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播中医药文化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仅靠某个或几个行业去做,显得势单力薄。只有多渠道的协调联动,多行业的密切协作,多元化的共同参与,才能不断积聚了解中医药、喜欢中医药、选择中医药的正能量,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 2012年年末,笔者和几位食品专家在四川省眉山市吉香居食品有限公司考察泡菜时,竟发现他们的泡菜里有中药:丁香、桂皮、花椒、小茴香…… 在吉香居宽敞整洁的泡菜加工车间外边,有一条为来访者提供的参观通道。透过玻璃窗看去,车间里一流的泡菜加工设备,连接成上百米长的作业流水线。这阵势,完全颠覆了“小坛小灌做小菜”的传统观念。将要走到加工车间的另一端时,笔者向这个车间相反的方向扫了一眼,那墙上有同样吸引眼球的东西:图文并茂的宣传画——泡菜里的中药。从这里回头望去,窗户与窗户之间的墙壁上,都悬挂着统一规格的宣传画和展品盒。笔者欲知哪些中药与这里的泡菜配伍,便不得不走“回头路”,将十多种中药一一摄入相机。 那天,吉香居董事长丁文军陪同我们参观时,从传统的“丁香火锅”、“丁香姜糖”、“丁香桂胡鸡”说到他们的创新之作——“丁香泡菜”,又说及各种中药助力泡菜的药补食疗作用:“丁香是香喷喷的暖胃好手;花椒这个麻辣医生,中药驱寒很有性格;小茴香是理气止痛、温阳散寒的高手……” 吉香居泡菜里的中药,明明白白地写入泡菜配料表,还通过不同形式进行宣传和展示,这就不仅仅是食品概念下的药食结合了,而是把食品企业建成了中医药科普宣传的阵地。 从药食同源、同功、同效的角度来看,食品行业在中医药科普宣传中的地位和作用,不可忽视。早在1980年,成都同仁堂滋补药店就创办了专门经营药膳的餐馆,颇受消费者欢迎。他们在经营药膳的基础上,先是发表药膳科普文章,后又给药膳著书立说,为普及中医药知识发挥了重要作用。 国外也有类似情况。笔者在报上看到这样一幅图片:一位韩国老人头戴硕大的草帽,身着灰色长衫,手持菜谱和菜品广告牌,在饭店门前强力推介他们的“药膳参鸡汤,好吃送健康”。此举有效地招揽了顾客,也成功地宣传了“药膳”之“药”——人参。 上述事例说明,中医药科普不只是中医界的事。当然,中医在日常诊疗中应尽己所能,把中医药知识传达给自己的服务对象。那么,以药入膳的食品行业,担负起向消费者宣传中医药知识的社会责任,也是理所当然的份内之事。 由此延伸开来,中医药科普又并非医药和食品两个行业的事。以北京为例,中医药科普已走进校园和居民小区。北京市东城区48所小学各派一位老师,在2009年暑假前统一接受中药种植知识培训,他们还从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领到中药种子,分发给中药种植试点班的小学生,教学生在假期栽种。北京市2012年启动的“中医文化进校园”工作,虽然中医文化不进课程表、不硬性规定课程,也不安排考试,但实质上相当于别开生面的课外活动课,既宣传了中医药知识,还能起到放松身心、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健康的作用。北京海运仓社区为了方便居民学习中医药知识,增强健康理念,于2010年建起800多平方米的“百草园”,种植金鸡菊、芍药、蛇莓等30多种中药。 中医药知识博大精深,传播中医药文化是需要全社会关注的大事,仅靠某个或几个行业去做,显得势单力薄。只有多渠道的协调联动,多行业的密切协作,多元化的共同参与,才能不断积聚了解中医药、喜欢中医药、选择中医药的正能量,让中医药更好地造福人类。(作者单位系中国药膳研究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