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国医大师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路氏医派的形成和传承脉络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10-10
来源:中国中医药报 作者:刘绪银 路喜善

  以国医大师路志正为代表性传承人的路氏医派是近百年来著名的中医学术流派,其诞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发扬于北京市,传播于海外。
 
  起源于河间学派、易水学派诞生地
 
  路氏医派产生于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区滹沱河南岸北洼村。这里自隋以来就是东西南北交通要道,商业发达,这为新理论新思想的创立发展提供了丰厚的文化土壤,促进了中医学派的产生。
 
  中医药理论体系虽建立于秦汉时,但自晋至宋,一直偏重于经验方药的收集应用,忽略了理论研究。金元时期,因社会动荡,民流离失所,饥饱失时,瘟疫频发,既往的医学经验和理论已不能较好地指导临床实践,迫使医家进行医学创新,诞生了著名的河间学派、易水学派,开创了中医药学发展的新局面。
 
  河间学派鼻祖刘完素(约1110~1200年),今河北省河间县人,故后世称刘河间,后人统编有“河间六书”、“河间十书”等。师从刘完素者甚多。攻下派的张从正(约1156~1228年),宗刘完素。易水学派鼻祖张元素(1131~1234年),在《黄帝内经》脏腑理论的启示下,结合临床经验,著《医学启源》《脏腑标本寒热虚实用药式》等,总结了脏腑寒热虚实病机及辨证论治规律。金代李杲(晚号东垣老人),师从张元素,创制补中益气、升阳益胃等名方,后世称为补土学派代表。罗天益,师从李东垣,尽得其术,发展了刘河间热证用灸和李杲甘温除热的观点。
 
  张元素、李杲、王好古、罗天益诸家,师承授受,形成了易水学派,对明代医学的发展有很大影响。其后,薛己、孙一奎、赵献可、张介宾、李中梓在继承张元素、李东垣学说的基础上,探讨肾和命门病机,从阴阳水火不足的角度探讨脏腑虚损的病机与辨证治疗,建立了以温养补虚为特色的辨治虚损病证的以先天阴阳水火为核心的肾命理论,后世称为温补学派。河间学派和易水学派南传后得以发扬。婺州义乌的朱丹溪,在研习《素问》《难经》等经典的基础上,访求名医,受业于刘完素再传第子罗知悌,力倡“阳常有余,阴常不足”之说,申明人体阴气、元精之重要,后世称为“滋阴派”创始人。
 
  可见,金元时期,河北医家开创了学术争鸣、继承创新的中医药学发展的新局面,受历史文化的影响,河北形成了崇尚医学的风气。时至清末民国,战争频发,政权变更,社会动荡,民不聊生,疾病丛生,受传统文化和社会环境影响,藁城路氏家族以儒入医。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政府十分重视中医药发展,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路志正因医术精湛,成为第一个调入卫生部的中医,他博采众家,继承创新,终成一代国医大师,师从者众,并形成了医学流派。
 
  主要通过学校教育和师承教育结合传承
 
  以国医大师路志正为代表性传承人的路氏医派主要是通过学校教育和师承教育进行传承。路氏医派第一代代表性传承人有路永修、路益修。
 
  路益修以儒入医,为当地名医,精通内、儿、针灸诸科。1934年,应乡邻要求,在村里创办河北中医专科学校,主讲《汤头歌诀》《药性四百味》等。一年后,山西盐城名医孟正已游学河北,孟氏经验丰富,于医理造诣尤深,治学严谨,在无极一带医名甚噪,被聘请教授专业课,学生二十余名。路益修的儿子路士农、侄儿路志正,同村路继勋、路继德皆在此学习,路士农后中断学业而赴延安参加革命。学校于1937年7月因日本侵华而停办,路益修便在藁城南董镇创办“施诊所”,与孟正已共同坐诊,免费为百姓看病。
 
