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家医:烫个水泡治肝炎
老张师傅患慢性支气管炎已30多年了,每逢天气转凉,便咳嗽不止。最近他的咳嗽却明显减轻了,问及原委,老张笑呵呵的说:“前些日子去看病,大夫在我的穴位上敷药发了几个泡,虽然当时有点疼,但咳嗽却很快好起来了,大夫说这叫‘发泡疗法’,你别说,还真管用!”
没错,这种传统的发泡疗法已有近千年的历史了。居住在我国中南和西南接壤之地崇山峻岭中的土家族医生们,也擅用此法给人治病。那么,他们是如何为人发泡疗病的呢?
土家族医生们常用毛莨、木蒜、野棉花、箭麻等药为病人发泡。多是用1种或几种药捣烂后,外敷在不同的穴位上,然后用胶布固定,时间由半小时至12小时不等。待患者感到局部灼热刺痛后即可除去。此时敷药处会起1个或几个大小不等的水泡,一般不将其刺破,发泡处 忌冷水、忌摩擦。治疗时穴位的选择,多依病情而定,如倒胆症(黄疸型肝炎),敷内关穴;咯吼(咳喘),则敷天突穴或丰隆穴;肚胀气痛,敷足三里;腰痛者则在两侧肾俞上敷药发泡等。
土家医多用本法治疗倒胆症(黄疸型肝炎)、咯吼(咳喘)、气痛、腰痛、骨节痛、风气痛等。对倒胆症和咯吼病的效果,尤其令人满意。虽然发泡疗法的作用机理目前不是十分明了,但土家医认为在穴位处发泡,可使药力透穴后,入筋脉而达病所,有促使毒气排出之效。
(罗赛)
医药养生保健报
2000.0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