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胃病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关系

世界华消化杂志 1998年第7期第6卷 临床经验

作者:张志广1 王跃红1 闻淑君1 林国云2 王秀芬3 李忠信3

单位: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1消化科 2急症科 3检验科 天津市 300211

关键词:螺杆菌,幽门;螺杆菌感染;胃食管反流;十二指肠疾病;胃炎;消化性溃疡

  subject headings Helicobacter pylori; Helicobacter infections; gastroesophageal reflux; duodenal diseases; gastritis; peptic ulcer

  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 R573

  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感染及反流的胆汁均是慢性胃炎的致病因素,但Hp感染与胆汁反流之间的关系尚无明确的结论,本研究对Hp感染与胆汁反流之间的关系作了进一步的探讨,为深入研究十二指肠胃反流(duodenal gastric reflux, DGR)的发病机制提供一些资料.

  1 对象和方法

  1.1 对象 50例受试者为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其中男28例,女22例,平均年龄45岁(20岁~78岁),均经纤维内镜直观检查及活组织病理检查;计有消化性溃疡12例,慢性浅表性胃窦炎1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15例,反流性食管炎5例;根据尿素酶法及Giemsa染色检测Hp及胃液中胆汁酸浓度的测定(胆汁酸浓度≥11.67μmol/L视为阳性),全部受试者中Hp阳性24例,十二指肠胃反流16例(确定十二指肠胃反流是根据胃液中胆汁酸浓度≥11.67μmol/L、内镜直观、彩色多普勒检查及ECT闪烁照像结果综合判定).

  1.2 方法 50例受试者于内镜检查前1wk停用抗生素、铋剂、胃肠动力药及制酸剂;内镜进入胃腔后除全面观察胃粘膜外,重点观察幽门关闭形态和有无DGR(以开始观察时情况为准,因内镜操作刺激引起者不包括在内),后抽取胃液2ml,于-10℃保存,成批量测定胃液内胆汁酸浓度;每例均于距离幽门口3cm~5cm胃窦前壁、小弯侧各取活组织共4块,一块用快速尿素酶法测Hp,一块用改良Giemsa染色法检测Hp(两种方法均阳性可视为有Hp感染);另2块作病理检查;对Hp阳性者用羟氨苄青霉素1.5g/d,奥美拉唑20mg/d,治疗4wk,于停药4wk后对全部经过治疗的患者再次复查内镜,同时按前述方法检测Hp并复查胆汁酸浓度;治疗前后胃液中胆汁酸测定均采用终点比色法,药盒由澳斯帮公司供应;两组结果用χ2检验及t检验做统计学处理.

  2 结果

  2.1 Hp检测情况 全部50例患者中Hp阳性24例,其中消化性溃疡9例,慢性浅表性胃炎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6例,反流性食管炎1例. 四种疾病Hp阳性率分别为75.0%,44.4%,40.0%,20.0%.

  2.2 胃液中胆汁酸浓度与Hp的关系 在16例十二指肠胃反流患者中,Hp阳性12例;而无十二指肠胃反流的34例中,Hp阳性仅为12例,两组相比χ2=6.87,P<0.01,说明Hp阳性者DGR发病率高,且胃液中胆汁酸浓度均增高.

  2.3 DGR患者根除Hp后胃液中胆汁酸浓度变化 12例Hp阳性的DGR患者在服药结束4wk后,对其Hp及胃液中胆汁酸浓度进行了检测,其中1例患者未规律服药且4wk后失访,1例患者Hp仍为阳性,其余10例患者Hp全部转为阴性,且胃液中的胆汁酸浓度较服药前明显降低,分别由治疗前的17.83,16.42,17.44,21.26,15.61,15.57,14.18,19.79,18.32,14.95μmol/L分别降至11.24,10.71,9.26,15.17,9.77,10.31,9.28,12.34,12.65,11.33μmol/L;与治疗前相比,差别显著,t=1.876,P<0.05.说明Hp清除后,DGR减轻,胃液中胆汁酸浓度下降.

  3 讨论

  十二指肠胃反流(DGR)在临床上时有发现,其发生机制复杂,影响因素较多;而Hp与DGR是否有关,目前众说不一[1-4],有些学者在体外研究中发现胆汁可抑制Hp的生长[2],但体内的研究结果未能完全证实;有认为十二指肠胃反流,特别是轻度反流是正常的,甚至粘膜活检正常者也可见高浓度的胃液胆酸[5,6].在本实验中我们发现DGR患者Hp的阳性率高于DGR阴性组,杀灭Hp后原有的DGR常常减轻,它表明胆汁反流常常和Hp感染并存,Hp很可能是DGR的病因之一,其具体机制尚不清楚;从本研究结果看我们认为可能是在Hp所致胃炎的情况下,胃粘膜的SS生成细胞减少,促胃液素分泌量增加,而促胃液素能使幽门张力减弱,幽门松弛而引起反流;同时当胆汁反流后又可刺激胃窦G细胞分泌更多的促胃液素抑制幽门括约肌,加重胆汁反流,进而形成恶性循环.另外,从本研究结果似乎提示单纯的胆汁并不是产生胃炎的直接致病因素,可能是在Hp感染等其他因素所致胃炎的基础上或胃内pH改变后加重了胃粘膜炎症程度并改变了胃炎的组织学特点.

  总之,十二指肠胃反流的发病机制复杂,但Hp感染可能与其发生有关,故根除Hp是治疗胃十二指肠反流的重要方法,由于本组病例较少,上述结论还有待于更多研究资料证实.

  4 参考文献

  1 杜国光,李瑜元,林赛贞,吴惠生,黄锦华,潘百恩. 胆汁反流与胃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关系. 中华消化杂志,1992;12(3):158-160

  2 Tompkins DS, West AP. H.pylori, acid and bile. j Clin Pathol, 1987;40(6):1378-1382

  3 Offerhaus GJA, Rieu PNMA, Jansen JBMJ, Joosten HJM, Lamers CBHW. Prospectiv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influence of postoperative bile reflux on gastric mucosal histology and campylobacter pylori infection. Gut, 1989;30(5):1552-1557

  4 Stein HJ, Smyrk TC, Demeester TR, Rouse J, Hinder RA. Clinical value of endoscopy and histology in the diagnosis of duodenogastric reflux disease. Surgery, 1992;112(4):796-803

  5 吴小平,邝贺龄,章天予,胡品津. 胆汁反流与慢性胃炎的研究. 中华消化杂志,1988;8(1):21-23

  6 冯伟华,魏善建,魏尧梅,李建新,付敏,周岱云 et al. 胃液胆汁酸含量与胃粘膜炎症程度的关系

  通讯作者 张志广收稿日期 1997-12-23 修回日期 1997-12-31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幽门螺杆菌感染研究现状及中医药治疗展望
焦点新闻
·急性白血病儿童血脂、蛋白质和氨基酸代谢变化
·CD<sub>44</sub>v3基因蛋白在恶性卵巢肿瘤中的表达及
·慢传输型便秘结肠肌间神经丛超微结构改变
·便秘的研究现状
·关于提高我国便秘外科工作的一点建议
·匹维溴铵对小鼠功能性腹泻及便秘的治疗作用
·西沙必利与治胃灵合用治疗慢性便秘90例
·西沙必利治疗老年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观察—附104例报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