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白血病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中医研究艾滋病 从体质入手的依据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1-31
艾滋病( 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AIDS) 是 一 种 由 人 类 免 疫 缺 陷 病 毒 (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简称 HIV) 感染引起的慢性 致死性疾病, 是全球重大疾病之一 [1 ] 。中医药治疗 艾滋病在增强免疫、 改善症状、 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减少机会性感染率、 降低死亡率等方面都发挥了独 特的优势 [2 -3 ] , 并有群众基础 [4 ] , 因此中医药治疗艾 滋病的研究被寄予厚望。但在证候研究方面尚存在 一些问题, 其中较为突出的是, 不论是证候的流行病 学调查、 临床治疗, 还是个人临床实践总结的证候归 纳或相对规范的较大样本的证候研究及标准化研 究 [5 ] , 证候分型都莫衷一是。中医药疗效与中医辨 证的准确性息息相关, 而艾滋病中医证候研究却停 步不前。本文拟从中医体质入手, 开阔艾滋病证候 研究思路谈几点认识。

1 从体质入手的依据

1. 1 体质较证相对稳定

《黄帝内经》 最早论述了人类体质, 后世医家多 有研究, 较有代表性的是张景岳从禀赋的阴阳、 脏气 的强弱盛衰等方面将体质划分为阴脏、 阳脏、 平脏 3 型。2009 年 4 月中华中医药学会发布的《中医体质 分类与判定》 将体质分为 9 种基本类型, 即平和质、 气虚质、 阳虚质、 阴虚质、 痰湿质、 湿热质、 血瘀质、 气 郁质、 特禀质。

体质是一种客观存在的生命现象, 是个体生命 过程中, 在先天遗传和后天获得的基础上表现出的 形态结构、 生理机能以及心理状态等方面综合、 相对 稳定的特质。王琦 [6 ] 认为, 由于一个人的先天禀赋 很难改变, 决定了体质相对稳定性的一面。体质具 有相对稳定性, 未病时基本不变, 有病时也大多保持 原有体质。匡调元 [7 ] 认为, 体质主要是在遗传基础 上, 在缓慢、 潜在的环境因素作用下, 在生长发育和 衰老过程中渐进性地形成的个体特殊性。虽然体质 可以改变, 但其变化过程是比较缓慢的。证则不一 样, 证是对疾病处于一定阶段的病因、 病位、 病性以 及邪正力量对比等各方面情况的病理概括, 相对于 体质容易改变。

1. 2 体质决定证的发生

体质现象是人类生命活动的一种重要表现形 式, 它与健康和疾病密切相关 [8 ] 。“正气存内, 邪不 可干” , 体质强弱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正气的盛衰, 决定证的发生。体质与证候在病理变化、 量变积累 与转化、 表现特点、 信息表达、 诊察内容等方面均存 在密切关联。证候的产生与个体的体质特征、 病邪 性质、 受邪轻重、 受损部位等因素相关, 但起决定作 用的还是个体的体质特征 [9 ] 。

1. 3 体质影响证的性质

体质是证的基础, 证是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体 质以后形成的临床类型, 是在体质基础上演变和发 展的。中医证候类型是对人体疾病状态下脏腑气血 阴阳 盛 衰 情 况 及 病 因 病 位 等 方 面 的 概 括。王 琦 [10- 12 ] 通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 一是认为体质影响 证候类型。同一致病因素作用于人体, 由于体质的 不同能够出现不同的证候, 不同类型的体质对某些 性质的致病因素有易感性。清代医家吴德汉在《医 理辑要·锦囊觉后篇》 中明确指出, 体质类型决定 发病的倾向性, 现代临床研究也得到证实; 二是体质 影响证候的性质, 是证候属性的重要因素 。《灵枢 ·五变》 说 : “一时遇风, 同时得病, 其病各异, 愿闻 其故……凡此五者, 各有所伤, 况于人乎……肉不 坚, 腠理疏, 则善病风……五脏皆柔弱者, 善病消瘅” , 说明虽然同时感受风邪、 同时得病, 但由于个 人体质不同, 所产生的证候性质也就各异; 三是体质 影响证候的从化。即使感受同一致病因素, 由于体 质的不同, 邪随体化( 从化) 可表现出不同证候, 可 见体质对证候的影响之深远。

