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到莲藕香。立秋前后,随着莲藕陆续上市,江淮居民的饭桌上也多了一道时令传统菜——藕饼。
藕饼也叫藕合、藕夹子,因其外形圆中有孔,形状很像古时的钱币,江淮地区的老年人又戏称其为“银洋钱”。
要做好藕饼,首先是选藕。藕不宜太粗也不能太细,太粗的孔大,肉馅会从孔里漏出来;太细则夹不住肉馅。此外,所选的藕节最好粗细相同且圆溜品相好的,这样做出来的藕饼才漂亮。
加工时,先把莲藕外表的老皮刨掉,之后可用少许细盐擦一下,这样切片时不容易碎。切藕是件细致活,要求切成两片一组、厚薄适中的“夹刀片”。每片藕的厚度仅似硬币一般,不能太厚,一则煎不透,二则影响口感。藕片切好后,要用清水浸泡,以免变黑。
接着,便是制作肉馅。肉要用五花肉,而剁肉泥跟做狮子头一样,细碎一点为佳。在肉泥中加入葱姜末、料酒、盐,再添点水按顺时针方向搅匀。将加工好的肉馅从“夹刀片”的开口处填塞进去。
藕饼酥脆与否,取决于糯米粉和泡打粉的用量。在面粉内加入糯米粉、泡打粉、盐、味精,加水调成糊状,此时要控制好面糊的干稀度,以用筷子挑起挂糊、滴落时成直线、下面有堆叠花纹为宜。
把塞上肉馅的藕饼在面糊里浸蘸封口,下油锅煎。煎藕饼宜文火慢工,且要不时翻动藕饼,以免焦糊。藕饼一下油锅,立马满屋生香,这香气里不仅有肉香,还有藕香、面香、油香。当这几种香混合在一起时,你会发现,自己已然陶醉其中。
藕饼第一次煎至九分熟即可,吃前油温稍高复煎一次,口感会更加酥香。刚出锅的藕饼,夹一块入口,轻轻咀嚼,那糯米黏稠的绵香融合着莲藕淡淡的清香,直入肺腑,此时余味就已经在记忆里永存不散了。
莲藕为睡莲科,药用价值很高,民谚有 “新采嫩藕胜太医”之说。据中医理论,莲藕味甘性平,有开胃清热,滋补养性之功效。用莲藕为主要原料制作而成的藕饼,作为一道名肴在供人们食用的同时,也相应起到了一定的保健作用。(上海黄浦 王蕙利)
芋头,别名芋艿,古称蹲鸱(形容其形状像蹲坐着的鸱鸟),属天南星科植物。我国种植芋头的历史悠久,在春秋时期,《管子》一书中就记载了种芋的方法;西汉《记胜之书》中又介绍了种芋六法;《史记》中也有“岷山之下沃野千里,下有蹲鸱,至死不饥”的记载;明代更有《芋记》、《芋经》等专著问世。
关于芋头的吃法,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中记录了“芋子酸臛法”; 宋代林洪《山家清供》中有“大耐糕”;明代王象春《群芳谱》中的“芋馎饦”;清代袁枚《随园食单》中的“芋煨白菜”、“芋羹”;沈李龙《食物本草会纂》中的“芋粥”等。芋头是低热能高蛋白,含有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的药食佳品,营养成分近似土豆,却不含龙葵素,易于人体消化吸收。芋头入肴,有滑、软、酥、绵4个特点。宜蒸、煮、炖、烧、烤、烩、烹、炸、熘、炒、拌,可荤可素,可咸可甜。大鱼大肉之后吃上几只软糯甜香的芋头,那个中滋味,真是妙不可言。秋季气候干燥,来一盆芋艿老鸭汤,无论下酒过饭,不仅是道鲜美滋补的佳肴,更是极好的养生保健食品。宋代诗人陆游平生对芋头情有独钟,曾作诗称赞:“食常羹芋已忘肉,年迫盖棺犹爱书”、“烹栗煨芋魁,味美敌熊蹯”,把芋头写成比肉和熊掌还要味美。
中医认为,芋头性平、滑,味辛,有明显的益胃宽肠、通便解毒、补益肝肾和调补中气的功效。对乳腺癌、甲状腺癌、恶性淋巴瘤患者及其伴有淋巴肿大、淋巴结转移者有辅助治疗作用;在癌症手术或手术后放、化疗及康复期间,可作为防治癌瘤的常用药膳食品。现代医学研究发现,芋头中含有一种天然的多糖类高分子植物胶体,有很好的止泻作用,并能增强人体免疫力。芋头中的矿物质钾的含量较高,每100克芋头含钾高达378毫克,含钾高的食物可降低中风发病率,因此每周吃5~6个芋头,可使中风危险下降40%。芋头中还含有丰富的矿物质氟,可保护牙齿,有洁齿防龋的功效。
芋头虽营养丰富,老少皆宜,但需煮熟后再吃,否则会刺激咽喉,多食则导致腹胀。支气管哮喘、气滞引起的胸闷、两胁胀痛者忌食。芋头的黏液中有一种物质对皮肤黏膜有较强的刺激作用,不过其遇热能被分解。因此,在削洗芋头手发痒时,只要在火上烤一烤即可缓解。(江苏镇江 潘春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