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专题栏目 > 中风专题 > 文献资料 用户登录 新用户注册
中风康复医疗有效吗?

中风康复医疗有效吗?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1998年第1期第13卷 综述

作者:高 谦1

单位:1 第三军医大学附属西南医院康复医学科,重庆沙坪坝,630038

  过去数十年,围绕着中风康复疗效问题,存在许多不肯定的意见。1989年,Reding〔1〕认为:评价中风康复疗效的最得力的工具是支具及辅助器械,如偏瘫病不能步行,教给病使用拐杖,将其应用到日常生活中。是否有效,去掉拐杖就可证明。类似的治疗方法的评定,根本不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研究,但如运动疗法(physiotherapy,PT)等治疗仍很难证明其有效性。按常理,简易的研究方法是按年龄等因素配对,随机分两组,一组给予康复医疗,一组不给予治疗作空白对照,按残损程度分层,分析预后,判断康复效果。由于医疗道德方面的原因,不给病治疗而设空白对照的研究,几乎是不存在的。

  中风康复医疗有效性的研究,大部分采用前瞻性的随机对照试验,如分康复治疗组(中风病房)及对照组(普通病房)。然而,Dobkin提出〔2〕,现在无法区别中风病的功能改善是自然恢复,还是康复医疗的结果。令信服的、康复有效的研究资料是不存在的。

  因此,中风康复医疗,有以下两个关键性的问题需要回答。

  1 中风康复医疗有效性的证据

  许多研究提示〔3~6〕:中风康复医疗使病功能改善,不能仅归因于自然恢复。在中风病房,病的出院率比普通病房的对照组显著增高,中风后合并症发生率显著降低。

  几个对照试验研究〔5~7〕比较了中风病房与普通病房的病结局。对轻度及重度残疾的病,两组无差异,但对于中度残疾的病,中风病房的较普通病房的病结局好。Feigenson等〔7〕的研究认为:入住中风病房的病,步行更好,出院回家的病更多。

  Garraway等〔8〕进行随机对照试验,比较分析了155例中风病房与152例普通病房的意识清、有偏瘫的中风病。发现入院60天后,中风病房50%病功能独立,而普通病房仅为32%(P<0.01)。然而,1年后,这一变化消失了。在中风病房,病平均住院55天,而普通病房则为75天。作者认为:早期的康复医疗比足量的PT治疗更重要,原因可能是协调的康复治疗小组在中风病房工作得更好。不幸的是,该研究与大多数研究一样,未采用盲法。

  Smith等〔9〕将133名中风病,分为3组,强化康复组(康复小组治疗,每周4整天)、常规康复组(康复小组治疗,每周3个半天治疗)、非常规康复组(只进行曾经学过的锻炼方法),治疗6个月后,功能改善,强化组大于常规组,而未康复组功能无改进。1996年,Werner RA〔10〕将40名非住院病,按2∶1分为2组,单盲对照,给予PT、OT,12周,4次/周,每次1小时,用功能独立性测量(functional independance measurement, FIM)评定,强化康复组功能有改善,而对照组无改善。强化康复组在9个月后,仍维持治疗效果。以上两个试验,反驳了Lind的观点〔11〕:中风病的功能恢复是自然恢复,而不是康复医疗的结果。

  Kalral等〔12,13〕报告了中风病房与普通病房病的随机对照试验的研究结果:中风康复医疗可改进重度残疾病的预后,减低死亡率与住院率,增加了出院回家率,出院后,有继续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趋势。1995年,Jorgensen HS等〔14〕研究了两个相邻社区共1241例中风病,其中中风病房936例,普通病房305例,进行前瞻性、连续的非选择性的病观察发现,中风病房病较普通病房死亡率低,住院时间短,入住护理之家的数少,潜在地减少了费用。Sivenius等〔15〕对照研究接受强化康复治疗与常规治疗中风病各45例,在运动功能与日常生活活动方面,强化治疗组比常规治疗组功能改善显著,病功能改善主要在前3个月内,而死亡率与入院率两组无不同。但本试验有样本小、未用盲法、没有随机等缺陷。

  1993年,Ottenbacher等〔16〕从124个关于中风康复的研究报告中,选择出36个满足标准的试验研究,对1960~1990年3717例中风病进行分析。结果发现:集中的中风康复医疗程序可促进中风病的功能恢复。功能改善程度与康复医疗是否早期进行有关,而与治疗的时间长短无关,也与病的年龄及康复程序的设计有关。中风康复医疗的研究设计对于制定和解释将来的结果有重要意义。

