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国医大师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追忆往事缅怀先师——纪念朱良春先生百年诞辰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8-03-09
以章次公、朱良春师徒为首的师承体系被称之 为 “章朱学派” 。这一学派从理论到实践建立起新的 体系,推动中医由传统向现代演进,为患者增福祉, 为后学示门径,影响了医坛和一代代学人。转眼朱 老师辞世已年余,兹择片断记忆略加整理,谈谈对 章朱学派的认识,藉作对朱老师百岁诞辰的纪念。

1 超前思维

朱老师晚年曾多次对我们说 : “章次公的许多 学术见解具有 ‘超前性’ ” [1 ] ,在当时或不为一般 人理解,甚至遭到非议,但经得起时间的检验,已 为或将为中医学术发展的进程所证明 。 “超前性” 入木三分,足可从中领悟章先生学术的真谛,也是 朱老师毕生治学的缩影。 与章先生同时代的医家中不乏卓越之才,著述 之丰抑或过之,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章先生的影 响力趋增,学术备受推崇,其故何也? 盖众多学 者,因袭古人者多,自出机杼者少,其学术面貌似 曾相识,日久自然被人淡忘。惟立言不袭者,方能 自成一家。

“超前性”指医家的远见,看到了医学发展的 趋势,开风气之先。清代刘熙载曾谓 : “才、学、 识三长,识为尤重 ” ; “非识之高卓精审无以中要” ( 《文概》 ) 。然而卓识又非绩学不办,有绩学而后 有卓识,有卓识而后有洞见。章、朱二公将中医学 植根于国学基础就有了源头活水,同时不尚空谈, 注重临床实践,让理论与实践相互印证,因而看问 题具有穿透力,不落俗套。不仅能了悟经典的奥 旨,对历代诸家的得失也洞若观火,撷其精华,为 我所用。

2 医坛新风

章先生志在革新中医以适应时代,主张 “发 皇古义,融会新知” ; 朱老师从1962 年起,便倡言 “辨证与辨病相结合” ,二者一脉相承,随着时代 的发展,他的认识更具体、更深化了。章先生认 为,中医治疗的特点是 “整体性的综合疗法” ,亦 即作用于整体以矫正病理变化,但由于历史条件的 限制 , “尚不能由 ‘辨证’发展到 ‘识病’的阶 段” ,故当用现代诊断方法以济其不足,即 “双重 诊断,一重治疗” 。朱老师倡导的 “辨证与辨病相 结合” [2 ] ,则为 “发皇古义,融会新知”提供了可 行的法则。它为传统中医诊疗模式注入了新的内 容,临证力求确诊,避免误诊与漏诊; 医者也能从 “证”与 “病”的不同角度来探求病理,不仅知其 然,还知其所以然,并为疗效的判断提供了客观的 指标,同时带来处方用药的革新,既针对证候,又 能与针对 “病”的特效药融合起来灵活组方。俟 后朱老师的这一观点为学界普遍认同,蔚然成风。 章先生所处中西汇通派正在兴起的时代,他敏 锐地指出 : “要中西会通,当以古今会通为前提” 。 他针砭时弊,坚决反对牵强附会,认为那些对中医 一知半解,仅凭病名、症状表面的字义就与西医妄 加比附,则失之远矣! 会通古今也就会通了寒、 温,会通了经方与时方,在这样的基础上才能融会 新知,丢掉了传统就会误入歧途。从这一视角来看辨证与辨病的关系,他指出 “辨证是绝对的,辨 病是相对的” ,强调了中医的主体意识,可谓用心 良苦。有志于会通古今中外,创新也就在其中了。

3 治学严谨

20 世纪 70 年代,在朱老师的指导下我们参加 了 《章次公医案》的编撰工作。朱老师苦心孤诣, 多方搜集,力主其事。为了让我们明了章先生的治 学特点,他在给我们的信中特别指出,章先生 “能发挥自由思想,所谓独立思考者也” ,开宗明 义地揭示了章先生治学的精髓,值得深长思之。 章先生的治学方法有很多独到之处,譬如精究 因明学 ( 作者注: 古印度的逻辑学) ,注重逻辑, 体现学术的严谨性。章先生还注意用考证的方法探 古求源,研究学术问题,而非随心所欲,率意而 为。每发议论,必言之有据; 每下一义,必精确不 磨; 每疏一方,必尽善尽美,令人信服。观其医 案,主症与兼症,主因与诱因,其间的因果关系如 何,证治的要点何在,分析层层深入,如抽丝剥 茧,寥寥数语,无不切中肯綮,绝无游移不定、模 棱两可之辞。真所谓 “案者断也,必能断乃可云 案 ”( 《医林琐语》 ) 。我们当时极为震撼,如此高 水平的医案确属别开生面。1980 年 《章次公医案》 正式出版,好评如潮,为中医学术的发展注入了新 的动力,朱老师功不可没。

