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肝癌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探讨

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测定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探讨

  中国肿瘤临床1999年第26卷第2期

欧阳学农 陈樟树 涂小煌 陆志范

  摘 要 目的:探讨D-二聚体(D-dimer)变化与原发性肝癌临床分期关系。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检测了85例不同临床分期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含量。结果:各临床分期肝癌患者D-二聚体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且不同临床分期肝癌患者之间,D-二聚体含量相差非常显著(P<0.01)。随肝癌患者病情加重,转移发生,D-二聚体呈递增趋势,在Ⅲ期患者,D-二聚体100%升高。结论:D-二聚体不仅可以反映患者呈现不同程度的纤溶亢进,而且可以作为肝癌患者预后判断的指标。

  关键词:原发性肝癌 D-二聚体临床分期

  血浆D-二聚体(D-dimer)是交联纤维蛋白的特异降解产物,其增高是作为机体内高凝状态和纤溶亢进的分子标志物[1]。我们检测85例原发性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探讨肝癌患者D-二聚体变化与肿瘤临床分期和预后的关系。

  1 材料与方法

  1.1 检测对象

  原发性肝癌患者85例,均系我院1996年10月至1997年7月住院患者,男性76例,女性9例,年龄21~78岁,平均年龄53.5岁。所有患者均经手术、影像或病理学检查确诊。对照组为35例健康献血员,男性4例,女性31例,年龄22~45岁,平均32.5岁。

  1.2 肝癌临床分期

  参照1977年全国肝癌防治研究协作会议肝癌临床分期方案[2],Ⅰ期:无明确肝癌症状和体征;Ⅱ期:超过Ⅰ期标准,而无Ⅲ期证据;Ⅲ期:有明显恶病质、黄疸、腹水或远处转移之一。85例肝癌患者中,Ⅰ期6例,Ⅱ期32例,Ⅲ期47例。

  1.3 D-二聚体检测方法

  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反应法。即在包被单抗的酶标反应板上,加入待测样品和不同稀释度的标准品,再加入酶标抗体,使血浆标本中的抗原与酶标记的D-二聚体抗体发生反应,经两次孵育后终止显色反应。以DG-3022A酶联仪(南京华东电子管厂生产)490nm读取并记录OD值。制作标准曲线,查得待检标本D-二聚体含量(μg/L)。D-二聚体酶联试剂盒由上海捷门生物公司提供。

  1.4 统计学处理方法

  采用t检验。

  2 结果

  2.1 健康血浆D-二聚体含量

  35例健康献血员D-二聚体测定,结果为0.13±0.04mg/L。

  2.2 各临床分期肝癌患者D-二聚体检测结果

  详见附表。肝癌患者D-二聚体水平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P<0.01)。Ⅰ期、Ⅱ期、Ⅲ期3组肝癌患者,各组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病情加重、病变进展,D-二聚体浓度呈递增趋势,各期患者间,D-二聚体水平相差非常显著(P<0.01)。

附表 各期肝癌D-二聚体测定结果

检测分组

例数

D-二聚体含量(mg/L)

P值

阳性数(%)*

肝癌组

85

0.48±0.16(1)

<0.01

92.94

Ⅰ期

6

0.21±0.07(1)

<0.01

66.67

Ⅱ期

32

0.36±0.10(1)(2)

<0.01

87.50

Ⅲ期

47

0.62±0.14(1)(2)(3)

<0.01

100.00

对照组

35

0.13±0.04

  注:(1)各组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0.01

  (2)与Ⅰ期患者相比,P<0.01

  (3)与Ⅱ期患者相比,P<0.01

  *D-二聚体浓度高于对照组上限为阳性

  3 讨论

  D-二聚体是交联的纤维蛋白在纤溶酶作用下所产生的特异性降解产物,它的升高提示体内纤溶活性增强[3],可用于区别原发性纤溶和继发性纤溶。众所周知,肝脏又与纤溶-抗纤溶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有必要深入研究D-二聚体与肝癌的关系。

  85例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浓度,与不同期别的关系显示:Ⅰ、Ⅱ、Ⅲ期3组的D-二聚体含量均高于对照组(P<0.01),且随病变进展,病情的加重,血浆D-二聚体浓度呈递增趋势,其差异非常显著(P<0.01)。其机理与以下两点相关:1)肝脏受损时其合成纤溶酶抑制物及清除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的功能降低。2)肝细胞受损,释放出“类凝血活性酶样”物质,激活凝血系统或因肝癌时肠道吸收某些物质入血循环内,导致纤溶亢进,而致D-二聚体增高。肝细胞受损严重时,血浆素原活化素释放,活力增强,使血浆素原转为血浆素。后者水解纤维蛋白原和纤维蛋白,使FDP增多,血中D-二聚体浓度也增加。

  由此可见,肝癌患者血浆D-二聚体异常升高,不仅提示患者血粘度升高,纤溶亢进,易发生出血倾向,更与肿瘤临床分期关系密切,可作为一个重要的预后指标。

  作者单位: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肿瘤研究所(福州市350025)

  参考文献

  1 周永列.D-二聚体的测定及其临床意义.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1996;17(1):4

  2 汤钊猷,主编.现代肿瘤学.上海:上海医科大学出版社,1993:561

  3 朱立红,聂昀,王学峰,等.国产试剂盒检测D-二聚体及临床应用.血栓与止血学杂志,1994;1:114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乙肝病毒和黄曲霉毒素B1在树鼩肝癌形成中的协同作用
焦点新闻
·急性白血病儿童血脂、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变化
·CD<sub>44</sub>v3基因蛋白在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改变
·便秘的研究现状
·关于提高我国便秘外科工作的一点建议
·匹维溴铵对小鼠功能性腹泻及便秘的治疗作用
·西沙必利与治胃灵合用治疗慢性便秘90例
·西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附104例报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