表1 中风康复有效性的随机试验研究

作者 治疗组 样本数 年龄 盲法评价 康复开始时间 康复治疗时间 结  果
Lincoln等

  (1996)

中风病房

  普通病房

39

  37

73.5

  65.5

未用

  未用

一入病房就开始 >2周

  >2周

两个单位,病用于治疗活动的时间均少,病大部分时间是坐在那里。但中风病房预后更好,因其治疗强度大。
Lalit等

  (1995)

中风病房

  普通病房

34

  37

77.2

  80.4

未用

  未用

中风后9天内 43天

  59天

中风康复病房可改善重度残疾的中风病的预后。由于建立新的治疗战略,降低了死亡率,提高了出院率。出院后,ADL继续改善。
Henrik等

  (1995)

中风病房

  普通病房

936

  305

74

  74

未用

  未用

一入院就开始 38.6天

  55.2天

中风病房减少死亡率,缩短住院时间,减少了出院后进入护理之家的数,潜在地减少了费用。
Indredavik等

  (1991)

中风病房

  普通病房

110

  110

77.2

  73.7

单盲

  单盲

16.5小时

  15.8小时

42天

  42天

中风病房增加出院回家率,改善病临床预后较普通病房好。
Garraway等

  (1980)

中风病房

  普通病房

155

  152

72.5 未用

  未用

3天内 55天 中风后60天,50%中风病房病,32%普通病房病功能独立。1年后随访,这种差异消失了。
Smith等

  (1981)

院外强化

  常规治疗

  自我治疗

133 63

  66

  65

未用

  未用

  未用

从急救病房

  出院后

<6个月

  <6个月

  <6个月

ADL:院外强化治疗组有最大改善,常规治疗组有中度改善,自我治疗组下降。
Strand等

  (1985)

中风病房

  普通病房

110

  183

72

  73

未用

  未用

1周内 21天 15%的中风病房病住院达3个月,39%的普通病房病住院达3个月
Wood-Dauphinee等

  (1984)

传统治疗

  小组治疗

130 74.9

  74.4

未用

  未用

1周内 5周

  5周

生存率两组相似。运动功能方面,小组治疗组:男性病较女性好。传统治疗组,女性病较男性好。功能能力方面,小组治疗组:男性病更好。女性两组能力相同。

  由表1很难得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因为试验设计有很大不同,中风病房、急性监护病房、康复中心采用的康复治疗不同,病入院选择标准不统一,疾病类型、时间不统一,开始康复医疗的时间不同,预后测量也不一致。但是,对以上随机试验资料进行认真评价后,认为中风康复医疗确实有价值。自然恢复给的印象非常深刻,而康复医疗所致的“自然恢复”更多。

  总之,中风发生后,康复医疗应在急性期就立即开始,是否强化治疗比普通治疗效果好,仍有争论。中风病在发病头3个月中,功能改善最大,即使如此,康复医疗也应持续更长时间,以防功能减退。证明中风康复有效的证据并不像们期望的那样,精心设计的研究十分必要。

  2 最适运动治疗的证据

  Ernst认为〔1〕:目前临床医生常被众多的PT方法搞得晕头转向。他们对各种PT技术不熟,对指导这些技术的理论亦陌生,如Bobath, Brunnstrom, Clayton, Coulter, Fay, Kabat, Knott, Rood和Voss。仔细研究发现,由这些方法得出的结论,与传统的治疗思想矛盾,缺乏重要的科学证据,已发表的关于最适运动治疗的资料数量十分有限。为便于交流,将PT定义为任何的躯体治疗(physical treatment),包括治疗性锻炼(therapeutic exercise)和运动疗法(ergotherapy)。

  Stern等〔8〕将62例中风病随机分为促通治疗组和常规PT组,中风后13天开始治疗,结果在移动能力、肌力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方面,促通组与常规PT组无显著差异。然而,该试验样本太小,研究未用盲法,开始治疗时间可能太迟。

  Loggigian等〔19〕对42例中风病进行研究,将这些病分为传统治疗组与Bobath治疗组,两组病在某些功能方面均改善,但日常生活活动Barthel指数与Kendall肌力测验两组无不同。该研究也存在上述缺陷。

