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疑难问题切磋 进一步学习认识经方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5-05-08
    拙作《读懂伤寒论》出版后,受到国内外同仁关注,同时,有不少同仁提出宝贵意见,其中不乏有关疑难问题的切磋者,促使笔者进一步学习认识经方。
 
    2014年9月14日,笔者收到一条短信,对《伤寒论》第326条解读“表阴证可从汗从表解,里阴证可从吐下解,邪有直接出路”(《读懂伤寒论》第245页)提出质疑:“里阴证属太阴病,太阴病的治法是‘当温之’,宜服四逆辈,能用吐下法吗?”笔者答曰:“吐下用于里阳证,不能用于里阴证。”
 
    回答完后,笔者思维矛盾顿起,为什么做出自相矛盾的回答呢?经反复思考,笔者认为,显然是因为自己对太阴病的治则仍认识不清所致。于是,笔者重新仔细研读仲景书,并反复揣摩胡希恕先生有关论述,同时结合临床,对太阴病治则进行了再认识,兹与同道汇报、分享如下。
 
    胡希恕论经方辨证论治实质
 
    要明了太阴病的治则,首先要了解经方辨证论治的实质。
 
    胡希恕先生提出:“患病机体之所以有六经八纲一般的规律反应,主要原因不是来自疾病的外在刺激,而是来自机体抗病的内在作用……屡有未治即愈的病,都不外是机体抗病斗争胜利的结果,不过往往由于自然良能的有限,机体虽不断斗争而疾病竞不得解,于是则机体与疾病交争的形式亦随时地反映出来:中医所谓表证者,即机体欲借发汗的机转,自体表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中医所谓为里证者,即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中医所谓半表半里证者,即机体欲借诸脏器的协力作用,自呼吸、大小便、出汗等方面以解除疾病而尚未得解除的形象。此为限于机体的自然结构,而势所必然地对病斗争的固定方式,以是则表、里、半表半里便规定了凡病不逾的病位反应。若机体的机能亢进,则就有阳性的一类证候反映于病位;若机体的机能沉衰,则就有阴性的一类证候反映于病位。一句话,疾病刺激于机体,机体即应之以斗争,疾病不解,斗争不已。疾病的种类虽殊,而机体斗争的形式无异,此所以有六经八纲的一般地规律反应。由于以上的说明,则中医辨证施治,正是适应机体抗病机制的原因的疗法。“(参见《胡希恕讲伤寒杂病论》第28页)
 
    胡希恕先生论述简括为一句话来说,即经方辨证论治的实质,是顺应人体抗病机制的原因疗法。人体抗邪外出,由于病位的不同而出路不同,因此治法也不同:病在表用汗法,病在里用吐下法,病在半表半里用和法。
 
    经方治病,以祛邪从病位而论,病位在里时,邪有直接出路,故适应于吐下。此治则适用于里阳明病,大家已深信不疑。那么,为什么有人提出里阴证太阴病不能用吐下法呢?为什么自己不坚信太阴治用吐下?原因有三:
 
    其一,对太阴病治则,只注意到“当温之”,即温之是温补,温补可愈病,而未重视邪的出路。后世注家多认为《伤寒论》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即是太阴病的治则,这无疑是正确的,但是忽略了病邪的出路。因此,在泛论太阴病的治则时,往往强调温补,而吐下是阳明病常用之法,太阴病提纲又有“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警句,因而渐渐形成太阴禁吐下的印象。
 
    其二,未全面理解太阴病提纲:《伤寒论》第273条:“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鞕”。胡希恕注:“太阴病,即里阴证,它经常以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等一系列症状反映出来,故凡病若见此一系列症状者,即可确断是太阴病,依治太阴病的方法治之,便不会错误。太阴病的腹满属虚满,慎勿误为阳明病的实满而下之;若误下之,则必致胸下结鞕之变。”胡老特别强调,这里的腹满不是阳明病的实满,故慎勿误为阳明的实满而下之。
 
    需要注意的是,太阴病提纲有“腹满而吐”,是邪在里的虚寒证,治法即第277条:“自利不渴者,属太阴,以其脏有寒故也,当温之,宜服四逆辈”,即治疗原则是用温,即温中祛里寒。里寒邪气从何处被驱除?这就是胡希恕先生提出的“中医所谓为里证者,即机体欲借排便或涌吐的机转,自消化管道以解除疾病而当未得解除的形象”,是说“当温之”,即含有通过温中使正气旺,驱邪从下排出,或从上排出(涌吐)。
 
