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偏方 养生 草药 穴位 方剂 书籍 中药 视频

中医养生

秘方栏目: 内科 外科 妇科 男科 儿科 肠胃 泌尿 肝胆 肛肠 骨科 神经 呼吸 皮肤 肿瘤 美容 滋补 延寿 心脑 食疗 按摩 治方大全

养生保健“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各医家释义

中医中药秘方网 www.xxmy.com 发布时间:2020-01-10
“春夏养阳,秋冬养阴”出自《素问·四气调神大论》。原文记载:“夫四时阴阳者,万物之根本也,所以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由此延伸而来的“冬病夏治,夏病冬治”治未病思想,被绝大多数医家所接受。笔者换角度思考,提出“春夏养阴,秋冬养阳”,顺应四时阴阳发展规律,亦适用于病症的诊疗特点。笔者拙见,试作阐发,实乃抛砖引玉,以飨同道。
 
各医家释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
 
医家注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不同表现在对“养”的认识差异,唐·王冰坚持“以制为养”,认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以明·张介宾为代表释义“以根为养”,提出“圣人春夏则养阳,以为秋冬之地;秋冬则养阴,以为春夏之地,皆所以从其根也”,认为春夏养阳,使少阳之气生,太阳之气长,以为秋冬阴之基,若春夏遇凉风食生冷,伤其阳气而患疟泄等;秋冬养阴,使太阴之气收,少阴之气藏,以为春夏阳之基,故秋冬因纵欲过热,伤其阴精而患火证;明·马玄台提出“以顺为养”,《素问注证发微》写到“圣人于春夏而有养生养长之道者,养阳气也;于秋冬而有养收养藏之道者,养阴气也”,春夏用辛热方药回阳,秋冬用寒凉方药养阴,顺应四时之“春养肝生、夏养心长、秋养肺收、冬养肾藏”之意;清·张隐庵“以虚为养”,《素问集注》曰:“春夏之时,阳盛于外而虚于内;秋冬之时,阴盛于外而虚于内。故圣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以从其根而培养也”,故有“夏有伏阴”“冬有伏阳”一说,分别用以温热、寒凉之治,丰富其治疗学内容;另有医家采用古汉语中对偶形式的“互文”修辞手法解释,认为“春夏”“秋冬”或者“阳”“阴”存在着互文关系,不可单纯理解为春夏只养阳而不养阴,反之秋冬亦然。众多医家众说纷纭,难以统一之境而为。笔者反其道而行之,另提“春夏养阴,秋冬养阳”的观点,愚试陈述一得之见。
 
“春夏养阴,秋冬养阳”新解
 
笔者认为,“春夏养阴,秋冬养阳”也有很强的适用性,具体表现在:
 
①顺应四时阴阳发展规律。一年四季有春生、夏长、秋收、冬藏的自然发展规律,人亦如此,与自然界生命节律同步或相通应(《金匮真言论》称“收受”)。东汉·张仲景在《伤寒论》提及:“冬至之后,一阳爻升,一阴爻降也;夏至之后,一阳气下,一阴气上也。斯则冬夏二至,阴阳合也,春秋二分,阴阳离也,阴阳交易,人病变焉。”从年节律角度来看,夏至为四时阳气最旺之时,冬至则是阴盛之季,故有“三伏”“三九”之说,遵循从春到夏,秋去冬来的气温交替、寒暑渐变的反复循环如周的过程。“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素问·天元纪大论》),“阴根于阳,阳根于阴”(《景岳全书·传忠录·阴阳篇》),春夏阳旺时,“阳不可以无阴,非形无以载气”,“养阴”以“阴中求阳,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秋冬阴盛时,“阴不可以无阳,非气无以生形”,“养阳”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故“春夏养阴,秋冬养阳”,阴阳互为化生,“扶阴气以养阳之时,壮阳气以养阴之用”。
 
