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刘志龙执简驭繁诊病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5-08-02
《难经》云:“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可见,四诊中任何一诊,只要掌握具体的方法,皆可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
 
笔者在跟随广东省名中医刘志龙教授门诊时发现,常常学生还在对患者进行问诊,而刘志龙教授的方子已经出来了。他说:“有时候,病人一伸舌头,我就知道开什么方;有时候,我一把脉,就知道什么方。无它,熟能生巧罢了。”兹简述刘志龙教授临床执简驭繁诊病之法,希望对大家临床有所裨益。
 
舌辨寒热
 
心开窍于舌,舌为脾之外候,不仅如此,在中医整体观的指导下,舌体与脏腑经络相连,舌络与脏腑气血相通,舌苔乃胃气所熏蒸,金津、玉液上承于舌,故而内脏功能及其病理变化首先反映于舌,舌的形、色、质和动态变化也随体内气血精津的盛衰、病位的深浅和病性的寒热虚实而变化。
 
舌诊有舌苔和舌质之分,多数医家重舌苔不重舌质,刘志龙教授指出,舌诊是非常重要的一个诊疗参考指征,其中,舌苔易有假象,而舌质则不易有假象,最能反映机体的本质。
 
舌分寒热是一个简单易学的中医诊断法门,正常舌像舌苔荣润,柔软灵活,活动自如,大小适中,舌质淡红,舌苔薄白均匀,干湿适中。
 
若舌质较正常人的淡红色浅淡,甚至全无血色者,为淡白舌,此以寒为主,处方用药宜偏温补为主。
 
若舌质较淡红色为深,甚至呈鲜红色者,为红舌,此以热为主,宜偏清热为主。
 
若舌质较红舌更深者,为绛舌,此亦以热为主,但若伴有红点或者芒刺,则为热入营血,不但需要清热,还需清营凉血。若伴有少苔或无苔甚至有裂纹者,则宜以养阴清热为主。
 
此外,临床还可见紫舌,若淡紫或青紫湿润者,多为寒夹瘀,宜温阳散寒活血化瘀为主;若绛紫而干枯少津者,多为热伤津,宜清热生津为主。
 
脉定虚实
 
脉学在中医学是一门独特的学问。脉学之难,众所周知,正所谓“脉候幽微,苦其难别,意之所解,口莫能宣”,故云“胸中了了,指下难明”。
 
然而,真正对脉学有造诣者,不但是“胸中了了”,指下也应当是“了了”的。笔者常在跟诊刘志龙教授时听他对患者说:“你有子宫肌瘤”“你有胃溃疡”等,患者皆点头称是。
 
其实,刘志龙教授并未切脉神秘化,而是在门诊时除把脉用来断病以外,还常据脉来定疾病之虚实:“脉有力为实,无力为虚,有力可攻,无力可补,治疗大法凭有力与否而定,处方用药则不易出错”。
 
问分表里
 
《伤寒论》太阳病篇条文占了大半,仲景对于表证的重视可见一斑。
 
刘志龙教授临床治病以六经辨证结合脏腑辨证为主,故而对于表里的区分非常重视。他常说:“有一分恶寒,便有一分表证;有一分便溏,便有一分里证;有一分口苦,便有一分半表半里证。”
 
刘志龙教授指出:“太阳病和少阴病在表,一般使用解表法。其中,表实证宜开泄腠理,发汗散寒;表虚证宜调和营卫,解肌祛风;表阴证宜温阳解表。阳明病和太阴病在里,或用下法,或用温中散寒法。而邪入少阳或厥阴,枢机不利,胆火上炎,即为半表半里证,其治法则以和解为主。”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