  Dickstein等〔20〕将131例中风病,按常规治疗、促通治疗、Bobath治疗分3组,中风后16天开始治疗,持续6周。早期、常规治疗组在步行方面恢复较其它两组好,在6周时,功能恢复3组无显著差异。Potempak等〔21〕在病中风后至少6个月,随机分为锻炼组19(用cycle ergometer, 30min/次,3次/周,共10周),对照组23(仅关节活动度训练,治疗量与锻炼组相同)。发现锻炼组病有氧能力、感觉与运动功能改善较对照组好。Wade等〔22〕在一随机、单盲交叉试验中证明,对中风后1年的病,PT治疗仍可增加病的步行速度。Engardt等〔23〕考察了等动最大自主伸膝训练对中风病的治疗效果,其中10例进行离心性运动,另10例进行向心性运动,发现离心性运动病起立、坐下的体重分布对称,而向心性运动无此改变。两组步行速度无变化。作者认为:离心性膝伸肌训练比向心性训练好。

  Basmajian等〔24〕检验了Bobath治疗组和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29例中风病的疗效,上肢肢体功能评定采取盲法,治疗9个月后,两组功能均有改善,但无显著性差异。据其它一些研究报告〔25,26〕:生物反馈治疗似乎是一种有前途的治疗方法。对早期中度残损的中风病特别有效。1993年,Schleenbaker等〔2〕对所有关于生物反馈的病例对照研究(包括非随机化)包含的299例中风病,以神经功能改进为终点,进行分析后认为:肌电生物反馈治疗改进偏瘫肢体运动功能较好。而Morton Glanz等认为〔28〕, Schleenbaker的研究由于包括了非随机对照试验,易产生正性治疗作用的偏性。他剔除了非随机对照试验,仅选用8篇肌电生物反馈治疗试验,以肢体的关节活动度的改善为终点,共166例病进行分析。结论是肌电生物反馈在恢复偏瘫肢体关节活动度方面无效。

  表2列举了几种康复医疗方法的对照试验。

表2 康复医疗方法的随机对照试验

作者 治疗组 样本数 年龄 盲法评价 随机 康复开始时间 康复治疗时间 结果
Dursun等

  (1996)

生物反馈PT

  常规PT

24

  13

59.17

  61.31

未用

  未用

  不

12.38周

  13.85周

≥10天

  ≥10天

生物反馈,有助于改善病的姿势、躯干控制。
Potempa等

  (1995)

锻炼组

  对照组

19

  23

21~77

  21~77

未用

  未用

  是

≥6个月

  ≥6个月

10周

  10周

锻炼组的有氧能力增加,感觉运动功能改善与有氧能力增加有关
Engardt等

  (1995)

离心运动

  向心运动

10

  10

62.2

  64.6

未用

  未用

  不

26.5月

  27.8月

6周

  6周

步行参数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离心性膝伸肌训练对运动功能恢复有利
Basmajian

  (1987)

生物反馈

  Bobath

29 62 双盲

  双盲

  是

<12个月 5周

  5周

两组上肢功能改善无显著性差异
Dickstein等

  (1986)

常规锻炼

  PNF

  Bobath

131 70.5 未用

  未用

  未用

可疑

  可疑

  可疑

中风后平均

  16天

6周

  6周

  6周

各组间Barthel指数评分无显著性差异
Loggigian等

  (1983)

常规锻炼

  Bobath与Rood

42 61.6 未用

  未用

  是

中风后7周内 未用

  未用

两组间Barthel指数无差异
LordandHall

  (1986)

常规锻炼

  Bobath

19

  20

不可用

  不可用

未用

  未用

不是

  不是

8个月之内 不可用

  不可用

根据电话询问,ADL分数两组间无显著性差异
Smedley等

  (1986)

Slot机+

  治疗性锻炼

25

  25

不可用

  不可用

未用

  未用

不是

  不是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用“Slot机”运动功能恢复得好
Stern等

  (1986)

常规锻炼

  PNF

31

  31

64.4

  64.5

未用

  未用

  是

不可用 不可用

  不可用

两组在运动功能及其它功能恢复方面无显著性差异

  ①即不知康复治疗何时开始  以上所有的研究,告诉我们一个事实,中风病的治疗,只要给予治疗,而不管给予哪种治疗,可能均有效。现有的资料还不能证明哪一种治疗方法更好。从事PT教育的员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目前只能达到如此的研究水平。但这绝不是说PT或康复医疗无效。必须避免忽略了问题的复杂性而“一边倒”的思维方法。

  中风康复医疗研究,进一步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强化(或集中)的康复医疗较其它方法更有效?是什么因素造成了这种差异?谁造成这种差异(医生?治疗师?)?对于什么样的病产生这种差异?费用如何?

  尽管问题很多,但有一件事是公认、明确的:如果要更深入地了解中风康复医疗的作用、指征、禁忌证,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研究是必须的〔17〕

  3 参考文献

  1  Reding MJ, McDowell FH. Focused strok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improve outcome. Arch Neurol, 1989, 46:700.