  路氏医派第二代代表性传承人路志正(1920-),受家境熏陶,幼年即酷爱医学。弱龄之时,随父路永修习《三字经》《弟子规》《千家诗》《医学三字经》《药性赋》《汤头歌诀》等。1934年入路益修的河北中医专科学校学医,兼读四子之书。后拜孟正已为师,研习《素问》《灵枢经》《图注难经脉诀》《伤寒论》《金匮要略》《本草备要》等,随陈宣泽习《论语》《孟子》《周易》《古文观止》等,随王步举研习《灵枢》《甲乙经》《针灸大成》等。1939年,独立应诊。凡日间疑似难辨、立法处方无把握者,则于晚间研读有关书籍,如喻嘉言《寓意草》《章楠治案》《柳选四家医案》《临证指南医案》等,以提高辨证分析能力,从前人验案中得到启发。1952年8月调卫生部医政局医政处中医科工作,1953年参与创办《北京中医》(后更名《中医杂志》),同年被中华医学会聘为“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第一届委员”。1954年11月入卫生部中医司技术指导科工作,同年参与筹建中国中医研究院(中国中医科学院前身)。1960年,参加支援包钢医疗工作,与名中医余无言在包头主办西医学习中医班和带徒,培养人才30余名。一年后回卫生部中医司工作,1973年调中国中医研究院广安门医院从事临床工作。1981年参加广安门医院内科研究室的创办工作,任研究室副主任,从事痹证的科研和医疗工作。先后任中华医学会中西医学术交流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副主任委员、内科心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风湿病学会主任委员,全国政协第六、七、八届委员,卫生部药品评审委员会委员,卫生部国际交流中心理事,北京中医学会理事、副理事长、顾问,《北京中医》《中医杂志》编辑,北京老年康复医学研究会副会长,北京中医药大学名誉教授,《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主编,中国中医科学院资深研究员、博士生导师、首届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伦敦中医学院名誉教授,长春中医药大学客座教授,广东省中医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国家中药品种保护评审委员会顾问等。路志正弟子众多,遍布海内外。
 
  路氏医派第三代传承人分内传和外传。内传是路志正子女,有路喜素、路喜善、路京华、路京达、路洁。外传有高荣林等众多学生与弟子,大部分已成为全国各大医院中医学科、学术带头人。
 
  第三代代表性传承人路京华、路京达,自幼受父路志正影响,喜爱中医,长而随父学习中医,后均于1980年考取中国中医研究院硕士研究生。路京华精通内、儿、针灸诸科,现往返于国内和日本从事中医临床,并在日本开展中医培训,弟子众多。路京达现在欧洲从事中医临床,在瑞士开办了“神针中医学校”,为欧洲培养了大量针灸人才。第四代传承人主要是路志正的孙字辈和弟子的学生,现在都是中医药临床骨干。
 
  实践中不断创新形成独特学术思想
 
  路氏医派经国医大师路志正发挥,形成了独特的学术思想。
 
  继承创新
 
  路氏医派诞生于河北,主要继承了河间学派、易水学派思想及家学。河间学派以治疗外感温热病为主,南传后发展成温病学派。路志正十分重视以河间学派、温病学派理论指导各种热病,尤其是当代传染性疾病的治疗。1960年,包钢工人孙某某被铁水灼伤,面积达63%,三度烧伤35.7%,出现败血症,持续高热、神昏。西医专家主张用抗生素杀菌消炎,用冰镇法降温。路志正查看病人后,根据中医“给邪以出路”的理论,反对冰镇,在中医温热病理论指导下,以清营解毒、滋阴宁神为法,用清营汤和黄连解毒汤加减及安宫牛黄丸治疗,使病人很快脱离生命危险,尔后用补益气血、调理脾胃的方药治疗,病人很快康复。路志正将经验整理成文,发表在《中医杂志》,引起广泛反响。
 
  易水学派重视脏腑辨证,并演化出以脾胃为核心的补土派,路志正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脏腑相兼观,即任何一脏疾病应从五脏六腑相互联系出发辨证论治。如冠心病,当代中医根据古代经验和西医的认识,提出了活血化瘀的治疗法则,确实取得了显著的疗效,降低了死亡率。但随之而来的是一见冠心病,动辄活血化瘀,忽视其他法则而影响疗效。路志正据《黄帝内经》中九种心痛的论述,结合现代成果,认为冠心病的病因病机非独在心,五脏逆气冲心均可引发冠心病,首次系统阐述了厥心痛、肺心痛、脾心痛、肾心痛、肝心痛理论,认为冠心病的形成与湿、痰、瘀相关,提出“调理脾胃,化浊祛湿通心”的治疗大法。对于脾胃学说,路志正在继承的基础上,提出了百病关乎脾胃,持中央、运四旁,调理脾胃以调升降、顾润燥、健纳化、怡情志为主,发展了脾胃学说。
 
