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治未病”是对潜在的、可能危及生命与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治疗端口前移,是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性治疗与饮食、生活方式的全面辅导,以达到延缓发生或控制相关疾病的目的,是一种医疗行为。
•目前中医“治未病”缺少临床专家的深度参与,是影响治未病学科发展的潜在危机。建议国家从制定“上工治未病”规范与临床指南的角度,组织各专科领域的顶级专家有序地开展“治未病”学科的系统构建。
“治未病”是两千年前《黄帝内经》提出的概念。随着疾病谱的不断变化对医学提出新的挑战,使人们重新对医学的目的进行审视:医学的目的不仅是治病,更重要的是不让人们得病。“治未病”的理念再次引起人们关注,并已经出现了遍地开花的势头。健康管理、足底按摩、理疗按摩等等,一夜之间都变身为“治未病”。
那么,什么是“治未病”?“治未病”是“上工治未病”的简称。古代的“上工”是现代专家的代名词,而且古代对上工的要求更苛刻,上工是相对于中工、下工而言。说明医生的培养顺序是由下工,进而中工,最后上工的进步过程。因此,“上工治未病”应该是医疗行为。对于这个问题,由于西方对从事医疗有严格的行业管理和法律规定,因此,存在问题有限。而中国由于行业管理的缺失与法制意识的淡漠,加上国家对治未病没有明确的定义,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游戏来进行宣传,淡化了治未病的医学性质。
中国文化注重养生与保健,这是中国文化的特点。道家文化尤其对养生有深入的研究。《黄帝内经》曰:“正气内存,邪不可干”;“精神内守,病安从来。”这些都为疾病的预防提供了很好的研究思路。而在此基础上派生的养生保健系统,在理论上与中医有密不可分的同源性,为医学与保健养生的严格区分,带来一定的困难。但二者之间的服务对象与对专业的要求有截然的差别,必须彻底分离,才能使各自的行业健康发展。
“治未病”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有人把亚健康与“治未病”对应起来。其实,亚健康是近年来西方医学提出的一个模糊的、并没有明确指向与定义的空泛概念。它起源于西方的药品文化,通过补充维生素、钙片、鱼油等物质对所谓的营养失衡进行调节。而中医“治未病”是对潜在的、可能危及生命与健康的重大疾病的治疗端口前移,是对重大疾病的预防性治疗与饮食、生活方式的全面辅导,以达到延缓发生或控制相关疾病的目的。其治疗目的清晰、方向判断准确、有专科医师参与指导,是事前进行整体评估,事后进行系统评价的系统工程,也是“治未病”医师组织实施的系统性治疗与研究工作。
中国养生文化强调“药补不如食补,食补不如练武”等生活方式的调整,是劝告人们自我选择一种良好的生活方式与生活态度。保健是对一些小的伤痛,可以采用许多有效的、非药物疗法进行调理。但养生保健并不属于医疗行为,必须对从业人员进行严格的行业培训与教育,避免违法事件的发生,给服务对象带来超范围执业的伤害。
笔者关注“治未病”工作多年,认为中医“治未病”是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需要进行系统的整理与整体的设计。然而遗憾的是缺乏清晰的思路与学科发展的规划。
医学是为了治疗与预防疾病建立的系统。随着20世纪末期老年病、慢性病的急剧增多,推动了老年医学与康复医学的构建,形成了新的医学分类系统。第一医学:预防医学;第二医学:临床医学;第三医学:康复医学。中医如果严格地根据新的医学分类系统分类,也应当是:中医的第一医学:中医预防医学;中医的第二医学:中医临床医学;中医的第三医学:中医康复医学。
目前中医“治未病”缺少临床专家的深度参与,是影响治未病学科发展的潜在危机。临床专家多忙于门诊与病房的工作,很少能静心思考与研究各专科领域的疾病预防问题,造成“治未病”学术领域的人才缺乏。
建议国家从制定“上工治未病”规范与临床指南的角度,组织各专科领域的顶级专家有序地开展“治未病”学科的系统构建。行有行规,国有国法。只有在严密的行业规则指导下,才能保证一门学科的健康发展。同时也为从事养生保健的人员留下清晰的生存空间。 (作者系中国针灸学会腹针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