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头晕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治疗眩晕症的药用方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1-08-01

  张某,男,63岁,2010年2月12日初诊。患者6年前出现胸闷胸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经治疗其功效不明显,胸闷胸痛时作,遇寒即发。近一个月来天气寒冷,加之劳累出现心胸憋闷作痛,痛引肩背内臂,伴见心悸不安,气短乏力,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舌淡暗,苔薄白,脉细涩而迟。叩诊心界向左下扩大,心音低钝,心律整齐,心率74次/分,二尖瓣听诊区可闻及少量吹风样杂音。心电图显示窦性心律,标Ⅱ、AVF、V3的T波低平或倒置。心脏彩超显示左心室肥厚,二尖瓣轻度关闭不全,心室舒张功能下降。中医诊断为胸痹,证属心阳亏虚,心脉痹阻。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自拟甘桂饮加减:炙甘草30克,桂枝15克,太子参15克,丹参15克,当归15克,川芎15克,郁金10克,姜黄10克,瓜蒌15克,薤白10克,细辛3克。日1剂,水煎服,分2次温服,7剂。嘱患者注意休息,忌劳累恼怒,慎起居。

  2月19日二诊:药后心胸憋闷作痛,畏寒肢冷,气短乏力递减,仍心悸不宁时作,舌淡略暗,苔薄白,脉细涩。上方加茯神10克,远志10克,柏子仁10克,继服14剂。

  3月4日三诊:药后胸闷胸痛、心悸气短、畏寒乏力诸症明显减轻,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前方加刺五加30克,红景天15克,继服14剂。

  3月18日四诊:药后胸闷胸痛未发,心悸气短、畏寒肢冷、神疲乏力诸症皆失,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口服通心络胶囊善后,随访至今未复发。

  按:胸痹,为胸阳痹阻之证,尤在泾指出:“痹者,闭也。”《类证治裁》:“胸痹,胸中阳微不运,久则阴乘阳位,而为痹结也。”本病多因素体阳虚,感受寒邪,寒凝心脉;或阳气久虚,无力运血,心脉瘀阻;或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聚湿生痰,闭阻心脉而致。本例患者年老体衰,心阳素虚,加之外感寒邪,寒凝气滞,血行不畅,胸阳不振,而发本病。心主血脉,阳气不足,血行不畅,故而心胸憋闷作痛;手少阴心经之脉直行上出腋下,循内臂,故痛引肩背内臂;心气亏虚,鼓动无力,心动失常,故而心悸不宁;阳气亏虚,温煦失职,故面色白光白,畏寒肢冷;舌淡暗,脉细涩而迟,均为心阳亏虚,心脉瘀阻之征象。

  关于本病病机,仲景提出“阳微阴弦”,即上焦阳气不足,胸阳不振,下焦阴寒之邪上乘所致。杨牧祥老师认为,本病的病位在心,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的失调有密切的关系,盖心主血脉的正常功能有赖于肝气条达,脾气健运,肾阳温煦等功能正常,其病机有虚实两方面,虚者多见气虚、阳虚、阴虚、血虚,尤以气虚、阳虚多见;实者不外气滞、寒凝、痰浊、血瘀,又以血瘀多见。临床之证,多本虚标实,虚实夹杂,致使病情缠绵难愈。本例患者证属心阳亏虚,心脉痹阻,故治以温阳益气,活血通络,方中瓜蒌、薤白、桂枝温阳化气,振奋胸阳,炙甘草、太子参、丹参、当归、川芎益气活血;郁金、姜黄、细辛温经散寒,活血通络。诸药配伍,共奏温阳益气,活血通络之功效。

  杨牧祥老师治疗本病常根据病情变化,在温阳活血之品中酌加茯神、远志、柏子仁等养心安神之剂,《灵枢·本神》所谓“心藏脉,脉舍神”,胸阳不振,心脉瘀阻,神无所舍,故本病多伴神志不宁,心悸不寐等症,可酌加养心安神之剂,既可起到标本兼顾的作用,又可缓解患者紧张焦虑的情绪,减轻心脏负荷,有助于病情恢复。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