2 其他疾病体质与证候相关性研究借鉴

近年来, 许多学者对体质类型与证候及疾病的 关系进行了研究, 值得借鉴。陈荣升 [13 ] 发现阴盛阳 虚体质在中风发病上有重要意义; 王前飞等 [14 ] 验证 了肥胖人痰湿体质易患冠心病; 荀运浩等 [15 ] 发现阴 虚质和痰湿质人群感染乙肝病毒后易发展为慢性乙 肝人群, 平和质人群则易呈自限性经过, 对于已感染 乙肝病毒的人群而言, 湿热质者较易或较早发生肝 组织炎症而导致疾病进展, 平和质者则长期保持病 毒携带状态, 阴虚质、 瘀血质者也倾向于出现不良结 局, 阳虚质者亦更多保持病毒携带状态; 王慧英 [16 ] 调查了 141 例脂肪肝患者的中医体质类型分布特点 及其与证候的关系, 发现脂肪肝中医体质分型以痰 湿质、 气虚质居多, 中医证候分型以痰湿蕴结和肝郁 脾虚型居多, 气郁质与肝气郁结证、 湿热质与肝胆湿 热证、 阴虚质与肝阴不足证、 痰湿质与痰湿蕴结证呈 正相关、 体现了证候与体质相关、 体质影响证候的关 联关系。这些研究启发我们从体质的稳定性及本质 性来开阔艾滋病证候研究的思路。

3 艾滋病证候与体质的研究方向

体质与正气相关联, 体质可诱发、 激发邪气, 使 机体表现出对邪气的易感性和发病的倾向性 [17 ] 。 基于此, 探索易感染 HIV 和有多次高危行为而不感 染 HIV 的人群体质分布特点, 建立全民体质自愿监 测和判定, 对易感染 HIV 体质者进行重点健康教育 和防护, 避免血、 性途径的传播。同气相求, 易感染 HIV 人群体质分布特点的结果将对艾滋病发病和证 候的表现都有指导意义。

邪气可随体质不同而发生属性的变化即邪气从 化, 体质不同而证候各异, 体质的亏虚和变化对感染 性疾病的传变、 预后和转归亦有重要影响。诊疗艾 滋病时, 若能探查患者体质之偏颇, 就可以预先采取 措施, 防止疾病深入传变。基于此分析, HIV/AIDS 患者尤其是无症状期感染者和艾滋病期患者的体质 分布特点及其与证候的相关性, 影响疾病的传变和 转归, 使其长期处于无症状期而不进展, 提前干预可 能发生的机会性感染等, 真正做到既病防变。虽然 已有白玉燕 [18 ] 等对 188 例 HIV/AIDS 患者进行流 行病学调查, 结果发现平和质 30 例, 非平和质 158 例, 非平和体质患者中气虚质比例最大占 114 例 ( 72. 15%) , 认为气虚质为 HIV/AIDS 患者常见的体 质。唐宁新 [19 ] 等研究表明, 97 例感染 HIV 后患者 的体质最多的是气虚质( 31. 9%) , 其次是痰湿质 ( 20. 6%) 和湿热质( 17. 5%) , 但尚无艾滋病分期、 证候、 体质、 CD4 相关性的大样本流行病学群体调 研, 艾滋病的证候研究亟需大样本并具有临床指导 意义的体质普查、 监测、 转归、 从化等方面的研究。 分析长期携带 HIV 病情不进展、 感染 HIV 后快 速进入艾滋病期和典型进展者的体质特点是什么, 甚至分析体质、 证候和基因的相关性等。掌握哪些 体质感染 HIV 后长期不进展, 哪些体质感染 HIV 后 会快速进展, 延缓发生不良结局的时间。通过对艾 滋病患者体质研究, 希望能达到知道患者体质就可 以知道其可能出现的常见证候和转归特点等, 使艾 滋病证候的研究不再仅仅是经验总结, 而是有科学 依据的临床实践。

总之, 从中医体质入手开阔艾滋病证候研究思 路, 充分体现了中医学“治病求本” 的学术思想, 值 得我们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 MAARTENS G,CELUM C,LEWIN S R. HIV infection: epidemiology, pathogenesis, treatment, and prevention[J]. The Lancet, 2014, 384( 9939) :258- 271.

[2] 王丹妮, 郭会军. 从中医免疫观调节 HIV/AIDS 患者免疫平衡 [J].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2012, 18( 10) :1140- 1141.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