  2  Dobkin BH. Focused stroke rehabilitation programs do not improve outcome. Arch Neurol, 1989, 46:701.

  3  Lincoln NB, et al. Comparision of rehabilitation practice on hospital wards for stroke patients. Stroke, 1996, 27(1):18.

  4  Otenbacher KJ, Jannell S.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trial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Arch Neurol, 1993, 50:37.

  5  Lucie B, et al. Post-stroke inpatient rehabilitation. Stroke, 1996, 75(6):422.

  6  Indredarik B, et al. Benefit of a stroke unit: a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 Stroke, 1991, 22(8):1026.

  7  Feigenson JS, et al. The disability orientated rehabilitation wnit: Amaj or factor influencing stroke outcome. Stroke, 1979,10:5.

  8  Garraway WM, et al. Management of acute stroke in the elderly: preliminary results of a controlled trial. Br Med J, 1980, 1:1040.

  9  Smith ME, et al. Therapy impact on functional outcome in a controlled trial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82, 63:21.

  10 Robert AW, Susan K. Effectiveness of an intensive out patient rehabilitation program for post acute stroke patients. Americal Journal of Phy Med & Rehabil, 1996, 75(2):114.

  11 Lind K. A synthesis of studies on stroke rehabilitation. J Chronic Dis, 1982, 35:133.

  12 Kalra L, et al. Improving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controlled study. Stroke, 1993, 24:1462.

  13 Kalra L, Judith E. Role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units in managing severe disability after stroke. Stroke, 1995, 26:2031.

  14 Jorgensen HS, et al. Outcome and time course of recovery in stroke part Ⅰ: outcom. The Copenhagen stroke study.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5, 76:399.

  15 Sivenius J, et al. The significance of intensity of rehabilitation of stroke: a controlled trial. Stroke, 1985, 16:928.

  16 Ottenbacber KJ, Jannell S. The results of clinical trial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research. Arch Neurol, 1993, 50:37.

  17 Ernst E. A review of stroke rehabilitation and physiotherapy. Stroke, 1990,21:1081.

  18 Stern PH, et al. Effects of facilitation exercise techniques in stroke rehabilitation.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70, 71:526.

  19 Loggigian MK, et al. Clinical exercise trial for stroke patient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81, 64:364.

  20 Dickstein R, et al. Stroke rehabilitation: three exercise therapy approaches. Phys Ther, 1986, 66:1233.

  21 Polempa K, et al. Physiological outcomes of aerobic exercise training in hemiparetic stroke patients. Stroke, 1995, 26:101.

  22 Wade DT, Skilbeck CE, Hewer RL. Predicting Barthel ADL score at 6 months after an acute stroke.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83, 64:24.

  23 Engardt M, et al. Dynamic muscle strength training in stroke patients: Effects on knee extension tongue, electromyographic activity and motor function. Arch of Phys Med Rehabil, 1995, 419.

  24 Basmajian JV, et al. Stroke treatment comparision of integrated behavioral physical therapy vs. traditional physical therapy program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87, 68:267.

  25 Gow JL, et al. The effectiveness of EMG biofeedback in the treatment of arm function after stroke. Int Disabil Studies, 1989, 11:155.

  26 De Weerdt W, Harrison MA.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for stroke patients: some practical considerations. Physiotherapy, 1986, 72:116.

  27 Schleenbacker RE, Mainous AG. Electromyographic biofeedback for neuromuscular reeducation in the hemiplegic stroke patient: A Meta-analysi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3, 74:1301.

  28 Glanz M, et al. Biofeedback therapy in post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meta-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5, 76:506.

  收稿日期:19997-09-15

   1993, 74:1301.

  28 Glanz M, et al. Biofeedback therapy in post stroke rehabilitation: A meta-analysis of the 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 Arch Phys Med Rehabil, 1995, 76:506.

  收稿日期:19997-09-15


页面功能 参与评论】【字体: 打印文章关闭窗口
下一编:急性中风患者的运动评价方法
焦点新闻
·微波和长春新碱体外净化白血病细胞的研究
·物理查体、X线和超声波检查测量乳腺肿瘤大小的差异
·乳腺癌患者围手术期猝死
·去甲长春花碱治疗晚期乳腺癌致麻痹性肠梗阻1例
·维斯克治疗乳腺癌术后放疗皮肤反应的护理
·乳癌术后患肢的功能锻炼
·腹直肌血肿误诊为卵巢肿瘤1例
·围绝经期卵巢肿瘤136例分析
温馨提示:如果您怀疑自己有某种健康问题,可到健康社区交流咨询或尽快去医院就医治疗。

栏目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