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学的传承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3-02-25

  ●中医的传承,应该包括术、理、道三个层次。“道”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之规律,也是人体生老病死之规律。“术”是病人对中医治疗最直观的体验。“理”是“道”在调整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表现,名老中医的治法治则、学术理论是中医“道”在临床上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是传承工作中最需要挖掘整理,总结归纳,并使之系统化的精髓,是当前中医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对中医教育我有三句话要说,一是教学中绝对维护中医的主体思想;二是中医是实践医学,“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诊多”;三是学中医必须在思想上扫除民族虚无主义,要让年青中医师培养起信中医、爱中医的热情。

  ●中医历来认为“术不轻传”,“得其人方传”,对传承弟子尤其有严格的要求。作为弟子,首先要信念坚定,热爱中医。其次要人品端正,心术纯正。第三要天资聪明,颖悟过人。第四要精勤不息,好学求进。第五要通文达理,明经晓史。

  ●中医能不能很好地得到传承,老师的品质同样重要,首先要思想开明,不惜秘术。其次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第三要厚积薄发,取精用弘。第四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

  当今中医药发展面临着很多问题,其中中医药事业乏人乏术的现象是普遍关注的热点,作为中医界的代表人物、中医传承研究的探路者,国医大师颜德馨教授对于中医学的传承有深刻的思考和深切的实践感悟。近日,笔者就中医传承的相关问题向他讨教,并整理记录,以飨读者。

  笔者:中医学的传承是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焦点,也是一个常谈常新的话题,颜老作为当代中国中医传承的领军者和实践者是怎么看这个问题的?

  颜德馨:中医药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宝库,在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中作出了巨大贡献,即使在当今,也对人类的健康发挥着重要作用。中医药学要发展,中医药事业要进步,重点在后继人才的培养,在中医的传承。可以说,中医的传承是关乎中医生死存亡的大事,是中医能否延续和发展壮大的根本,是中医药事业的生命线。

  当前,国家对中医事业传承工作十分重视,出台了很多切实可行的举措,中医药界的同道也进行了大量卓有成效的探索和实践。1990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启动了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至今已开展了5个批次,培养了大量的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在“十五”和“十一五”期间,国家将200多位全国名老中医的学术经验总结和传承列入科技支撑计划进行重点研究;在《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明确提出要做好中医药继承工作,研究名医的学术思想、技术方法和诊疗经验,总结中医药学重大学术创新规律;在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又明确提出“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并于2010年启动了全国名老中医传承工作室建设项目,中医学术流派传承工作室项目也在进行中;全国中医药学家学术传承高层论坛至今已举办了七届。

  我作为中医药战线上的一名老兵,也尽自己一点微薄之力,为中医事业的传承和中医药人才的培养做一点工作。在1992年的时候,我发起创办了在香港注册的中医药研究中心,为沪、台、港建立了第一个中医药学术联盟,收台湾中医师邱雅昌为学生,成为海峡两岸第一对中医师徒;1999年我捐出稿费成立了“颜德馨中医药人才奖励基金”,2005年又追加资金,扩展为“上海颜德馨中医药基金会”,支持青年中医药人才的成长和培养;2008年,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的支持下,我在同济大学主办了中医大师传承班,探索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传承培养的新路子,目前已完成了二期培训,效果非常好。我希望,中医的传承工作能够汲取先人的经验教训,走出一条符合当今时代规律和特征的新路子,为中医药事业的代代相传、薪火不熄提供坚强的支撑。

  笔者:这么多年,无论是从国家层面还是中医药业界的同道,都在不断探索中医传承的新思路和新方法。那么,以您的实践经验看,中医的传承应涵盖哪些内容呢?

  颜德馨:中医的传承,应该包括术、理、道三个层次。“道”是自然界万事万物之规律,也是人体生老病死之规律。“阴阳”、“五行”这些指导中医基础理论及临床辨证论治的哲学观既是中医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也是中医思维的源头活水。离开了“道”,中医就无所谓继承,更谈不上弘扬。

  “理”是“道”在调整人体生理病理过程中的表现。中医的“道”通过“理”实现自己的存在及能动主宰作用。名老中医的治法治则、学术理论是中医“道”在临床上最鲜活、最具生命力的东西,也是传承工作中最需要挖掘整理,总结归纳,并使之系统化的精髓,是当前中医传承工作的重中之重。

  “术”是病人对中医治疗最直观的体验。望闻问切、提拉捻拨、针灸推拿,各种中医理论指导下具象的诊断技术和治疗手法皆为“术”的范畴。学术思想、治则治法都是通过一个个具体的“术”来实现疗效的。把中医的“术”推广好、传承好对提升中医临床疗效有十分现实的临床意义。

  术、理、道三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在这三者背后,有一个共同的强大支撑体系,那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浩瀚的中华医道无不浸透闪烁着传统中华文化优秀哲学思想的光辉,中华文化是中医术、理、道存在和延续的基础,也是进一步推动三者发展的文化源泉。所以,在中医大师班上我反复强调研习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性,没有良好的传统文化根基是不可能传承好中医的精华和本源的。

  笔者:刚才您提到了中医传承的丰富内涵,那么如何将这些精髓传承好?又用什么方法来实现呢?

