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风湿性关节炎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类风湿关节炎 运用中药“毒药”治疗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7-04-16
临床常用乌头、附子、细辛、雷公藤等有毒中药治疗类风湿关节炎,通过科学炮制、合理配伍、适当剂量、科学煎煮等几个环节,可以减少毒性,增强疗效。把握原则,辨证使用这些药物,可以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慢性的全身性炎症性疾病,以慢性、对称性、多滑膜关节炎和关节外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属于中医“历节”、“痹证”范畴。目前,应用于RA治疗的药物主要有中药、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改善病情的抗风湿药(DMARDs)和糖皮质激素[1]。运用中药治疗RA疗效较好,毒副作用少。在所用的中药中,有很多是“毒药”,有些甚至有“大毒”,但若恰当使用则临床效果会很显著。
 
中医对毒的认识
 
在古代,中药开始被称为“毒药”。如《周礼·天官》记载:“医师掌医之政,聚毒药以供医事。”《素问·移精变气论》曰:“毒药治其内,针石治其外。”这说明在古代将各种药物总称为毒药,正如张景岳在《类经·卷十四》中指出:“凡可避邪安正者,皆可称之为毒药。”
 
后世医家对中药之毒的认识不断发展完善,明代张景岳在《类经·卷十四》云:“药以治病,因毒为能。所谓毒者,以气味之有偏也。……气味之偏者,药饵之属是也,所以去人邪气。其为故也,正以人之为病,病在阴阳偏胜尔。欲救其偏,则惟气味之偏者能之,正者不及也。”张景岳在此认为,“毒”指药物的偏性,每种药物都有其独特的、有别于其他药物的偏性,药物能治疗疾病正是用药性之偏纠正人体之偏。药物皆有偏性,若用在不该用之处,或过量使用,即便是养人正气的人参亦能害人。现代很多医家对中药之“毒”的认识多集中于中药所含的有害成分对人体造成的伤害而言。有毒中药具有独特的治疗作用,应该扬长避短,合理应用。
 
有毒中药在RA治疗中的应用
 
运用有毒中药于RA的治疗,具有悠久的历史。在《金匮要略》中,用于治疗历节病的桂枝芍药知母汤和乌头汤就分别含有附子和乌头,至今这两首方仍常用于临床治疗。后世医家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总结出许多有效的治疗药物,其中几种常用的中药有毒甚至大毒,被人们称为“虎狼药”、“霸道药”等。
 
乌头类
 
包括川乌、草乌、附子等,俱含有乌头碱类等有毒成分[2]。乌头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味辛温。主中风、恶风、洗洗出汗,除寒湿痹,咳逆上气,破积聚,寒热。”乌头大热,有大毒,功效祛风湿,散寒止痛,主要用于寒湿痹痛、心腹冷痛等证。《金匮要略》中用乌头汤治疗寒湿历节,乌头用蜜久煎,并配伍甘草等以降低其毒性。附子味辛甘,性热,有大毒,功效为回阳救逆,补火助阳,散寒止痛,主要用于阳虚证、寒湿痹证等。《神农本草经》谓附子:“味辛温。主风寒咳逆邪气,温中,金创,破癥坚积聚,血瘕,寒温痿躄,拘挛,脚痛,不能行步。”张锡纯曰:“附子味辛,性大热,为补助元阳之主药,其力能升能降,能内达能外散,凡凝寒锢冷之结于脏腑、着于筋骨、痹于经络血脉者,皆能开之、通之。”张仲景用桂枝芍药知母汤治疗“风湿历节”,方中用附子以散寒除湿、通络止痛,配伍甘草、白芍等减轻毒副作用。类风湿关节炎多因风寒湿邪痹阻经络关节所致,“邪之所凑,其气必虚”,故正气亏虚是本病之根本原因,而温阳、扶正、散寒、祛湿等非乌头、附子所不能胜任。
 
藤类药
藤类药多具有祛风、清热、除湿、通络、散瘀结的功效。现代药理研究表明[3],藤类药多具有抗炎、解热、镇痛等作用,用于RA的临床治疗,疗效显著。《本草汇言》曰:“凡藤蔓之属,皆可通经入络”。周仲瑛指出:“凡藤蔓之属,善于攀越缠绕,质地坚韧,不但具有祛风除湿、行气活血功效,更是通络引经之使药佳品,用于痹证尤宜。”常用的雷公藤是卫矛科植物雷公藤的根,性味苦、辛,凉,有大毒,有祛风除湿,活血通络,消肿止痛的功效。但其含雷公藤碱、雷公藤定碱等多种生物碱,会对人体消化、神经、生殖等系统造成伤害[4]。临床应用如雷公藤等有大毒的藤类药时,要尽量小剂量使用,剂量大时要长时间煎煮或配伍有防治副作用的药物。
 
