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中风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缺血性中风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关系的观察

缺血性中风与血小板颗粒膜蛋白关系的观察

中国中西医结合急救杂志 1999年第1期第6卷 论著

作者:陈汝兴 李 晶

单位:200032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

关键词:中风,缺血性;血小板颗粒膜蛋白

  摘要 目的:探讨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在缺血性中风患者发病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对3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观察组)和30例健康体检者(健康对照组)采空腹静脉血3 ml,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小板GMP140含量。结果: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小板GMP140含量〔(60.85±66.42)μg/L〕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16.18±12.13)μg/L〕,差异显著(P<0.001)。结论:缺血性中风患者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在血栓形成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测定GMP140含量可作为诊治缺血性中风的血液学指标之一。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of ischemic stroke with platelet 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

Chen Ruxing,Li Jing.

  Affiliated Longhua Hospital,Shanghai Medical University TCM,Shanghai 200032

  Abstract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latelet 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140(GMP140) on pathogenesis of ischemic stroke.Methods:3 ml fast blood was drawed in 30 cases with ischemic stroke (observative group) and 30 healthy persons (healthy control group) and sandwich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 was used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GMP140.Results:The concentrations of GMP140 〔(60.85±66.42)μg/L〕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in healthy control group 〔(16.18±12.13)μg/L,P<0.01〕.Conclusions:The platelet activity is increased in patients with ischemic stroke and plays an important role in thrombosis.However,the measurement of the concentration of GMP140 can be regarded as one of the criteria for diagnosing and treating ischemic stroke.

  Key words ischemic stroke platelet granular membrane protein

  血小板颗粒膜蛋白(GMP140)存在于静息血小板颗粒膜上,其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可反映体内血小板的活化程度及血栓形成倾向。我们对缺血性中风患者的血小板GMP140的含量进行检测,探究CMP140在缺血性中风发病中的作用。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对象:观察组30例缺血性中风患者系本院急诊及住院的心脑血管病例。患者均符合全国第2次脑血管病学术会议诊断标准〔1〕,且经颅脑CT扫描证实。中医辨证分型符合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的中风中经络的诊断及证候分类标准〔2〕。其中男18例,女12例;年龄42~78岁,平均66岁;病程12小时~45日,平均30日。健康对照组30例系健康体检者,男18例,女12例;年龄40~70岁,平均64岁。均排除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肝肾疾病、糖尿病、妊娠中毒症及既往有中风病史者。观察组与健康对照组的性别、年龄无显著性差异(P>0.05)。

  1.2 检测原理与方法: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原理定量测定血小板GMP140水平。包被抗GMP140抗体与待测血浆中GMP140结合,加入酶标抗体后形成复合物,后者与底物作用呈现显色反应。在492 nm处测得的A值与待测血浆GMP140含量成正比。采肘静脉血(3 ml),置于抗凝管中,离心(2 000 r/min)10分钟,收集上层液,经稀释成不同浓度的6个标准点,每孔加样100 μl,自动洗板机洗涤3次后吸干,加酶标抗体100 μl再洗涤3次后吸干,每孔加底物液100 μl进行显色,加终止液50 μl,比色得出结果。

  1.3 统计学方法: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血小板GMP140含量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见表1。

表1 2组血小板GMP140含量的比较

组别 例数(例) 范围(μg/L) 均值(±s,μg/L) t值 P值
观察组   30 20.16~120.10 60.85±66.42 3.684 <0.001
健康对照组 30 11.20~ 24.31 6.18±12.13

注:正常参考值取自我院,均值为(9.40±20.80)μg/L

  3 讨论

  急性脑血管疾病是脑部或供应脑的颈部动脉的病变引起的脑局灶性血液循环障碍,而致意识障碍及脑局灶症状与体征。中风可分为出血性中风和缺血性中风两大类。缺血性中风中以脑梗死为多见。脑梗死常由脑动脉血栓形成、栓子、炎症及损伤等导致局部脑组织急性缺血而发生局部脑细胞的坏死,其中与血栓的形成密切相关。血栓形成的关键是血小板的粘附、聚集。由于血管内膜损伤、血流状态改变、血小板活化,并在血管内膜局部粘附和聚集;同时促使纤维蛋白原转化为纤维蛋白,从而形成血栓。在血小板活化过程中,血小板不仅形态和生化代谢发生改变,其膜蛋白的结构和组成成分也发生变化。体内血小板被破坏后,GMP140就进入血浆内,其含量在血栓形成时会相应增高,使颗粒膜与胞浆膜相融合,并暴露于浆膜表面,促进血栓形成。本研究提示,缺血性中风患者GMP140含量较正常明显增高。

  在祖国医学中,常将中风分为中经络和中脏腑两大类。中经络一般无意识改变,病情轻,中脏腑常有意识不清而病情重。中风的发生,主要在于患者平素气血亏虚与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加之忧思恼怒,或饮酒饱食,或房室劳累,或外邪侵袭等诱因,以致气血运行受阻,肌肤筋脉失于濡养;或阴亏于下,肝阳暴张,阳化风动,血随气逆,夹痰夹火,横窜经隧,蒙蔽清窍,形成上实下虚,阴阳互不维系的危急证候。本组观察的缺血性中风患者与虚、火、风、痰、血瘀有关,以致风夹痰走窜经络,造成风痰瘀阻脑脉。由此可见,祖国医学中所致的缺血性中风的血瘀证与现代医学中所指的脑血栓形成具有相同含义。

  综上所述,血小板GMP140含量增高,说明其血小板活化程度增高,可诱使血栓形成,导致缺血性中风的发生。故可以认为血小板GMP140含量的测定对缺血性中风的诊治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汝兴,男,60岁,教授,主任医师。中西医结合临床医学博士生导师,任中国中医药学会及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急救医学会委员、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脑病与厥脱症协作组分课题组长、中国中医药学会内科心病专业委员会委员。长期从事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急危重病的临床救治及教学工作,参加国家“八五”、“九五”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重大课题研究。获部级科研成果一等奖及国家科技成果三等奖。已发表有关心脑血管病研究论文50余篇,获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急症工作先进个及上海市卫生系统高尚医德奖。入选英国剑桥名录。

  4 参考文献

  1 王新德执笔.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中华神经精神科杂志,1988;21(1):6063

  2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第1版.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2425

(收稿:19980520)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浅谈中风的病证转归
焦点新闻
·中医药在现代乳腺癌治疗中的运用
·早期乳癌的一种手术方法——乳腺四分区象限切除术(Qua
·阑尾切除在卵巢癌手术中的意义及探讨
·以持续性发热盗汗为主症卵巢癌误诊为结腹1例
·中风脐疗方
·中西医结合治疗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14例
·96例老年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临床分析
·慢性阻塞性肺病呼吸衰竭患者的夜间多导睡眠图监测及其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