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独特的学术理论 王氏妇科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3-04-08

  中医学博大精深,医林贤明辈出,三晋流派平遥县王氏妇科,传妇科28代,续家谱800余载,医世繁衍,代有传人。近代以来,王氏26代王裕宽、27代王培昌等,均声名益显,恪遵祖业,尽得先人治病之妙谛,为世人所重,历今未衰。王氏妇科学宗《灵》、《素》,参于诸家,主张治以醇正,调以和缓,善养气血,重视肝、脾、肾,临症尤善用《傅青主女科》,遵古而立新,使王氏妇科形成了独特的学术理论。

  顾护正气  补偏归正

  纵观古今,善医者多持补偏救弊归正立说而卓有成效。如元刘河间,创火热论,以纠时医善燥热之弊;张子和力主攻邪,改群医喜补之风;丹溪以养阴主论,指责滥用香燥之害;张景岳则用温补而正寒凉之害;王清任倡活血化瘀。医学各家之说对促进中医学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王氏妇科继承先贤的优良传统,提出了顾护正气,补偏归正的治病要则。指出:归正之法,临证时要执简驭繁,减方精药,明白指示,庶几后学,一归醇正。王氏强调醇正乃精纯之谓,临证时直率以往,中其的而归其正,决非平淡敷饰。强调抓主证,重病用重药。同时临床之时,王氏又特别重视保护正气,重用峻药,虽非所忌,但若能用轻药能达到治病的目的,则应轻药投之,这样可不伤正气而治愈疾病,并可避免病人对峻剂之畏惧。27代传人王培昌医师经常说:“余上承家学,力矫时弊,凡病可以轻药投者,必以轻剂治之,若遇善疑者,必准以轻剂为治。”在王氏顾护正气、调和醇正的宗旨指导下,治疗中则灵活变通,补偏护正,因地、因人治宜。然而王氏用药,当病情必须用重药时,亦绝不就轻。认为有必不可代者,则重用之,医者心所安,毁誉亦无所惜。王氏医案中记载:一女子27岁,怀孕8个月,少腹胀满,五日未大便,少腹急迫难忍。认为此乃大承气汤证,但考虑患者怀孕8个月之事实,认为“此病乃妊娠合并肠腑不通,按情理断难用承气法,然不用承气,证属难挽”。毅然立方大承气汤加西洋参、杜仲,以小米汤送服,药尽一剂,大便解,腹胀消,胎未动,而诸症悉退,取得了邪去而正未伤的良好效果。

  王氏妇科顾护正气,常重视气血。倡导李东垣的“血不自生,须得生阳之药,血自旺矣”的理论,对血虚之人喜用人参补之,气旺则能生阴血。临证时常在补血的同时,注意补气。常以当归、白芍、熟地配伍党参、黄芪。遵从张景岳“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之论,对阳虚气虚的病人,在补气补阳时常佐以阴药。对阴虚患者在补阴时,也常助以阳药。通过气药、阳药、血药、阴药的有机配伍,能起到补其不足,益其所损,从而调整脏腑机体,顾护正气,补偏归正,以达到康复之目的。

  养血柔肝  和缓致中

  养血柔肝,是王氏妇科的主要法则。女子以血为本,临证之时,王氏妇科倡导“妇人之血,只可使其盛,不可使其衰”的治疗原则,其补血养血之治则贯穿于妇科经、带、胎、产诸症。临床养血首推四物汤,认为四物汤全方仅四味,而三阴并治。当归甘温养脾,使血有统;白芍酸寒敛肝,而使血能藏;生地甘寒滋肾而益血;川芎辛温通气而行血,故调补血分之功显著。王氏用药从不标新立异,以和缓为治疗特点。妇人血盛则五脏安和,经、胎、产、乳正常,故王氏始终把养血和血作为施治总则。

  肝藏血主疏泄,畅达人体气机,与妇科病关系密切,故有调经肝为先之论,更有妇人以肝为先天之说。妇人之病多有余于气,不足于血。医者云:“血之取义一为荣,荣者发荣也,非血则无以润脏腑,灌经脉,养百骸,此滋长之义也。一为营,营者营垒也,非血则无以充形质,实腠理,固百脉,此内守之义也。”可见人体内而五脏六腑,外而四肢百骸,皆赖血之涵养。若妇人营血不足,则易肝气上亢,可以引起多种病变。古人云:“五脏唯肝最刚,而又于令为春,于行为木,具发生长养之机,一有情郁,则其性怒张,不可复制,且为火旺则克金,木旺则克土,波及他脏,理固宜然。”故治肝最为临证之大法。如肝郁脾虚,经水失调,常用逍遥散加减。湿热带下用龙胆泻肝汤。妊娠肝郁肋痛肋胀,用傅氏解郁汤。肝郁气滞不孕则常以傅氏开郁种玉汤。产后肝郁纳气腹胀也常以四逆汤加减治疗。