关于考证,例如,章先生精研 《伤寒论》 ,详 考 “伤寒 ”“六经 ” “辨”的涵义,赋予新意。认 为 “在急性传染病中,张仲景是注意循环系统的 第一人” ,其治热病注意保护心力,渊源有自。为 了阐明六神丸的强心作用,章先生详考府志、县志 及有关文集,撰有 《雷子纯与六神丸》 ,凡雷氏家 族的变迁、方剂组成、功用特点无不言之凿凿,认 为它能 “兴奋心肌与脑神经” ,并云 “热病心力衰 竭用附桂则人畏惧,用六神丸既能强心,又不遭 谤” 。朱老师稽古察今,融会贯通,进一步解析六 神丸配伍的奥妙,拓宽其应用范畴。在内科急症, 如热病引起的休克及心力衰竭、早期之呼吸衰竭、 哮喘、冠心病心绞痛等均采用之,尝配合汤剂、丸 剂,收到很好的疗效。称其为 “仓猝救急的妙方, 扶危拯脱的良药” 。

4 敢于质疑

章先生曾受国学大师章太炎的熏陶,不轻易附 和旧说,极具批判精神,曾对五行学说能否指导中 医临床实践提出质疑,究其说也源于章太炎先生。 章太炎先生详考古籍,认为五脏配五行古无定说, 至于相生相克 ,“木之胜土,利不如金; 金之生 水,事无其验 ”( 《医术平议》 ) ,并断言 “五行之 说,昔人或以为符号,久之妄言生克,遂若人之五 脏,无不相孳乳,也无不相贼害者,晚世庸医,藉 为口诀,则实验可以尽废,此必当改革者也” ( 《论中医剥复案与吴检斋书》 ) 。我们在协助朱老 师整理 《章次公医案》期间,他明确要求,撰写 按语不要用五行机械地说理,五行说不是章先生所 乐闻,决不能强加于人而违其本意。这样做,就保 留了一段真实的历史供后人评说。于今观之,质疑 五行不过是一个学术争议,不妨客观地看待、辨证 地分析、冷静地思考其中的是非得失,求一持平之 论。用五行来说理不无可取之处,如泛用、滥用, 诚恐流于浅薄,等于自设藩篱,阻碍对具体问题作 更深入的研究,让中医学术突破原有的束缚向更深 层次发展,惟 “疑古”方能 “变古” ,这也许是章 先生质疑五行的积极意义。

我们侍诊于朱老师之侧聆听教益,譬如,接诊 1 例肝阳上亢引发的高血压病患者,向他请教清金 平木法的应用。考此法以清代医家王旭高的表述具 代表性。王旭高认为,肝气、肝风、肝火三者同出 而异名,但为病不同,治法亦异。凡 “肝火上亢, 清之不已,当制肝,乃清金以制木火之亢逆也” ( 《西溪书屋夜话录》 ) 。朱老师则说,此类高血压 病,无论怎么去清 “金” , “木”都无法平,血压 也不会下降。这句话说明一些看似圆融周到的说理 不一定经得起临床的检验,而 “清金平木”也有 它特定的应用范围,不能一概套用。再次,俗称的 肝阳上亢引起的高血压病,其深层次的发病机理是 什么,值得进一步探讨。朱老师的用意是激励后学 突破固有的迷思,不断进取,从而有新的发现。

5 平淡神奇

清代医家费伯雄曾曰 : “天下无神奇之法,只 有平淡之法。平淡之极,乃为神奇” ( 《医醇賸 义》 ) 。视野广阔,博采众长,采用民间草药,特 别是一些冷门药,是 “章朱学派”的特色之一。 20 世纪 40 年代末,与章先生同时代的医家张 明权曾撰文指出,章先生临证处方 ,“冷门药十有 五六” ,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现象。很多不起眼的 冷门药,章先生用得出神入化。例如,荠菜花本是 清肝明目药,还能清热凉血、解毒止痢,他于湿温 ( 肠伤寒) 大便溏泄则甚至色赤时用之,取其直清肠热,若炒炭则更能收敛肠黏膜、防止肠出血。再 如鸡蛋壳,功善收涩制酸,对胃溃疡患者,他将其 放瓦上煅存性作散剂用之,可制酸和中,且无刺激 性,能护膜生肌,促进溃疡愈合。其他如用马鞭草 截疟、仙鹤草强壮、白槿花治痢、望江南治热病便 秘、苎麻根止咳平喘、凤尾草治带下等,无不随手 拈来。朱老师对冷门药的应用更为广泛,有 《用 药经验》行世,例如穿山龙一味,朱老师经过大 量的临床实践,认为其能扶正气、祛风湿、通血 脉、蠲痹着,为治疗风湿类疾病标本同治的妙药, 并说明用量需 40g 左右,30g 以下收效不著。再如 豨莶草能祛风湿、平肝阳、强筋骨,朱老师用于黄 疸缠绵不退,湿热邪毒稽留之候,取其能解毒护 肝、兼可活血。还有用露蜂房治带下清稀,葎草通 淋利尿,一枝黄花疏风清热,疗效确切。冷门药大 多具有 “廉、便、验”的特点,易得而实用,还 能减轻患者的负担。

