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6日,天安门广场华灯初放,伴着全国“两会”召开的春风,国家大剧院锣鼓铿锵,一台以我国历史上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为题材的大型古装黄梅戏《李时珍》在这里拉开了帷幕。“手摇铃儿响叮当,蓝巾草鞋粗布裳,仁心仁术不为利,悬壶济世走村乡。”随着演员激情洋溢的演唱和舞台画面流光溢彩的变幻,一位活生生的李时珍穿越时空,艺术地再现在观众面前。 “毫无疑问,明代最伟大的科学成就,是李时珍那部本草书中登峰造极的著作《本草纲目》”,“至今,这部伟大的著作仍然是研究中国文化中的化学史和其他各门科学史的一个取之不尽的知识源泉”。李时珍一生贡献卓著,最耀眼的当是他用心血和生命凝聚成的那本《本草纲目》。为了这部书,他餐风露宿、沐雨卧雪,走平原、翻深山、闯峡谷、涉江河,足迹踏遍了湖北、湖南、河南、河北、江西、安徽、广东等地,遍访农夫、樵哥、猎户、渔人,获得了大量的实物和资料;为了这部书,他“岁历三十稔,书考八百余家,稿凡三易”,倾尽一生之才华,在接近生命的极点时完成了这一惊世骇俗的壮举。 如何用戏曲的形式在有限的空间内来展现这位伟人的壮丽一生,展现那部被王世充赞为“如入金谷之园,种色夺目;如登龙君之宫,直窥渊海。兹岂仅以医书觏哉?实性理之精微,格物之通典,帝王之秘录,臣民之重宝”的历史巨著《本草纲目》,是戏剧《李时珍》创作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带着这样的疑虑,人们走进了戏里;带着看后的兴奋,人们放下了担忧,他们成功了!成功的背后,是他们对李时珍相关史料的反复咀嚼和准确把握,对现实生活中人们文化情结、文化追求的细心琢磨和亲切贴近。在这部戏中,起码有三个特点是非常明晰的: 第一个特点是,历史与时代精神的融合。历史剧要尊重历史事实,达到历史回归与传承的目的,这是基本的法则。历史剧要反映时代精神,发挥积极的教化与启迪作用,这也是基本的法则。黄梅戏《李时珍》,正是遵循这样的法则,把具有“读书十年,不出户庭,博学无所弗窥”学风,“神而明之,机而行之,变通权宜,又不可泥一”学理,“千里就药于门,立活不取值”医德,诊法完备、脉术独特、破棺救人、起死回生医术的大医推到了前台,激励后人以这位“浮生不得半日闲,风霜沾染双鬓斑,本草分部趋完善,含辛茹苦亦觉甘”的医者为楷模,继往开来,发扬爱国奉献、刻苦敬业、学而不厌和以人为本、与人为善、团结友爱等优良传统,为强国兴邦、惠民福祉的人生境界去努力进取。 第二个特点是,艺术与表现人物的融合。艺术有它自身的规律和特点,这是不可置否的原理;艺术归根结底是为表现人物服务的,这也是不可颠覆的原理。用黄梅戏的形式来表现李时珍这样重大的历史体裁,是颇具特殊意义的。因为黄梅戏的发祥地,就在李时珍生活的黄冈鄂东的这片热土上。天时地利人和,乡土乡音乡味,情感之外,给这部戏平添了不少具有与主题难解难分的亮点。“蕲州美,雨湖春水绿;蕲州美,荷池多鲜藕;蕲州是我一生恋,天伦之美不胜收。”唱词中迸发出的李时珍的这种自豪感,正是他扎根乡里、服务民众的动力和造就蕲医蕲药、《本草纲目》的基础,也是成就他走出蕲州、走向九州,“名山大川都踏遍,居无定所历艰辛,一生心血付本草,书稿完成已暮年”信念的精神源泉。戏剧的成功在人物,人物的塑造在演员,“欲代此一人立言,先宜代此人立心”,“心曲隐微,随口唾出,说一人肖一人,勿使雷同,弗使浮泛”。用浓重“湖北腔”演绎故事的演员们,以他们惟妙惟肖的真功夫展示了剧中人的苦与乐,锤炼出剧中人的精与神。 第三个特点是,形式与现实生活的融合。表现形式是诠释内容的平台,这是实践的结论;现实生活是考量形式的标尺,这也是实践的结论。传统戏曲的市场,在漫长的培育过程中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相对比较稳定,这是事实。面对新人审视观、认知方法的不断更新和传媒手段飞速发展的不断冲击,传统戏曲的市场也面临着发生萎缩,乃至逐渐失去受众群体的危及,这也是事实。因而,如何因时而变、改革创新,就成为传统戏曲无法回避且必须面对的话题。黄梅戏《李时珍》既把握了“以形传神,形神兼备;以繁代简,以一当十;按行规路,中规中矩”的戏曲本体的美学理念,又在这个“根基上努力寻求新颖的舞台样式,汲纳借鉴新兴和外来的有益养分,运用新的科技手段,进行新的艺术综合”。在保持黄梅戏细腻、活波、豪放、清新特点的基础上,把汉剧、楚剧的声韵,京剧、歌舞的程式择优汲取进来,用激情的唱词唱腔、优雅的音乐曲牌、入眼的服饰道具,浪漫的布景灯光,打造出了一个适应今人观感需求的新作品。 百密一疏,在肯定黄梅戏《李时珍》成功创作经验的同时,也要看到这部戏存在的不足,有些甚至是比较重要的疏漏或缺陷。如对反映李时珍人生重大事件的选择上,一些有标志性的事件明显缺如,不免会造成人物思想内涵不足和形象高度不够的感觉;对李父李言闻的定位过于消极,有损于中国文化传承、中医道德传承的初衷和规律;李时珍与术士斗法的戏份太重,纹理也显得太乱,在一定程度上削弱或淹没了主人公主体人格精神的确立;舞台的抽象化设计与现实结合上有较大的缝隙,总体格调也显得暗淡低沉,缺乏水乡的地域特点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