  王氏对肝的治疗,多从调养阴血着手,因肝主藏血,又赖血以养,故肝与血的关系密切,强调肝之性“其体阴,其用阳”,血虚则肝失所养,则妇人诸病蜂起。故治肝多用血药,常用血家要方四物汤加减,充分体现了王氏治病重肝、用药和缓的临床特点。

  重视脾胃  配伍适宜

  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李东垣云:“元气之充足,皆由脾胃之气无所伤。”若内伤脾胃则百病由生。在治疗妇科病中,重视脾胃,善于调理脾胃。不但重视脾胃之阳,又善于滋养脾胃之阴。在应用补益法时,常配伍权衡健脾的方法。若脾运不健,兼有阴血不足时,多健脾养阴共用。常取甘寒养阴,避免滋腻呆胃之品。脾弱气虚,则健脾与益气相伍;脾虚湿阻,则健脾辅以渗湿;脾虚气滞,则健脾理气。王氏始终认为,养阴能护胃气,益气可助脾运,渗湿有助于脾胃功能恢复,理气可推动脾运之力。均可使脾胃健运,以资助气血生化之源,有利于调整脏腑功能,促进疾病向愈。

  王氏调理脾胃,常以四君子汤为主方加减化裁,取党参益气健脾,白术健脾燥湿,云苓健脾渗湿,和甘草共起益气健脾作用。气虚加生口芪;脾虚加炒山药、扁豆;有湿加炒薏仁、半夏、陈皮;消化不良加焦三仙、鸡内金;气滞加青皮、木香、枳壳、乌药。妇人带下重健脾祛湿,用傅氏完带汤。妊娠胎动不安也常用四君子汤,加安胎之黄芩、寄生、菟丝子。产后气血不足,也用四物汤合四君子汤为八珍汤,以气血双补。妇人经、孕、产、乳是脾胃升降气化作用的特殊体现。妇科疾病的发生,则是脾胃失调的病理反映,所以调理脾胃是治疗妇科疾病的重要环节。临床上先天禀赋不足出现的妇科病,只治先天,远水怎解近渴,事倍功半。以后天养先天,充分调动脾胃生化之功能,使气血充盈,则先天自强。所以张景岳说:“凡先天之有不足者,但得后天培养之力,则补天之功,亦可居其强半,此脾胃之气,所以关于人体者不小。”王氏妇科在妇人病的治疗过程中,调理脾胃始终贯彻其中,实乃是其学术之风范。

  补肾图强  相得益彰

  王氏认为,妇女一生,经、带、胎、产、乳与脏腑、经络、气血的关系密不可分,而肾又是脏腑、经络、气血生化之总司。所以补肾法为治疗妇科经、带、胎、产诸症的重要手段。

  妇人月经的产生,是肾气、天癸、冲任、脏腑气血协同的结果。肾气的旺盛,天癸的产生,在月经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傅青主女科》指出:“经水皆出自肾”,是很有道理的。古医家王冰也云:“肾气全盛,冲任流通,经血渐盈,应时而下,天真之气降与从事,故云天癸也,然冲为血海,任主胞胎,二者相资,故能有子,所以谓之月事者,平和之气,常以三旬而一见也”。王氏妇科学遵《傅青主女科》,对妇科病倡导补肾治法,善用左、右归饮,肾气汤等,喜用傅氏女科方。如肾虚月经过多之加减四物汤;年老血崩之安老汤;妊娠腹痛用安奠二天汤等,均以补肾而取效。补肾之品如熟地、山茱萸、枸杞子、杜仲等药最常用。补肾又多与补气养血共用,相互作用,相得益彰。王氏应用补肾法,贯彻于整个妇科治疗过程。月经失调,补肾调经,带下则温肾健脾,妊娠胎动则补肾安胎,血下崩漏则补肾系胞。王氏认为,妇人生理及病理均与肾有密切关系。故对疾病的认识治疗,处处顾护肾气。补肾药贯穿于妇人经、带、胎、产疾病的整个治疗过程。始终认为:肾为人体元气之根,为水火之宅,五脏之阴气,非此不能滋,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五脏之真唯肾为根。

  王氏补肾,常于补脾药同用。补先天,养后天,脾肾互护,相互滋助,对妇人尤为重要。补肾法也常与养肝法同用,肝肾同居下焦,肝藏血,肾藏精,精血相生,肝肾同源。肝主疏泄,肾主封藏,一开一合,一泄一藏,肝肾协调,共同维护妇女经、带、胎、产。故调补肝肾经常配用,补肾图强,多与调补肝脾相互配伍,相得益彰。

  王氏妇科调和中正的医学思想,来自于王氏历代先人丰富的临床总结,且与其“勤求古训”,参合百家是分不开的。治疗以和缓致中的总则和重视肝脾肾的立法,是王氏妇科学术思想的主题。这些学术经验至今仍然指导王氏后学,勤于临床,精于方药,为人民健康服务。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