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胃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胃细胞逆转丸治疗胃癌前期病变927例的逆转作用

胃细胞逆转丸治疗胃癌前期病变927例的逆转作用

世界华消化杂志 1999年第7期第7卷 临床经验

作者:许建青

单位:空军水上村医院 天津市 300074

关键词:胃炎,萎缩性/治疗;胃细胞逆转丸/治疗应用;胃肿瘤;癌前状态;内镜检查

  中国图书馆分类号 R573.32

  Subject headings gastritis, atrophic/therapy; stomach neoplasms; precancerous conditions; gastroscopy

  胃癌是严重危害健康的恶性肿瘤之一. 在我国,胃癌的死亡率一直占恶性肿瘤的首位[1]. 要降低胃癌的死亡率,治疗胃癌前期病变十分重要. 自1992年WHO提出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胃癌前期病变的概念以来,国内外学者对此予以高度重视. 们不断探索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的有效药物,以期逆转癌前病变,达到降低胃癌发病率及死亡率的目的. 我院采用胃细胞逆转丸治疗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1 材料和方法

  1.1 材料 本组927例,均为我院门诊患者. 其中男643例,女284例;年龄29岁~71岁,其中29岁~39岁130例,40岁~49岁238例,50岁~59岁339例,60岁~69岁148例,70岁以上72例,以40岁~59岁者居多,占62.2%;病程5mo~19a不等,其中1a以内98例,1a~5a 351例,6a~10a 411例,11a~19a 67例,以1a~10a居多,占82.2%. 临床表现为痞满833例,胃痛601例,纳呆710例,嗳气483例,泛酸153例,便溏131例,倦怠乏力619例,脘腹压痛377例,口苦160例.

  诊断标准 本组均经内镜检查及病理活检确诊为慢性萎缩性胃炎,诊断标准参照《中国常见肿瘤诊断规范》[2]. 其中属于轻度萎缩性胃炎317例(34.2%),中度375例(40.4%),重度235例(25.4%),伴肠上皮化生486例(52.4%)其中轻度305例,中度123例,重度58例,异型增生333例(35.9%)其中轻度209例,中度96例,重度28例.

  辨证分型 中医辨证分型属肝郁脾虚型(简称脾虚型)326例(35.2%),表现为痞满,腹痛. 苔薄,脉细弦. 脾胃阳虚、气虚型(简称气虚型)310例(33.4%),表现为痞满,肢冷,便溏,喜温喜按,舌质淡,脉细. 脾胃阴虚型(简称阴虚型)160例(17%),表现为脘腹灼痛,口干咽燥,手足心热,舌红,少苔或少剥,脉细数. 脾虚湿热型(简称湿热型)131例(14.1%),表现为食入胃痛,口干苦,喜冷饮,便秘,舌红,苔黄腻,脉细弦.

  1.2 方法 全部病例均停用其他治疗该病的药物,只采用口服胃细胞逆转丸(山西省太原消化病研治中心研制,批准文号:[95]并卫制剂可字670001). 该药主要由党参、丹参、大黄、黄连、白花蛇舌草、三七、甘草等组成. 6g/次,3次/d,90d为1疗程. 患者疗程结束后2wk之内复查内镜及病理学检查.

  2 结果

  2.1 疗效标准 临床治愈:临床症状体征均消失,胃粘膜炎症明显好转,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复常或消失. 显效:临床症状体征均明显好转. 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3项中有2项由重度转为中度,中度转为轻度或消失者. 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好转. 胃粘膜萎缩、肠上皮化生和异型增生3项中有1项从重度转为中度,或中度转为轻度者. 无效:临床症状体征、内镜及病理活检均无改善.

  2.2 治疗效果 在927例中临床治愈83例(8.9%)显效464例(50.0%),有效295例(31.8%),无效85例(9.2%),总有效率为90.8%. 中医辨证分型中各型的治疗效果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表1),说明胃细胞逆转丸对各型疗效相似. 治疗前后胃粘膜病理变化见表2.

表1 胃癌前期病变中医辨证各型疗效比较  n(%)

证型 n 临床治愈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脾虚型 326 31(9.5) 147(45.1) 110(33.7) 38(11.7) 88.3
气虚型 310 27(8.7) 163(52.6) 101(32.6) 19(6.1) 93.9
阴虚型 160 12(7.5)  91(56.9)  39(24.4) 18(11.2) 88.8
湿热型 131 13(9.9)  63(48.1)  45(34.4) 10(7.6) 92.4
合 计 927 83(9.0) 464(50.0) 295(31.8) 85(9.2) 90.8

χ2=15.76 P>0.05.

表2 胃细胞逆转丸治疗前后胃粘膜病理改变  (n)

治疗 正常

  胃粘膜

浅表性

  胃炎

胃粘膜萎缩 肠上皮化生 异型增生
0 0 317 375 235 305 123 58 209 96 28
83 348 285 169 42 180 47 36 142 45 12

  3 讨论

  慢性萎缩性胃炎肠上皮化生、异型增生为胃癌前期病变. 中医按其临床表现,归于胃脘痛、痞满、纳呆等范畴. 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慢性炎症的反复性长期刺激,烟酒过度损伤了胃粘膜及胆汁反流等因素,可导致胃粘膜萎缩,腺体的异型增生和肠上皮化生,引起胃酸、胃蛋白酶的分泌功能下降,消化功能减退,而出现痞满、腹痛,情志不遂则加剧,属脾虚证;出现纳差、痞满、便溏、喜温、乏力等,属气虚证;由于气郁日久可以化热,而出现灼热、口干烟燥、手足心热等,属阴虚证;出现食入后痛、喜冷饮、便秘等为湿热型. 所以本病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之病症. 胃细胞逆转丸根据这一病机而选药,方中黄连、大黄可泻火解毒,化湿清热,抑制幽门螺杆菌;白花蛇舌草则为清热解毒之品;龙葵、党参能促进胃粘膜细胞的生长;三七、丹参活血化瘀不伤正,还能改善局部血液循环;黄芪能补虚生肌,加速胃粘膜上皮细胞的新生,恢复生理功能. 具有健脾养胃、攻补兼施、扶正固本、行气活血、清热散结的作用,达到改善临床病症,逆转粘膜萎缩及腺体肠化和异型增生的目的. 胃细胞逆转丸针对病机进行治疗,组方非常科学,疗效非常满意,总有效率达90.82%,值得临床推广使用.通讯作者 许建青

  4 参考文献

  1 李连弟,鲁风珠,张思维,牧,孙秀娣,皇甫小梅. 中国恶性肿瘤死亡率20年变化趋势和近期预测分析. 中华肿瘤杂志,1997;19:3-9

  2 中华民共和国医政司. 中国常见恶性肿瘤诊治规范. 第4分册. 胃癌. 第1版. 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协和医科大学联合出版社,1991;37-41

收稿日期 1999-04-1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胃癌前病变及胃癌中细胞凋亡及其与FasL表达的关系
焦点新闻
·α-干扰素结合羟基脲治疗慢性髓细胞白血病15例疗效观
·不同浓度清毒饮和养正片对L7212白血病小鼠脾脏B细胞功
·养正汤减轻急性白血病化疗后毒副作用疗效观察
·急性白血病儿童血脂、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变化
·泰索帝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及乳腺癌的临床观察
·高剂量表阿霉素治疗进展期和晚期乳腺癌
·来曲唑治疗绝经后妇女晚期乳腺癌临床研究
·乳腺癌及癌前病变中细胞凋亡及其与bcl-2、PCNA表达的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