    其三,经方原有许多用温药吐下治疗太阴病的方证,如走马汤、三物备急丸等,王叔和整理时大多置于《金匮要略》,同时又强调《伤寒论》用六经辨证,而《金匮要略》用脏腑经络辨证,于是使后世读者看不到治太阴病用温药吐下的方证,亦是造成误认为太阴病不用吐下的重要原因之一。
 
    仲景书有关太阴病方证
 
    仲景书中有不少有关太阴病的论述和方证的记载,今例举如下:
 
    桔梗白散方证
 
    《伤寒论》第141条:“寒实结胸,无热证者,与三物小陷胸汤,白散亦可服”。
 
    桔梗白散方:桔梗、贝母各三分,巴豆(去皮心,熬黑,研如脂)一分。
 
    右二味,为散,内巴豆,更于臼中杵之,以白饮和服。强人半钱匕,羸者减之。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不利,进热粥一杯;利不止,进冷粥一杯。
 
    《金匮要略·肺痿肺痈咳嗽上气病》:“《外台》桔梗白散:治咳而胸满、振寒、脉数、咽干不渴、时出浊唾腥臭、久久吐脓如米粥者,为肺痈”。
 
    外台走马汤方证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外台》走马汤治中恶,心痛,腹胀,大便不通”。
 
    三物备急丸方证
 
    《金匮要略·杂疗方》:“(三物备急丸方)主心腹诸卒暴百病、若中恶、客忤、心腹胀满、卒痛如锥刺、气急口噤、停尸卒死者。以暖水、若酒服大豆许三、四丸,或不下,捧头起,灌令下咽,须臾当差;如未差,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若口噤,亦须折齿灌之”。
 
    九痛丸方证
 
    《金匮要略·胸痹心痛短气病》:“九痛丸治九种心痛。善治卒中恶,腹胀痛,口不能言;又治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并冷肿上气、落马坠车、血疾等皆主之”。
 
    按:以上4方证,皆主用巴豆治疗。其中桔梗白散主要适应证为寒实结胸、肺痈,皆属里虚寒实证的太阴病,主用巴豆温中攻下,和从口鼻排出。同时,桔梗白散方后注云:“病在膈上必吐,在膈下必利”;三物备急丸方后注云:“更与三丸,当腹中鸣,即吐下便差”。走马汤、三物备急丸、九痛丸适应证为:“腹胀、大便不通、心腹胀满、腹胀痛、连年积冷流注心胸痛”,皆用巴豆急温攻下。”
 
    《神农本草经》载:“巴豆:味辛,温。主治伤寒,温疟,寒热,破癥瘕结坚积聚,留饮淡澼,大腹水胀,荡涤五脏六腑,开通闭塞,利水谷道,去恶肉,除鬼蛊毒注邪物”。可知巴豆是经方最早应用于急救,治疗太阴病脏结、脏寒的药物之一,其驱邪外出之路径,一是吐出,二是泻下,治属太阴。
 
    大黄附子汤方证
 
    《金匮要略·腹满寒疝宿食病》:“胁下偏痛,发热,其脉紧弦,此寒也,以温药下之,宜大黄附子汤”。
 
    按:这里特写明以温药下之,可知治太阴病“当温之”,亦包含下法。
 
    桂枝附子去桂加白术汤方证
 
    《伤寒论》第184条:“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体疼烦,不能自转侧,不呕,不渴,脉浮虚而涩者,桂枝附子汤主之;若其人大便鞕、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术汤主之”。
 
    按:桂枝附子汤原是治疗少阴病身疼、关节痛重者,因小便过多而使津液重伤而出现大便鞕、大便难。但这种大便鞕不属阳明病,而属太阴病,故治疗用苦温的白术,温中生津使大便变软而通下。
 
    通过对仲景书的学习及对胡希恕先生的有关论述学习,并联系临床实践,进一步认识到,腹满、心下痞满是里证常见证,是邪在里的表现,经方治疗里邪是通过吐下祛除病邪,但里证分阴阳,里阳证阳明病用寒凉吐下,里阴证太阴病用温热药吐下。
 
    综上所述,仲景书中有许多记载,危急重证,当现里阴证太阴病时,多用巴豆、白术等温热药吐下治之。
 
    可以明确,太阴病治则“当温之”,应包含吐下之法。胡希恕先生总结的“里阴证可从吐下解,邪有直接出路”这一论述,见证于仲景书,亦见证于临床实践。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