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分析判断疾病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2-06-21

  中医分析判断疾病的基本原理与方法 

  中医根据诊察了解收集到的患者的症状资料,通过逻辑思维分析,即可分辨“藏于内,现于外”的“藏象”所反映的人体的内部变化,作出“病”、“证”的诊断结论。

  1.由“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具体”

  通过“司外揣内”,“察外在之‘象’,知内在之‘藏’”,就是由感性的具体到理性的具体的典范。

  “察外在之‘象’”得到的是感性的具体,是人体生命活动或疾病状态的若干具体的表现信息。如发热的高低,恶寒的轻重,汗出的多少,脉象的虚实等等。

  “知内在之‘藏’”得到的是理性的具体,是人体生命活动或疾病状态在人的大脑思维活动中的再现和把握,也是人体所表现出来的这些具体表现信息的内在联系。 

  2.以“理想客体”构成关系推出病证的“理想模型”

  任何科学理论体系,都有其“理想客体”和“理想模型”,方可执简驭繁、提纲挈领地认识和把握其内在规律。

  第一,阴阳、五行概念是中医学理论的“理想客体”。

  当“阴阳”、“五行”等哲学概念与大量的医药实践的内容相结合,形成了具有中医药内涵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理论后,“阴阳”、“五行”等已不再是简单的哲学概念与命题,而是成为中医学用来反映和代表人的生命活动及其变化规律的“理想客体”及专门的医药学理论。 

  第二,阴阳、五行理论模型是中医学的“理想模型”。

  “阴阳”盛衰消长、动态平衡的“阴平阳秘”及“五行”生化循环、亢害承制的“五行承制”等,是中医学理论的“理想模型”。其中蕴含和应用了大量的数理逻辑。

  从“理想模型”的状态看,人的正常生理变化是“阴平阳秘”、“五行承制”的“常态”;人的病理变化则是“阴盛阳衰”、“阳盛阴衰”、“阴阳离绝”、“五行亢害”的“变态”;治疗的目的就是恢复理想模型“阴平阳秘”、“五行承制”的“常态” 。 

  第三,中医学的“病”、“证”诊断概念,就是以“阴阳”、“五行”等“理想客体”的变化关系建立的“理想模型”。

  阴阳的消长、盛衰、虚实、转化、真假和五行的生、克、乘、侮的变化及其关系,构成了中医病证的“理想模型”。各种具体的中医病证,就是这种模型的具体化和实际表现。

  中医诊断,就是运用这些“理想模型”的概念和逻辑关系为指导,诊断分析具体病人的具体的病、证情况及其病情发展演变趋势。  

  3.“审证求因”的逻辑推导

  “审证求因”、“辨证分析”、“病因病机分析”,都是中医分析判断疾病的基本方法。其核心原理,则是“审证求因”。

  审证,就是审查和辨别证候。求因,就是从“证”的角度,分辨、求出病变的根本原因。由于证侯是病变的“结果”,因而“审证求因”则是“由果溯因”的逆向因果逻辑推导。

  第一,在“审证求因”的思维起点及其分辩过程中,是“由果溯因”,“果→因”的逆向推导。

  在“审证求因”的逻辑关系中,“证”是果,是病因引致人体病变的结果及其表现出来的相应证候,也即病变在一定时间范畴内、一定条件下的状态及其结果。

  在“审证求因”的思维起点及其分辨、推导的思维过程中,形成了“由果(病变表现出的证候)溯因(病因)”、“果→因”的逆向逻辑关系推导但是,在完成这个思维过程,形成完整的思维链条并进行结论的表述时,需要按“由因到果”、“因→果”的正向逻辑关系进行表述。

  第二,“审证求因”中“由果朔因”的逆向推导是由中医学特定的诊察模式和思辨方式决定的。

  证所概括和反映的,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功能态信息表达的人体病变之“果”,是由若干的临床表现及其相关因素组成的。因此,“证”所概括和反映的人体异常、病变之“果”,就成为“审证求因”时“由果溯因”分辩的切入点的依据。

  以“审证求因”逻辑方法得到的“因”,是由逻辑分析推导出的引起病变结果的一组因素,是中医病因分类下的病因归类,并非简单具体的致病因子,而是包括了某一种、某一类致病因子在内的致病因素的总括。

  由于这一特点,经审证求因得出的因果逻辑关系,往往存在“一因多果”和“多果一因”的情况。

  中医治疗及预防疾病的基本原理

  (一)治疗以调节、恢复机体功能态平衡为主

  基于中医学作为整体、动态、功能态医学的特质,其治疗的法则及其原理,就是以调节并恢复人的功能态平衡为主,“以平为期”;重新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中医治疗疾病的手段与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方药、针灸、推拿、导引等。从总体看,基于中医学是整体医学功能态医学的特质,不论何种治疗方法,其基本原理均为:整体调治,恢复功能;驱逐邪气,固扶正气;泻其太过,补其不足,最终实现“阴平阳秘,精神乃治”,“以平为期”。

  中医多种多样的治疗手段与方法,按其作用机理的角度划分,可以简单分为:第一,物理作用的方法,如:针灸、推拿;第二,化学作用的方法,如:内服或外用中药方剂,主要者如汤剂、膏、丹、丸、散等;第三,综合作用的方法,包括心理调节与保健、气功、运动保健操等。

  (二)预防以固护正气并维护功能态平衡为主

  诊治疾病,治疗与预防、康复密不可分。中医预防疾病,重在调理阴阳、固护正气、畅达情志、调和气血,维护人体的功能态平衡。其核心就是固护正气而维护功能态平衡,“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保持“阴平阳秘,精神乃治”。

  其主要方法与手段的基本原理,即为通过养护调摄,并保持心志宁静、气血和畅、起居有常,从而使得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心志宁静,即:自我调摄,情致平和,不急不躁,积极乐观,贫富无意,强弱不争。学会调适自己的心态和情绪,建立并保持宁静稳定的心理状态,减少或避免心因性疾病;同时提高心理素质而提高机体的自我稳定能力,也就能够提高抗病力。

  气血和畅,即:通过调理,摄入养分,气血充盈,相互化生,气动有力,血充养足,运行通畅。补充并保持人体所必须的物质——(阴)血;由养分化生并保持旺而有序的动力(功能)——(阳)气。血为气的化生提供物质基础,气为血的生成提供动力,物质与功能相互促进和化生,二者和谐通畅,则正气存内,百病不生。

  起居有常,即:生活规律,劳娱(逸)有度,动静相宜,药食互调,体质维常,以养成并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进而形成并保持稳定的生理状态,增强机体活力与抗病力。

  通过如上简析可知,中医学作为整体医学、动态医学和功能态医学的学科属性特质,主要取决于其诊治疾病的特殊认识角度、方法及其基本原理。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