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某,女,75岁,因“发现外阴肿物伴疼痛6天”于2021年12月15日就诊。外阴肿物约黄豆大小,质软,呈阵发性轻微刺痛,肤温不高,无破烂,无异常排液及出血。曾自行口服抗生素,无效。刻下:自觉外阴肿物逐渐增大,疼痛明显,查体示:阴户下方有一囊性肿物,直径约3cm,边界清,触痛明显,皮肤黏膜无异常,皮温不高。阴道分泌物少,宫颈萎缩。舌红,苔薄黄,脉弦。既往有2次外阴肿物发作史,平素性格急躁,偶有口苦及痰。血常规、C反应蛋白、降钙素原均正常,体表包块彩超示:会阴部所指包块处距体表约0.6cm处皮下组织层内探及一低回声,范围约2.0cm×0.8cm,边界清,边缘欠规则,内部回声不均质,可见细密点状弱回声充填,探头挤压有波动感。据检查结果,考虑脓肿形成。
诊断:西医诊断为外阴囊肿伴感染,中医诊断为阴疮(痰结积热)。
治法:清热解毒,消痰散疔。
处方:金银花30g,野菊花10g,蒲公英60g,紫花地丁10g,连翘10g,陈皮6g,法半夏10g,苍术15g,瓜蒌30g,天花粉15g,神曲30g。3剂,水煎服。
服用1剂后疼痛明显缓解,肿物较前缩小一半,伴有轻微疼痛;继服上方3剂,外阴处肿物消失,无疼痛不适,予出院。
按本病属中医学“阴疮”范畴,患者平素性格急躁易怒,郁怒伤肝,肝气不舒,最易化火;木横乘土,若肝气郁结,不能疏泄脾土,导致脾气呆滞,津液水谷运化失常,湿阻于内;“肝足厥阴之脉,起于大趾丛毛之际,……上腘内廉,循股阴,入毛中过阴器,抵小腹,挟胃,属肝,络胆”,湿热之邪循经下注于会阴,湿毒浸淫,腐蚀血肉致阴部出现红肿热痛,甚至溃烂。相当于西医学中的外阴炎、前庭大腺炎等。
中医外科学对疮疡疔毒论为:“肿痛不红,触之有囊性柔软感者,为痰结积热。”《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妇人阴中生疮,多由湿热下注”,故方以五味消毒饮清热解毒、消散疔疮,二陈汤燥湿以化痰结。方中重用蒲公英,妙在善消疮毒,又善消火毒,故可两用也。金银花与蒲公英同为消痈化疡之物,蒲公英入阳明、太阴二经,金银花无经不入,两药同用则其功更大。苍术气辛味厚,燥湿强脾逐痰。朱丹溪曰:“实脾土,燥脾湿,是治痰之本。”考虑患者年龄偏大,脾土本虚,用清热解毒寒凉之药恐伤中焦,故加神曲以助土气,且能破癥结、逐积痰。在临证中准确把握病机、诸药相合则可达到效如桴鼓的临床疗效。(侯聪 重庆市中医院 李源 河北省宁晋县草医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