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理论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解读《黄帝内经》传承中华文化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16-05-16
•回顾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自《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以来,其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精气学说的核心观念与象思维模式一直呈现“传承”的态势。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对于人体藏象、经络,对于疾病的因机证治以及养生理论完备而又系统,是本与源的首选。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从功能、整体、运动的角度认识事物,全面、综合、系统、联系、辩证地看待事物是其精髓,也是我们需要继承与发扬的重点。
 
今年4月24日,笔者主讲的《解读<黄帝内经>——五脏篇》第十七集在中央电视台第10频道播出,至此,第一季五脏篇的节目播出完毕。
 
这是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首次从文化角度系统地解读《黄帝内经》。有朋友问我,作为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的主委,北京中医药大学副书记、副校长,除去授课任务还有较为繁重的行政工作,为何还要致力于《黄帝内经》的文化科普?
 
其实,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要从《黄帝内经》这本书说起。
 
《黄帝内经》 中国古代百科全书
 
《黄帝内经》是一部古代医学论文的汇编,分为《素问》与《灵枢》两个部分,各9卷81篇,共162篇。这部古代典籍被称为中医的“第一经典”,是因其创建了中医学术的理论体系。
 
书中以人的健康和疾病为中心,结合了古代的天文、历法、地理、数术等多门学科,讲述天、地、人之间的关系,进而对生命的规律进行了探讨与分析,建立了完整深奥的中医理论体系。
 
《黄帝内经》中《素问》多论“医道”,《灵枢》多讲“医术”,二者相得益彰。书中阐述了对脏腑、经络、气血、疾病诊断、治疗、养生的认识,形成了后世老百姓认识到的理论与实践相互融合的中医学。
 
《黄帝内经》对中医学的发展影响十分深远,由其积淀的中华民族几千年来与疾病作斗争的宝贵经验,至今依然有效地指导临床,保障着中华儿女的健康。也正是因此,《黄帝内经》又被尊为“医家之宗”,被誉为中医“临证之兵书”。
 
《黄帝内经》医学知识和理论的形成,受到古代社会科学、自然科学等多学科的渗透和影响。无论其固有的内涵和表述方式,还是其中研究方法与过程,都广泛涉及到古代哲学、数学、天文、农学、历法、地理、气象、物候、社会学等众多学科。
 
此外,《黄帝内经》中还有大量社会经济、生活方式、社会心理、地位变迁以及风土习俗等与疾病关系的记载。在地理方面,我国古代地理的九州说与五方说也都在《黄帝内经》中体现,《素问·异法方宜论》更是详细阐述了各地的地势气候、各地的水土与物产以及不同的地理环境人们的饮食起居习惯,并认为这些因素造就了不同地理环境下人的体质、生理特点的不同,进而形成各自不同的病因病机学说和不同的治法。
 
可以说,《黄帝内经》完整地保留了中国古代的文明与智慧,也正是如此,《黄帝内经》被称为“古代的百科全书”。时至今日,由《黄帝内经》奠定的中医药学已经成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蕴含的独特的思维方法已成为东方科学思维的典范。
 
研究典籍 注重“经典式传承”
 
2015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致中国中医科学院成立60周年的贺信中说:“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这是对中医药的肯定,更是对中医药研究者、从业者提出的新命题。
 
在以经典物理学、化学为基础的科学技术飞速发展的今天,如何让以中医药为代表的中国传统文化更好地彰显魅力、如何更好地利用中医药这把钥匙打开东方文明的宝库?这都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解决的课题。
 
回顾中医药几千年的发展历史,自《黄帝内经》构建了中医药理论体系框架以来,其包括了阴阳学说、五行学说与精气学说的核心观念与象思维模式一直呈现“传承”的态势。
 
而在理论框架中的具体范畴则在后世多有创新。这也就是中医药发展中一直遵循的“经典传承式”规律。
 
这种规律的形成是因为中医经典造就了中医药理论体系中的核心观念与思维模式,并将二者完好地表达出来运用到理论实践当中,同时为后世运用提供了良好的范式,历代各家学术理论、流派及学说都是在此基础上的延伸。
 
2015年,中国中医科学院的屠呦呦获得诺贝尔奖,更加证明了研究中医古代典籍的意义十分重大。《黄帝内经》作为中医经典之首,遵循规律地对其深入研究的重要性、必要性显而易见。
 
2016年是“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国家正在积极推进“健康中国”的建设,中医药被纳入基本公共服务项目清单之中,成为其中一个重要环节。
 
然而,还有一些老百姓对于中医的认识程度不够,甚至一些科学工作者对中医不了解,再加上中医药行业一些不规范现象,中医药医疗保健市场鱼龙混杂,学术上争论不一。因此,从学术的角度对中医药进行正本清源的科普工作是十分必要的。
 
《黄帝内经》作为中医学的奠基之作,其对于人体藏象、经络,对于疾病的因机证治以及养生理论完备而又系统,是本与源的首选。
 
《黄帝内经》 提供了良好的思维范式
 
今年2月,国务院颁发了《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年)》,提出扎实推进中医药继承、大力弘扬中医药文化的战略部署,并将其纳入国家文化软实力的范畴。中医药发展至今天,已经不仅仅是一门医学,同时它蕴含认识人体、认识社会、认识自然的方法,已经形成一种文化,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我们谈起中医药甚至中华文化的继承与发扬之时,我们首先就要回答应该继承什么?发扬什么?
 
在我们的传统文化当中,从功能、整体、运动的角度认识事物,全面、综合、系统、联系、辩证地看待事物是其精髓,也是我们需要继承与发扬的重点。运用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环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各种复杂关系,有助于构建和谐社会;可以运用到团队管理、企业管理之中,使中华民族凝聚力更强。
 
而这些认识事物的方法,正是《黄帝内经》的学术特征,它一是用“从其用而知其体”的象思维方式,从功能现象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便于人们更直接有效地认识各种事物;二是把生命现象放在其生存的自然、社会环境中,强调“天人一体”、“形神一体”的观念,从整体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便于人们更加全面综合联系地分析各种事物间的关系;三是将时间流转与空间变化结合起来,从运动的角度把握生命规律,便于人们更加辩证地看待事物的发展变化。
 
可以说,《黄帝内经》将这些理念充分运用到对人、对自然以及社会的认识当中,为如何处理他们之间的关系,提供了良好的思维范式。因此,对于《黄帝内经》的科普工作,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播,关系到中华文化的传承,是迈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实现中国梦的一步。
 
正为因此,我们通过中央电视台《百家讲坛》栏目,将这样一部古老而又博大精深的典籍,特别是其蕴含的这种思维方式传递给老百姓,并将其集结成书,让老百姓能够认识它、了解它,使其更好地服务中国、服务社会、服务人类,以期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道路中发挥更大的作用。(翟双庆)
Tag标签: 黄帝内经(58)

    闂傚倷鑳剁划顖滃枈瀹ュ洤鍨濋柛顐犲灮缁€濠冩叏濡炶浜惧Δ鐘靛仜濞差參骞冮姀鐘垫殝闁哄鍎婚崗宀勬⒑閻戔晛澧查悽顖d邯楠炲繘鏁撻敓锟�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