临证所见有时用某方某药历久无效,转用一些 冷门药,每能出奇制胜。我们在英国行医时曾亲身 体验,发现从未接触过中药的西方人对中药特别敏 感,只用草药且用小量辄能获验,用量大了机体难 以承受,个中道理发人深思。

6 务实求真

茫茫学海,何处觅真知? 朱老师对虫类药的应 用亦不乏真知灼见,所制之益肾蠲痹丸、复肝丸、 健脑散等 [3 -4 ] ,均为享有盛誉的良方。不妨略窥其 心法,以作借鉴。

首先,上至 《神农本草经》 ,下迄当代,凡医 学文献关于虫类药的记载,朱老师靡不勤加搜求, 积累大量资料,故能取精用宏。其次他还汲取民间 经验,以济书本的不足。再者,他采用现代药理、 研究成果,从新视角诠释虫类药的功用,躬身实践 以证其实,故能得心应手,运用自如。此外,注意 患者的反馈信息,证其药效,并发现新的功用。例 如露蜂房一味,本是祛风定惊、攻毒疗疮、散肿止 痛之良药。仅 《唐本草》记载露蜂房能疗阳痿。 朱老师用其治疗慢性支气管炎时,部分患者反馈有 温肾壮阳之功,随后侧重用其治阳痿,确有疗效。 此为朱老师自制蜘蜂丸 [花蜘蛛 ( 微焙) ,炙蜂 房,熟地黄,紫河车,肉苁蓉] 治阳痿之缘起。 朱老师的这一体验,令人想起章太炎先生 “道不 远人,以病者之身为宗师” ( 《自强医报题辞》 ) , 是确有见地之言。病者之身是一本无法穷尽的大 书,所提供的各种信息,无论人的抗病能力,还是 医者诊断、治法的确切与否,乃至药物的性能,客 观、具体而真实,有任何实验无可企及之处,正是 问 “道”之所在。如果医者不善于捕捉病者提供 的各种信息,并从中获得启示,就很难找到解决疑 难杂症的钥匙。

朱老师的治学精神也深深影响着后之学者,我 们在验证木贼草的药性时,就受到老药工的经验启 迪,感触良深。按诸家本草记载,木贼草味甘、微 苦,治目赤肿痛,并能发汗。今人归于发散风热 药,但它还能疗肠风、脱肛、痢疾,妇人崩中赤白 诸疾,有收涩之功。其故何也? 清人黄宫绣 《本 草求真》曰 : “疝痛脱肛、肠风痔漏、赤痢崩带, 审果系风热而成者,得此则痛止肛收,肠固血止, 而无不治之症矣。 ”显系随文释义,似通而未通。 我们反复考证,张子和 《儒门事亲·七方十剂绳 墨订一》将其归于 “涩剂” ,惜乎语焉未详。惟 《中药材手册》 ( 1959 年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 载 明木贼草 “味甘、微苦涩” ,遂用口亲尝之,果然 有涩味,涩能固脱,这才解开了心中的疑问。这本 书集中了全国各地的老药工经验,老药工无先入为 主的成见,故真实可信,木贼草能散能敛,全在医 者善用之。黄宫绣欲求真而不得其真,惟崇尚实践 方有真知。孔志约在 《唐本草·序》中云 : “《本 经》虽缺,有验必书 ; 《别录》虽存,无稽必正。 ” 这才是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人如是,吾辈更当 加倍努力。

7 结语

往事已成历史,知史可以鉴今。通过一些鲜为 人知的史实,亦可窥朱老师博大的胸襟、治学的门 径和独到的眼光,或可为读者诸君研究 “章朱学 派”之一助。几十年来,朱老师为继承发扬章先 生的学术经验,出版其学术著作竭尽心力,硕果累 累。今天我们缅怀朱老师的盛德与丰业,亦当奋发 前行,让先师学术传世,则精神不朽矣。

来源:中医杂志 作者:朱步先 朱建华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