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血自古以来就是宫廷皇族、达官显贵治病健身的珍品,以其为主的复方制品被称为仙家服食丹方。
在临床上鹿血常用于治疗虚劳所致的疾病。取鹿血适量,以热酒调匀,乘热喝下,可治腰痛。以鹿血兑酒服,具有暖腰补肾、生精补髓、滋阴壮阳、强筋健骨等功效,营养保健成份丰富。对于眩晕耳鸣、腰脊疼痛、筋骨疲软、关节炎、肩周炎、胃病等有特殊疗效.
由于鹿心血也含有鹿血精华因而对神经衰弱、阳痿、遗精、虚损腰痛、鼻出血、心惊失眠、贫血、肺虚吐血、妇女白带过多、风湿痛等症也有显著疗效,久服可滋容养颜,延缓衰老,提高人体免疫力和生理机能,对心血管及少年儿童肌体发育有良好作用,最突出的生理效应是抗疲劳。
鹿心血与鹿血,乍一看名字,我们都觉得是同一种东西,但是前者多了一个心字,说明还是有一些不同的地方的;我们都知道血都是从心脏开始流进身体的各个血管中去的,经过一个循环之后,又回到我们的心脏里面,鹿当然也是一样的,那么,鹿心血跟鹿血的区别在哪里呢?
从道理上来说,心脏里的血和外周血管里的血确实应该是一样的,问题就在于,事实上鹿心血的功效和效力就是跟普通鹿血不一样啊,比如说鹿心血含有的一些酶具有抗衰老的作用,鹿血就很难达到这个效果,对于跌打损伤的治疗,鹿心血泡的药酒和鹿血泡的药酒相比就像奥迪和奥托一样。
鹿心血什么人不能吃:
禁忌:血小板高、高血压者不宜服用。
鹿心血系宰杀梅花鹿或马鹿而从心脏中抽出的血液。鹿心血用于健身最早见于宋代《清波杂志》,至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对鹿心血的医疗作用做了详细记载:“主阳痿、补虚,止腰痛,鼻衄,跌伤,狂犬伤,和酒服治肺痿吐血,及崩中带下,诸气痛欲危者饮之立愈。大补虚损,益精血,解痘毒、药毒”。经近代临床研究:鹿心血治心悸、失眠、健忘、跌伤、抗衰老等。鹿心血在中医临床上有重要地位。在民间亦广泛流传,用于治疗风湿和类风湿症。
乾隆皇帝是清王朝定都北京后的第四代皇帝,当了60年皇帝和3年太上皇,他享年89岁,是中国历代帝王中寿命最长的一个。究其高龄之由,与其重视养生、讲究食疗有关。
清朝建国初期,满族遗风尚存,仍保留原来的伙食习惯。到乾隆时代,由于受到汉文化的影响,清宫御膳的配制和烹调技术逐步考究。
随着乾隆皇帝的多次巡游大江南北,品尝、寻求天下美食,使御膳的品种和制作方法有了进一步提高。《清稗类钞》记载,乾隆皇帝下江南时,游了常州天宁寺和和苏州寒山寺,并与僧侣共进斋素。
乾隆时代的清宫御膳,基本上是由以下三种不同菜系组成,即满族风味,明宫风味,江南风味。三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开创了新的清宫御膳。从《照常膳底》中可以看出,乾隆御膳有两个特点:一是注重食疗和食补,以求抗老防衰,延年益寿;其次是严格按照御膳食单配制,不许改动,不得串味。
在每天的御膳中,必须搭配一二种具有强身健体作用的药膳。如有壮肾阳、益精血作用的烘鹿肉,滋阴养胃、补肺益肾、健脾止泻的山药鸭羹,清热解毒、化痰止咳的口蘑萝卜青菜汤,健脾消食、止咳平喘的萝卜豆腐汤等。
到了春夏季节,还选用时鲜蔬菜和野菜佳果等入馔,常用有韭菜炒肉、小虾米炒菠菜、炒茄子、拌黄瓜、菠菜炖豆腐、松子炒白菜、苗陈泡酒、榆钱蒸饽饽等。
据说,乾隆皇帝很喜欢吃豆腐,且每日必备,倘若膳桌上没有豆腐做的菜,必亲自点要,有时候还亲自制豆腐菜单,让御膳房照方配制。
乾隆四十四年6月,年近古稀的乾隆皇帝,身体有些虚弱,常患腹泻,他考虑是脾、肾两虚所致,命太监胡世杰传旨御膳房制作具有健脾扶阳作用的八珍糕,并详细说了原料、剂量和制作方法。自此,每日膳毕送茶时,随进八珍糕四五块,从不间断。由此可见,乾隆皇帝称得上是一位深谙养生之道,善于食疗的美食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