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有关御医的趣闻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2-06-06
御医的选拔

据历经光绪、宣统两位帝王,直到帝制废除才离开太医院的御医任喜庚在《太医院志》里记载,要成为一名御医非常艰难,竞争极其激烈。

首先,一名医生想进入太医院,必须要先成为太医院里的学员,而且必须通过考试。怎样才能参加太医院的考试呢?这就要有人推荐,比如有一个六品以上的官员推荐。考试通通为面试,由太医院里资深太医当场出题。由于名额有限,即使被录取,也要等到太医院的上一批学员毕业才能进去。

进太医院后,要先读三年书,每年考核两次。考核采取各种加密措施,比如分组抽卷密封等,杜绝作弊。考核通不过者留级,三年考核都合格的,礼部来人考一次,通过了,就可成为太医院的医生。医生做久了,如果院士有空缺,就可以会考补缺,这时间通常是六年。成为院士后,就有机会参加新的考核,从而有可能成为一名真正的御医。

从进入太医院,历经学员、医生、院士,最后成为御医,至少需要十年时间的修炼。

御医和太医有何区别

御医院在清代叫太医院,所以御医确实被人们尊称为太医,但是被尊为“太医”的绝大多数都不是御医。真正的御医是极少极少的。正如为官者常被人称为“老爷”,而被称为“老爷”者不一定是做官的。为了弄清这个问题,让我们首先来看看《清史稿·职官志》中关于太医院的记载:

太医院的大夫分四个级别,第一等叫“御医”,只有十三人。雍正乾隆时期为七品,和县令一个级别。第二等称为“吏目”,只有二十六人,八品与九品各十三人。第三等叫医士,共二十人,“给从九品冠带”。第四等叫“医生”,有三十人,无品,相当于现在医院里的助理医师。

从严格的意义上说,太医院的“御医”只有第一等大夫十三人,连院长、两位副院长在内才十六人。即使从最广义的意义上说,十六加二十六,加二十,再加三十,太医院的大夫总共只有九十二人。太医院的“御医、吏目、医士”这三级五十九位大夫是可以独立看病的,也就是说,有处方权;第四级的“医生”看来只能当助手。“医生”的“生” 字,是“生员”的意思,“医生”只是见习大夫。

李时珍为何不愿意当御医

李时珍因抢救恭王朱英俭儿子的暴厥症,恭王在嘉靖年间向朝廷推荐了李时珍,李时珍得以进入太医院做了太医院院判。在太医院时候,李时珍有机会和宫中的名医们交流,了解更多的药材种类,也积累了更多的的临床实践经验。同时他得到很多机会阅读大量前代的医学秘籍,从中汲取了不少营养,但是他也越来越感到,这些书籍有很多欠缺之处,比较混乱,也缺乏整理,这样肯定是无法普及的由此激发出他的灵感,要写一本更为全面、准确、实用的医学书籍,这也就是后来我们看到的《本草纲目》。

李时珍在做御医的时候一方面没有得到充分施展才华的机会,另一方面他不愿意拘泥于宫中,仅为少数皇亲贵族看病,加上著书需要很多实践的准备,所以李时珍在太医院仅仅干了一年,就辞掉了官职,全部精力投入到撰写《本草纲目》中。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之所以能够闻名于世,与他严谨的治学态度分不开。为此,他参考了各类古今书籍近干种,并且跋山涉水到各地进行实地考察,前后花了二十七年准备收集资料的时间,经过三次大的修改,《本草纲目》一书最终才得以完成。写成这本书时,李时珍已经年近七十。 (白云)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