  据临床发新论
 
  路志正认为中医学理论源于临床实践,发展中医学术必须勤于临床,要根据中医思维模式,善于总结临床经验,提出新论。1955年11月,路志正作为全国防治血吸虫病的专家调查组中的唯一中医专家,在通过大量调查后,发现西药杀虫虽然有效,但对腹水疗效欠佳,他根据古代中医水臌、蛊胀的认识,结合临床实践经验,提出了“中西医协作治疗晚期血吸虫病腹水方案”,1956年在《中医杂志》发表《中医对血吸虫病的认识和治疗》,推动了中医防治血吸虫的医疗实践。
 
  又如痹病和风湿病,早在《黄帝内经》就有“痹”“风湿”的认识。路志正认为历代医家对痹与风湿类病虽然积累了大量经验,但古籍记载及分类极不统一,不利于指导临床实践和学术发展。鉴于此,他和著名中医学家焦树德发起成立痹证学组和风湿病专业委员会,组织专家进行研究。首先,总结历代医家认识,提出以“痹病”代替传统的“痹证”,编辑出版了《痹病论治学》,将病名中的证与证候中的证区别开来。然后,结合现代研究成果,提出了以“风湿病”代替“痹病”,将现代疾病中诸如颈椎病、强直性脊柱炎等几十种疾病统归于中医风湿类疾病,并首次提出了“燥痹”“产后痹”,制定了五体痹、五脏痹、燥痹等许多风湿类疾病的诊疗标准,主持编辑出版了《实用中医风湿病学》,使之成为中医的新学科。
 
  朱丹溪《格致余论》有“痛风”专篇,路志正为弄清其与西医痛风的关系,复印了朱丹溪家乡的《义乌县志》,并查阅《元史》,并到义乌考察,发现义乌在元代经济发达,人们善饮酒浆与常食海鲜,这是发生痛风的主要原因。后在浙江武警医院开设痛风门诊,通过对两千多病例的分析,证明中医痛风与西医痛风的一致性,继承朱氏“血中污浊”病因病机说,结合现代医学研究成果,将痛风的病机概括为血中有热,污浊凝滞;饮食不洁,酒色过度;正气不足,再感风、寒、暑、湿之毒;情志不畅,伤脑动神等,导致内脏失调,气血偏盛,阴阳失衡而诱发。急性期多湿热阻络,治当清热利湿、疏风通络、消肿止痛为主。慢性期多脾肾两虚、痰瘀阻络,治当健脾益气、补肾通络、疏风定痛为主。
 
  博采众长
 
  1951年,路志正到北京中医进修学校进修。通过学习,路志正更加认识到中西医各有长短,只有团结合作取长补短,才能提高疗效。路志正调入卫生部从事中医技术指导工作后,先后结识了章次公、秦伯未、韩刚、沈建德、蒲辅周、王文鼎、王朴诚、董建华、刘渡舟、李重人、余无言、陈慎吾等名中医,与他们探讨学术,丰富自己的学术思想。
 
  20世纪50年代,民间中医冯全福在北京采用家传捏脊方法治疗小儿消化不良,引起了争议。新华社记者致信卫生部后,路志正前往调查,经过实地考察和组织专家评议,肯定了捏脊疗法的科学性,并建议安排到北京中医医院工作。在路志正的帮助指导下,后来编辑出版了捏脊疗法著作,路志正亲自作序推介。
 
  20世纪60年代,锦州铁路工人葛长海承家传正骨和拍打、膏穴疗法,为转行从医,上访卫生部。路志正热情接待、了解考察,认为其经验与技术有科学性,便请示领导,安排他到北京中医医院诊治小儿麻痹后遗症,经实践证明疗效后,葛长海到北京铁路医院骨伤科工作,后在路志正帮助指导下编写出版《捏筋拍打和正骨疗法》。
 
  路志正认为,“中医名家、大家是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成长起来的。中医诊疗不依赖实验室和其他物理检查,医疗水平的高低体现在应用中医药治疗疾病的医师身上。高水平的中医不一定在高层次的大医院,有较高水平的基层和民间中医常不为大家所熟知。”他先后到贵州、湖北、江苏、云南、吉林等地,深入基层,收集民间经验和有效单方、验方,经总结分析后予以合理应用。临床常用绿萼梅、素馨花、玫瑰花、八月札等疏肝理气、调和气血,就是源于民间经验。
 
  (作者刘绪银单位为湖南省新邵县中医医院 作者路喜善单位为北京路志正中医药文化发展传播有限公司)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