运用六经辨证体系及经方治疗糖尿病独树一帜,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辨证论治方案,经方使用率达到了70%。
 
值得一提的是,他们研制了“降糖三黄片”系列制剂,如降糖三黄片1、2号,知麦降糖片、芪桃片、三黄糖肾安片,均被广东省药品管理局批准使用,疗效显著。朱章志也成为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十一五”“十二五”内分泌专科协作组牵头单位负责人。
 
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绩,李赛美说,来自于伤寒教研室几代人的学术努力。1956年广州中医药大学建校始,即开设了《伤寒论选读》课程;1979年,伤寒论教研室成立,何志雄教授为首任主任,对伤寒论研究造诣颇深,奠定了伤寒教研室的学术发展基础。对《伤寒论》六经实质的研究,自古被百家所争鸣,而何志雄认为伤寒六经是以阴阳五行学说、脏腑经络气血学说为指导,对人体功能活动所做的一种概括,是认识外感疾病的需要,这些功能,以脏腑为主,旁及经络,他提出了太阳之气是对人体卫外功能的概括。全国中医院校的伤寒大家一致认为何志雄的观点达到了国内先进学术水平。
 
1983年熊曼琪教授继任主任,倡导中医经典回归临床,首创“经典回归临床,医教研同步发展”的教学新模式,在全国率先开设临床基地-仲景学说病区。他以敏锐的眼光选定糖尿病为主要研究方向,大力开展经方治疗糖尿病及其并发症临床与实验研究,在全国伤寒学界产生了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在临床实践中,熊曼琪观察到有很多2型糖尿病患者,以气阴两虚、瘀热互结为病机,于是在桃核承气汤的基础上加上麦冬、玄参、生地黄、黄芪等药,创制了加味桃核承气汤,制成降糖三黄片,日后,李赛美在纯中药治疗糖尿病的过程中,必用的中成药就有降糖三黄片。
 
熊曼琪的学术思想,影响了伤寒教研室的发展。他的弟子有朱章志、刘敏、李赛美等,蔡文就、彭万年、万晓刚等教授均与她有师徒之谊。弟子们成为伤寒论及中医、中西医结合内分泌学术界佼佼者。
 
全国首批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千百十”省级骨干李赛美教授在继承和总结前辈经验的基础上,提出纯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学术观点。她认为:糖高不离火,降糖不远寒;本在正虚损,扶正重脾肾;兼证多郁滞,气血贵流通。用药上不离消、开、补、通、化五途,并配合团队的研究成果——降糖三黄片,获得确凿临床疗效。
 
朱章志强调“扶正祛邪”在内分泌疾病治疗作用,善用“阴阳六经辨证”指导临床,采用“温脏散寒、祛寒制水、化湿祛瘀、行气通腑、通阳化气、潜阳敛汗”诸法,疗效显著。刘敏认为“饮食无节、起居无常、悲忿怨忧”为致病三大因素,均会损耗阳气,主张“化寒湿以促阳气生、畅气机以使阳气布”,强调“固先天以却病,补后天以延年”。蔡文就认为现代疾病多与肝、脾、肾相关,临床强调疏肝、健脾、补肾兼以祛邪,用药崇尚平和轻灵。万晓刚组方简练平稳,重视中西医诊治方法的综合运用。相关学术也传承给了科室第三代人,如吴浩祥、罗广波、刘树林、王保华、方剑锋、黄开颜、徐笋晶等。
 
1997年李赛美接任教研室主任,2011年朱章志接任内分泌科主任,学科更是取得长足发展。
 
在学科建设上,李赛美大力改革教学方法,一方面,充分利用多媒体及病区临床教学资源,率先创建经典临床案例库,提高了教学效果及经典的影响力、说服力,激发了学生学经典、做临床的满腔热情,增强了大家对学中医、做中医的自信心。另一方面,她担任国家“十五”至“十三五”规划教材主编,她也是第一、二届研究生规划教材《伤寒论理论与实践》、“十二五”住院医师规培教材《中医临床经典概要》案例版、网络版、图表版、动漫版、视频版主编,高级中医药丛书《伤寒论》副主编。
 
目前,广东中医药大学伤寒论学科已经是国家级重点学科、国家级重点专科, 两次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2010年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也是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优势学科伤寒论临床基地,创立的“经典回归临床,教医研同步发展”教学模式,对促进中医教学改革、学科发展和人才培养产生了重要而深远影响。
 
广州中医药大学伤寒学科,一步一脚印,理论与临床结合、经典与现代结合、继承与创新结合、教学与服务结合、课程与体系结合,不断为中医人才培养做出新贡献。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