虫类药
虫类药擅长搜剔风寒湿邪,驱寒蠲痹,对于风寒湿邪痹阻经络日久,痰瘀互结,深伏血脉、骨节,缠绵难愈的RA病症,须借助于虫类药走窜入络之性,搜剔伏邪。常用的虫类药有全蝎、蜈蚣、白花蛇舌草、蕲蛇等。“蜈蚣、全蝎其性走窜,长于祛风定痛,对关节走注疼痛难忍者尤宜”,“蛇性走窜、善行而无处不到,故能引诸药至病所,自脏腑而达皮毛”,可用于风湿顽痹,麻木拘挛等证。现代药理研究[5]表明,虫类药多含有异体蛋白质(毒性蛋白、组织胺样物质等),这些蛋白可能引起中毒反应或过敏反应,所以用量应小剂量,或入散剂,以减小毒性。
 
细辛
细辛历来被视为治疗顽痹的要药,细辛性温而大辛,气盛味烈,性善走窜,达表入里,疏散风寒之力大,温经止痛之力强,既能发散在表之风寒,又能入里祛除在里之阴寒,具有窜透开滞的特点。《神农本草经》将细辛归为上品谓:“味辛温。主咳逆,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长年。”但自宋代陈承《本草别说》开始有“细辛不过钱”之说。后世多宗这一说法,2005年版的《中国药典》规定细辛用量1-3 g。现代药理学研究[6]认为,细辛的有效成分为挥发油,而挥发油中含有毒成分黄樟醚,黄樟醚可引起呼吸麻痹、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细辛不过钱”是针对细辛入散剂而言,入汤剂时挥发油及有毒成分黄樟醚的含量因随煎煮后而减少[7],使毒性大大降低。现代很多医家并不拘泥于“细辛不过钱”之说,注意配伍及煎煮时间,重用细辛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可收到很好的疗效。
 
马钱子
马钱子又名番木鳖,味苦、性寒,有大毒,归肝、脾经,有散结消肿、通络止痛的功效,张锡纯指出马钱子能“开通经络,透达关节之力,远胜于它药。”《外科全生集》谓马钱子能“搜筋骨入骱之风湿,祛皮里膜外凝结之痰毒”。多用于风湿顽痹、麻木瘫痪、跌打损伤、疽痈肿痛等病证,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疗效较佳。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8],马钱子所含的番木鳖碱(士的宁)与钱子碱(布鲁生)等生物碱为其主要有效成分及毒性成分,可对呼吸系统产生抑制。对马钱子的减毒方法,目前多采用砂烫法[9],以降低毒性、保留药理活性。
 
注意事项
 
中药毒性既指药物偏性即药性,又指药物对人体的毒害作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多为中老年人,体质偏弱,不能耐受风寒湿邪,因此在应用上述有毒药物治疗时,要仔细辨析患者气之虚实,病之新久,根据患者体质、禀赋、病程等,合理而有效的利用药物的特性,把握炮制、配伍、剂量、煎煮等环节,“中病即止,勿伤正气”,从而起到减毒增效作用。也不能因这些药物有毒而舍此求它,正所谓如《内经》所言:“有故无殒,亦无殒也”。
 
参考文献
[1] 徐桃桃,杨惠琴.类风湿关节炎的诊疗进展[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8,17(17):2750-2751
[2] 周友红,呼海涛.浅述乌头碱类药物的功效及毒性[J].河南中医,2008,28(7):89-90
[3] 王玲.浅谈常用藤类药物治疗类风湿关节炎[J].光明中医,2007,22(4):38-39
[4] 赵润栓,张敏.雷公藤毒副作用及其防治研究进展[J].国医论坛,2006,21(3):52-54
[5] 朱良春.虫类药的应用(增订本)[M].太原: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4:8,18,101
[6] 朱成兰,苗晓玲.细辛的临床应用和剂量初探[J].云南中医中药杂志,2005,26(4):18-19
[7] 周立国.中药毒性机制及解毒措施[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455
[8] 李林.马钱子药效和减毒研究概述[J].亚太传统医药,2007, 5:19-21
[9] 占永良.炮制对马钱子生物碱含量及毒性的影响分析[J].浙江中医杂志,2009,44(10):760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