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编辑《任应秋医学全集》有感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5-05-25
    任应秋先生是业内公认的中医学大家,文、史、哲、医集于一身,学识之渊博,在业界享有盛誉;中医理论造诣之深厚,令人仰慕。任先生学贯中西,在1949年以前便已经誉满中华;是跨越现当代两个历史阶段的最具代表性的伟大医家,且是连接中医传统与现代的“桥梁人物”。著名中医大师、伤寒学家刘渡舟先生,在对其弟子、家人谈论任应秋先生时,尊任先生为“中医泰斗”。
 
    由中国中医药出版社出版的《任应秋医学全集》,是任应秋先生的首部全集,从立项到搜求旧作、遗稿,辑录整理,立意高远,工作深入,受到了当代多位中医领军人物和官方机构的重视。中国科学院院士王永炎作序称其是“中医学术界的一面旗帜”。《全集》在具体执行方面,是任应秋的弟子和女儿共同根据先生生前出版的图书、遗留的手稿、讲课录音等,历时逾八年,辛苦编辑而成;全书共12卷,700余万字。全面而系统地展现了任应秋先生的学术思想、治学方法和学术成果。
 
    启动中医全面系统化工作
 
    任应秋最伟大成就之一是开创学科,启动中医全面系统化工作。先生通过创建中医各家学说,首次使中医学站在了完整学术系统的高度来考量自身。任先生能够做出这一历史性的伟大工作,无疑是二十世纪东西文化猛烈碰撞的结果。中医若非受到西医(科学医学)的刺激和打击,中医学者若非借鉴现代医学的学术体系,绝无可能生发这样的视角,当然也无可能开展这样的立意于统一并完善整个中医学术体系的工作。所以,任应秋先生这一创举,也可以说“是其人,当其时”;一方面固然是先生自己的学术思考和选择,另一面则是中医学的历史必然。
 
    《任应秋医学全集》编委组,深刻领会任先生的高远立意,将其学术思路贯彻于《全集》的编辑工作中,尽力从其文献著作的编排上体现出来。任应秋先生对中医各家学说的研究,是中医建立统一体系的关键一步。这个学科的建立,在中医从“学说杂会”向“体系统一”的升华中具有里程碑的意义。任应秋先生一手创建这一学科,并为其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任先生所以堪当“宗师”在于此。正如《全集》前言所说,中医各家学说创建的意义在于:“第一次从学术思想发展史的视角,对中医学文献进行了历史性的梳理;七大学术流派的归纳和总结,是在中医学知识的海洋中修筑起一道指路的航标。”
 
    《任应秋医学全集》编委组,深刻领会任先生的高远立意,将其学术思路贯彻于《全集》的编辑工作中,尽力从其文献著作的编排上体现出来。
 
    阐扬经典之学
 
    任应秋先生研究和讲授经典,皆受领于他在学术思想上的一个总的纲领——意在贯通中医学成为一个完整系统的结构。“经典理论”跟“各家学说”相辅相成,各家学说乃横纬,经典理论即纵经,经纬交织,任应秋先生以此编制着他的中医学纲。
 
    任先生治学祖述《内经》,而最重仲景。从学习和运用“经方”开始,直到亲自主持和创办了“中华中医药学会仲景学说专业委员会”,可以说,对仲景学术的研究贯穿了他整个的治学生涯。其中最值得我们继承的,是先生治仲景学术的方法。《全集》的卷三、卷四收录了先生关于“仲景学术研究”的三本书《伤寒论语译》《金匮要略语译》《伤寒论类诠》,从中不难看出,早在20世纪50年代初,先生就有了系统的、联系的、整合的思维方法,他将这些方法应用到对仲景学说的研习之中,这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不仅曾为现代《伤寒学》《金匮要略讲义》等教材的编写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而且至今仍极具鲜活的启迪意义。
 
    中医教育大师
 
    任应秋先生四十余载念念于兹,视乎中医学校教育为中医学发展的不二利器,为此不惜热血直言。或者有人不屑中医学校教育,即使今日亦颇有人议论学校教育不适合中医。担任应秋先生重视中医的学校教育并且奋力推行,始终不易其志。
 
    早在1937年先生就已经有公开的文章,在应对“教育部不准中医学校立案”事件中,几度执笔倡言,言道:“‘猜猜行’的国医,一辈子在黑巷子中摸索,而永无走上光明坦道之一日者,即国医没有教育之故耳……中国医学未纳于教育,所以愈趋愈下,西人医学出发于教育,所以愈趋愈高。”
 
    通观任先生有关中医教育的文章,从发表于1937年的《教育部不准中医学校立案是何道理?》到1981年的《应当重视中医理论》《<北京中医学院首届中医专业研究生论文汇编>序》,可知先生对于中医之学校教育,是站在很高的角度来看待和推行的。师带徒,固然有助于弟子深刻理解师傅的学问和技巧,但是它的弊端却也非一般的深刻和顽固。个中阐说,散见于任先生四十多年间发表的数十篇文章当中,有驳论“否定中医学校教育”的文章,更大量的则是建言如何开展中医学校教育的论文,其中就包括由先生执笔的震动杏林的“五老上书”。
 
    笔者在承担《任应秋医学全集》责任编辑的工作中,深切地感受到任应秋先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专业知识的孜孜追求,作为中医后学者,继承先生的治学精神,传承中医,应是我们不懈的追求。

    鸿宾来无意,应秋去有声。
 
    杏林多厚暖,人世几薄凉。
 
    晋唐宋元清民后,不足五行非阴阳。
 
    长沙太守书经律,江津学生划纬行。
 
    此心堪比豨莶草,辛苦小毒岂短长。
 
    一宗一门皆公益,两代两地未更张。
 
    各家启源内经解,五行运气伤寒方。
 
    既当曲剂生黎庶,何惧直言罪庙堂。
 
    控制利用是非起,抑纵谤誉功过忙。
 
    君志不为权谋计,升降出入亦中伤。
 
    七旬四叹别朋弟,万世一宗话文章。
 
    (注:任老有四叹:一叹学问不继,二叹人才匮乏,三叹蹉跎岁月,四叹不叹之叹。)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