  颜德馨:这其实是一个传承模式的问题。从古至今,中医传承模式主要有以下三种,王官之学、师徒授受、院校教育。在西周及以前,文字和诸多的专门知识都由王朝专门的官吏掌握,巫医也是如此,如汉书《艺文志》云:“方技者,皆生生之具,王官之一守也。”巫医的职位都是世袭的,贵族以外的人难以接触到。春秋战国时期,官学下替,“天子失官,学在四夷。”王官不再能够独占思想与知识的资源,而为更多的人所拥有,并形成了“诸子蜂起,百家争鸣”的局面,这时出现了早期的师徒授受,也就是门派教育,如扁鹊、华佗、张仲景就分属不同的门派。秦汉以后,随着知识的普及,逐渐演变成我们现在最常见的师徒授受。院校教育,最早出现在南北朝,唐代的太医署、宋代的太医局、明清的太医院,均承担了医学教育任务,经过民国时期的蓬勃发展,现在中医高等院校教育已成为中医培养人才的主要模式。

  在当前的形势下,我认为要把院校教育、跟师学习和自我研习三者相结合,方有可能成大器。具体来讲就是先接受院校教育,奠定扎实基础,再跟名师学习,并不断研读经典,总结临床体悟,融入自身体会,不断加以创新。我们这一代中医有很多是通过院校教育这个通道而步入中医殿堂的,先学中医经典,背诵药味汤歌,而后通过跟师抄方、临床研习,并通过科研总结,不断提高,才逐渐成才的。“读经典,跟名师,做临床”这一方式是当前被大家公认的中医成才之路,此外我觉得“搞科研”可以作为上述的补充。

  笔者:在多年以前,您就联合邓铁涛、任继学诸老联名上书中央领导,就中医教育问题列陈己见,能和我们谈一谈当今中医药的院校教育急切需要解决哪些问题吗?

  颜德馨:我一直在讲要抢救中医,抢救中医就要改变一个庞大的体系,中医的院校教育就是庞大体系中的一个部分,有些东西迫切需要解决。对中医教育我有三句话要说,一是教学中绝对要维护中医的主体思想。院校教育,是现代中医人才培养的基础,但现在的中医院校的中医教学内容不断压缩,总课时一再减少,甚至有的学校把中医经典列为选修内容,而外语和西医比重越来越大,这就造成了培养的学生中医基础薄弱,对中医药理论理解不深,中医技能掌握不牢固,在临床时又如何能应用中医思维,实施中医操作呢?通过教学改革,加大中医的教学比重,让学生能真正理解气血阴阳等中医基础理论,牢记药性方剂等基础知识,掌握望闻问切、辨证施治、针推手法等基本技能,就为后续的中医临床打下坚实基础。

  二是中医是实践医学,“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诊多”。大家都知道中医的望闻问切是要在实践中去揣摩和掌握的,中医的理法方药是在一个个具体的病人身上得到验证的,离开了临证实践中医就没有生命力,现在有些中医博士在实验室里呆了3年,出来考职称时竟然不懂四诊八纲,不懂辨证论治,这样的博士还能叫中医博士吗?所以在我的中医大师班里,我强调在病人身边上课,用病人的具体案例来提高学员的临证能力。

  三是学中医必须在思想上扫除民族虚无主义,要坚信中医具有光明灿烂的前途,要让年青中医师切实认识到中医治疗疾病的能力,看到中医核心竞争力所在,自然就能培养起他们信中医、爱中医的热情。此外,要加强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和教育,中医植根于悠久的华夏文明,思维方式和理论体系与传统文化一脉相承,休戚相关,没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就不能真正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真谛,也无法真正形成中医的思维方式。功夫在诗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尤其是儒道学术和文、史、哲的研习,对中医的教育有很大的意义。

  笔者:您刚才对中医本科生的院校教育提出了真知灼见,那么作为中医传承很重要的毕业后师承教育这一环节,您觉得有哪些方面值得我们注意?

