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浅析搓法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1-08-24
针刺手法是激发经气、影响补泻、提高针灸疗效至关重要的一环。搓法作为针刺辅助手法的一种,是将针柄朝一个方向捻转,使肌纤维适当缠绕针体,有催促经气速至针下、加强针感的作用[1]。近年来,人们对搓法越来越重视,相关临床研究也日益增多,为了使后世学者更好地继承与发展,笔者将部分古文献中关于搓法的内容归纳总结如下。
 
1 搓法操作讨论
《黄帝内经》未直接讨论搓法及其相关论述。《灵枢·官能》言:“泻必用员,切而转之……补必用方……微旋而徐推之。”“转”“旋”似有搓法的雏形,围绕针体横向捻转,但根据原文难以看出是单向捻转还是往复捻转。《类经》言:“所谓转针者,搓转其针,如搓线之状,慢慢转之。”此处表明“转”为“搓转”,即如搓线一样单向捻转[2]。《素问识》言:“转针……故曰捻针。”此处捻针即转针,参考《类经》,实为现代搓法。《针经指南》言:“捻者,以手捻针也,务要识乎左右也。”《世医得效方》言:“于合谷穴用针,左转发寒,右转发热。”既然需要区分左右,那么必然为单向旋转针体。《刺法灸法学》规定,捻转法为来回捻转,刺激强度小,搓法为单方向,如搓线之状,刺激强度大,用于催气。由此可见,在部分古文献中,虽未直言搓法,但其中的“转针”“捻针”,表达为单向旋转针体的操作手法均是搓法。
 
2 搓法的作用
2.1 催气
得气是针灸取效的基础,正如《灵枢·九针十二原》言:“刺之要,气至而有效,效之信,若风吹之云。”搓法是聚气、调整针感的重要操作手法之一,可加快针刺感应速度,增强针刺感应。《金针赋》对于“气不至者”手法操作为进针后以手循经,用指甲掐切穴位,摇动针体,继而实施搓法、弹法,“直待气至”,可见搓法在此起到催促经气速至针下的作用。《神应经》言:“进退搓捻其针,如手颤之状,谓之催气。”即掐切取穴,随咳进针,用右手拇指、食指持针,摇动针体,然后提插搓法可以达到催气的效果。“用食指连搓三下谓之飞”,飞法作为针刺辅助手法,其操作术式中包含搓法,即临床上针刺不得气时,先用右手食指、拇指捻搓针柄,然后迅速如飞鸟展翅般张开两指,反复数次可使得气。《针灸大成·兰江赋》言:“按定气血病人呼,撞搓数十把针扶。战退摇起向上使,气自流行病自无。”所谓“气自流行”即得气,较前强调搓法的次数,配合提插、摇法和按法,使气血充盈,激发经气,但不宜单方向捻转过多,造成滞针。
 
2.2 复式手法的基础手法
搓法常作为复式手法的基础手法。《金针赋》在描述烧山火、透天凉时提出“皆细细搓之,去病准绳”,其后的阳中隐阴也强调“犹如搓线,慢慢转针”,可以看出在烧山火、透天凉、阳中隐阴等复式手法中,搓法是关键手法,拇指、食指捻搓针体,催促经气速至针下,促进针凉热感的产生和维持。《针灸神书》中升阳法、升阴法为提、按、搓、伸多个单式手法组成的复式手法,阅读古籍观之,升阳法和升阴法皆以搓法作为基础手法,以更好调整机体阴阳平衡,达到治疗寒热证的目的[3]。在现代针灸临床中,也呈现出很多以搓法为主的复式手法,如彭静山等[4]研究的甩针挂钩疗法,以搓法为基础,经颊车穴长针刺入地仓穴,单方向搓针数次,然后将针向外甩,对于医治面瘫后口㖞有较好疗效。郑魁山的“热补法”与“凉泻法”均是单方向捻针,令针下沉紧后,再施行后续针法操作[5]。
 
2.3 补泻手法
搓法作为单式手法的一种,临床上行具体操作可达到补虚泻实的作用。《针灸大成》言:“搓而转者……转者左补右泻,以大指次指相合,大指往上,进为之左;大指往下,退为之右,此则迎随之法也。”其根据针体旋转方向分为补法和泻法,补法的操作为右手常规持针,拇指向前,向左单方向捻转针体;泻法操作是食指向前,向右单方向转,在搓针时应注意切勿捻转太过,造成滞针,加大患者针刺痛苦。刘喆运用热补法治疗阳虚肩凝症,拇指、食指持针,针尖朝向肩贞,在天宗穴处快速进针,向左单向捻转,操作完成后,患者肩部疼痛明显减轻,活动度大幅增加[6]。
 
3 小结
综上所述,在部分古文献中,虽字为捻转,表达之意实为搓法,医师在阅读学习时,应深入分析,以更好地指导临床。搓法作为辅助手法之一,其操作主要元素是旋转,针体的单方向旋转对腧穴产生一定的刺激,是众多复式手法的基础手法,可以聚气,促使针下得气,以取得良好的针刺效应。搓法补泻,即顺时针捻动针柄为补,逆时针为泻。搓转针体时勿使肌肉缠针造成滞针,不仅临床疗效差,患者疼痛,还有可能出现弯针、断针等危险,搓法补泻具有较高难度,针灸临床医生需要经过长期练习才能熟练掌握。搓法具有丰富的内涵,临床上值得推广学习,而搓法是否比其他手法作用更强,有待临床进一步验证。
 
来源:中国民间疗法 作者:刘艳丽 李铁
长春中医药大学
Tag标签: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