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病人误装心脏起搏器
临床误诊误治杂志 1999年第2期第12卷 呼吸系疾病误诊误治专栏
作者:顾能荣 殷善开 张胜兰 柯国欣 沈平江
单位:顾能荣 殷善开 张胜兰 柯国欣 沈平江(上海市第六人民医院[200233])
关键词: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诊断;高血压;诊断;病窦综合征;诊断;误诊
Key words Sleep apnea syndrome/diagnosis Hypertension/diagnosis Sick sinus syndrome/diagnosis Diagnostic errors
1 病例资料
男,46岁。因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6年,加重3年,于1997年7月18日拟诊心脏窦性静止收入院。病人6年来在睡眠中因突感胸闷而惊醒,被迫坐起,每月发作1~2次。近3年阵发性呼吸困难次数增加,每月约10余次。近一年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次数增加至每晚30余次。外院检查最高血压21/15 kPa,平均20/14 kPa。身高165 cm,体重88 kg。血胆固醇6.44 mmol/L,甘油三酯4.14 mmol/L。给予降压、降血脂均疗效差。1994年在当地医院检查24小时Holter示窦性静止,并见2秒以上的心房与心室活动暂停,心率最慢为30/min左右。病人主要症状为夜间多次短暂胸闷、呼吸困难。于1997年7月20日给予安装起搏器。但术后夜间胸闷、气促现象仍不缓解。在6年病程中,无心力衰竭和心功能不全体征,此时才考虑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可能,请耳鼻喉科会诊,做肺功能检查,观察睡眠呼吸。病人睡后连续观察22分钟,共发现呼吸暂停14次,暂停时间均大于10秒,符合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到瑞金医院进一步做多导睡眠图检查提示:整个记录睡眠时间441分,阻塞性呼吸暂停297次,最长呼吸暂停时间为268秒,阻塞性呼吸变浅4次,最长时间为177秒,分别在零点32分和零点39分;血氧饱和度基线98%,整夜最低值50%,极限最低为20%。符合重度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OSAS)诊断并伴有低氧血症。在局麻下行悬雍垂-咽-腭成形术。术中见双侧扁桃体三度肥大,后柱增粗,悬雍垂长,粘膜皱折。切除扁桃体、悬雍垂和肿胀多余粘膜,使咽腔比术前扩大三倍,解除了咽喉部的阻塞。病人术后晚间呼吸困难惊醒现象消失,术后一周康复出院。随访1年无复发,血压也趋向稳定正常。
2 讨论
OSAS的病人通常较肥胖,而且多伴有高血压、高血脂。内科医师往往只重视高血压、高血脂,当病人出现夜间胸闷、惊醒,多误诊为心功能不全。此病人是典型的OSAS,由于对此病缺乏认识,所以首先考虑心脏窦性静止,安装起搏器后病人症状并不能缓解。虽然起搏器使心率维持在58/min,但是,多导睡眠图检测血氧饱和度整夜为50%,其中最低值20%。阻塞性呼吸暂停最长达268秒,在0点32分,阻塞性呼吸变浅最长达177秒,也在0点39秒。这些数据均证实是由OSAS所引起的窦性静止和低氧血症。只有解除阻塞症状,窦性静止与低氧血症才可能真正解除,血压也可趋向正常。
OSAS并非少见,尤其在中老年男性,其发病率达20%~30%。但由于该病仅发生于睡眠中未能引起人们的足够重视,加之临床医务工作者对此病的临床表现认识不足,极易造成误诊误治。文献[1]报道OSAS的临床表现是多种多样的,可主要表现为白天嗜睡,并出现心血管、呼吸、脑血管、神经、精神、内分泌和血液系统等症状。病人睡眠中发生呼吸暂停时憋气,迷走神经张力增高,加上缺氧,窦房结发起冲动减慢而致窦性静止;当睡眠发生呼吸暂停过久时血氧下降,二氧化碳分压上升,刺激了外周和中枢化学感受器,交感神经兴奋增高,窦房冲动恢复。睡眠时由于呼吸浅慢或暂停可导致睡眠时反复发作的低氧、高碳酸血症,酸血症是其共同的生理改变,除加重或导致呼吸衰竭外,还有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高血压病等危险因素。OSAS者[2]可出现夜间心绞痛、心肌梗死和各种心律失常,甚至夜间猝死。心律失常[3]为窦性心动过速反复出现,可有各种传导阻滞、房性早搏、房颤、室早和室速。该病以心血管和呼吸系统功能紊乱为主要表现,极易造成误诊误治。随着近年来OSAS的诊治水平不断提高,治愈或改善症状、逆转和消除对多系统器官的损害,对提高生活质量和延长生命是有重要意义的。
参考文献
[1] 慈书平,周子荣.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的临床表现与漏诊误治.中国实用内科杂志,1998,18(4):198
[2] 慈书平,刘树森,吴树春,等.46例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患者窦腔性心律失常的猝死.心功能杂志,1994,6(3):152
[3] Koegler U.Dubler H.Glaremin T, et al.Nocturmal myocardial ischemia and cardiac arrhythmia in patients with sleep apnea with and without coronary heart disease.KLin-wocheuchr,1991,69(10):74
(收稿时间1998-11-08 修回时间1999-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