  颜德馨:毕业后的师承教育作为现代中医院校教育的补充形式,对于培养中医人才尤其是高层次的中医人才是十分必要也是十分重要的。具体到师承教育的培养方法上,我觉得有几点值得我们注意。

  一是全方位培养。对于高层次中医人才而言,在培养的内容上要将中国传统文化、中医经典和临床实践、中医名家学术思想和临诊经验以及现代医学科学前沿这四大板块的知识系统而有步骤地贯穿在培养实践全过程。

  二是分层次培养。本科毕业后和博士毕业后的师承教育无论在形式还是内容上都不可能相同。因此,要根据不同的人,针对不同的需求,按照不同的阶段,制定不同的目标,施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培养。

  三是分类型培养。中医的发展需要不同类型的人才,如基层医临床型、科研型、管理型、对外交流型,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有限,能成为通才的是极少数,而中医的发展不能光靠极少数的天才、大师,要靠大家的努力和奋斗。因此,针对不同的需求,培养时应分类型,有侧重,并在后续的工作实践中根据每个人的特点,扬长避短,有针对性地培养提高,以适应中医药发展的需求。

  在教学改革中可考虑加入师承教育的板块,比如七年制的学生可适当安排跟师的时间和内容。  

  笔者:经过刚才您对中医传承内涵、传承模式、院校教育和师承教育深入浅出的讲解,我们深刻感受到了您作为一个国内顶级中医大师对中医传承和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这种忧患意识和强烈责任心,您能不能谈一下今后开展中医传承工作要特别注意些什么?

  颜德馨:你提到的这个问题,这几年我一直在思考。我觉得学生和老师是中医传承的核心,是内因,是决定性因素,政策、环境、机遇是外因,对中医传承的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

  中医历来认为“术不轻传”,“得其人方传”,对传承弟子尤其有严格的要求。作为弟子,首先要信念坚定,热爱中医。“志不坚则智不达”,人品、学问,俱成于志气,无志气之人,一事不成。一个好的中医接班人不单要看他有没有悟性,还要看他能不能抵制诱惑,有没有献身中医的决心。

  其次要人品端正,心术纯正。以治病救人为己任,只有具有仁爱之心、慈悲之怀,不因贫富贵贱而侧目,不因道路艰难险阻而畏惧,能将病人当做至亲般爱护才有可能成为传承之人。

  第三要天资聪明,颖悟过人。中医学术渊深,天机敏妙,非聪慧之人,难以精通其道,况尚有诸多“口不能言”、“言不能谕”者,全靠心领神会,只有悟性好,聪慧过人者,才能继承和弘扬老师的学术思想,成就一番事业,成为一代名医。

  第四要精勤不息,好学求进。中医传道五千载,典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医家穷其一生都难以遍览群书,况且医道之理,非博不能通,非通不能精,非精不能专,只有以清苦为舟,才能渡得学海,只有以勤勉为径,方能攀得书山,而且以病家为宗师,勤于临床,不断体悟,是中医登堂入室的大道。

  第五要通文达理,明经晓史。中医学不仅是一门应用科学,也是一种文化现象,与悠久的华夏文明一脉相承,休戚相关,因此要形成中医学的思维方式,真正领会中医学理论的真谛,就必须有扎实的传统文化基础,有诸多卓有建树的中医名家,不但研习儒道学说和文、史、哲、经,而且对琴、棋、书、画、篆刻等传统技艺也有所擅长,我想这些也是这些中医大家成才成功必不可少的文化素养。

  中医能不能很好地得到传承,老师的品质同样重要。“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 ,要担得起这份责任,首先要思想开明,不惜秘术。当秉承公正无私之心,将所思所学倾囊相授,若是为怕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秘其术而不传,势必影响传承效果。中医很多医术、秘方最后失传,与很多老中医不愿把秘方秘术传给外人不无关系。

  其次要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做学问固然重要,做人更重要,带教导师既要做“学师”,又要做“人师”,既要给弟子以中医学术的教育,又要陶冶弟子的思想品德,树立治学精神。“身正为范,学高为师”,老师通过日常的诊疗活动和学习科研工作,将仁爱救人、淡泊名利、谦逊雅量的品德和精诚勤勉、博采兼容、求实创新的治学态度传递给学生,桃李不言,下自成蹊。

  第三要厚积薄发,取精用弘。若是老师中医功底深厚,授课时能旁征博引,深入浅出,面面俱到,弟子所受的启发也大,无论对以后的学习还是临床诊疗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若是老师自己也没有读过几本书,没有丰富的学识,那能教给弟子什么呢?即便是手握秘方,没有相应的理论支持,无法举一反三,就如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终将失去生命力。

  第四要循循善诱,因材施教。老师不仅要根据弟子的学习情况,逐步引导,将一身所学悉数相传,还要考虑弟子的资质、学问各有不同,对于传授的知识的接受程度也各不相同,因材施教,让学生最大程度的传承到自己的医术。

  除此以外,政策形势、地域环境、机遇等也对中医人才的成长有较大的影响。从地域环境来说,在一个相对整体医术水平较高,社会认同度高的氛围下,更利于中医成才,江浙沪、京津和岭南、巴楚地区就具备这种条件。另外,有很多偶然的因素,如名师青睐、政策变化,会对一名中医师的成才道路形成很大的影响,但这也与他自身强烈的愿望、深厚的积累有很大的关系。逆境对人才的成长也有很大的助益,不少在逆境中砥砺成长起来的中医名家,对中医的体悟更深,更利于中医传承和发展。(张琪 颜新)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