②顺应饮食寒温规律。 唐·王冰在《素问次注·四气调神大论》提出:“春食凉,夏食寒,以养于阳;秋食温,冬食热,以养于阴”,认为春夏阳盛易伤阴,宜食寒凉抑制阳气太过;秋冬阴盛易损阳,宜食温热而保全阳气,正如“全阴则阳气不极,全阳则阴气不穷。”宋·庞安石在《伤寒总病论·卷第六》提及“时当温,必将理以凉;时当暑,必将理以冷,凉冷合宜;时当凉,必将理以温;时当寒,必将理以热,温热合宜,不可太过。”这与宋·朱肱《类证活人书》中记载:“春时气温,当将理以凉,夏月盛热,当食以寒;秋时气凉,当将息以温,冬时严寒,当食以热”的观点不谋而合。因此,“春夏养阴,秋冬养阳”,通过饮食寒温之性,调节人体阴阳平衡协调,促进相互化生,从而达到“以养于阳”或“以养于阴”的目的。
 
③顺应邪气致病治疗规律。 春夏季节,阳气偏亢,同气相求,春易伤风,“惟风能全兼五气”,或化燥,或化火,耗损津液;“先夏至日者为病温,后夏至日者为病暑”(《素问·热论》),暑为夏季火热之邪,其性升散,“阳胜则阴病”,最易伤津耗气,致阴精亏虚,可出现口干舌燥,渴欲冷饮,便干溲赤等;秋冬阴寒,寒气相求,“阴胜则阳病”,伤于阳气,主“凝滞”,表现为恶寒倦卧、手足厥冷、关节拘挛作痛等,是故“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取阳生阴长之义以养阴阳。
 
指导临床应用
 
养生保健:“候气、择时”思想是中医特色的传统理论,“顺四时而适寒暑”( 《灵枢·本神篇》)是中医养生内容的关键。“夏日则饮水,冬日则饮汤”,万全《万密斋医书》曰:“夏宜食寒者,君子养生之道,夏不宜服辛热者,良工守时之禁。”都是对“春夏养阴,秋冬养阳”较好的诠释。正值春夏,阳气渐长,心气旺盛,起居宜单衣薄被,饮食宜清淡为主,忌油腻之品,可服用绿豆汤、西瓜汁以清凉解暑,“酸甘化阴”,酸梅汤也是夏季佳品,但“夏勿欲穷凉”,防变生暑湿、洞泄(泻);秋冬阴气渐盛,肾气固藏,通过厚衣裹体,早睡迟起等增强体内阳气,饮食方面宜食温补之品,如牛、羊之肉、火锅等取火热温补养阳,亦可酌饮醇酒,助阳化气。
 
民间有谚语“冬令进补,来年打虎”,补以血肉有情壮阳之品为主,体现“秋冬补阳”,《伤寒论》又说:“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说明秋冬补阳,可防春温。“冬吃萝卜夏吃姜”与“春夏养阴,秋冬养阳”貌似背道而论,实则不然,春夏养阴,佐以生姜散而不升、温而不燥之性,秋冬补阳,少量萝卜行气导滞而不滋腻,两者均为佐使之用,并不改变“春夏养阴,秋冬养阳”的主导方向。因此,借食之寒热温凉,以制四时阴阳之胜,调和阴阳,保养身体。正如元·朱丹溪《不治已病治未病》所倡导的“以之食凉食寒而养其阳,圣人春夏治未病如此;以之食温食热而养其阴,圣人秋冬治未病者如此。”
 
疾病预防:“春夏养阴,秋冬养阳”同样适用于各类疾病的预防。夏季,阳亢偏“动”“升”,高血压患者多出现血压骤升难以控制,出现头胀头痛、口眼歪斜、半身不遂等,多因“肝,水不涵木,肝阳亢逆无所制”。肝属木,体阴而用阳,恰逢春夏肝阳始生渐旺,两阳相劫,则亢盛有余,此时宜滋阴潜阳,固摄孤阳,如龙骨、牡蛎、代赭石之类;老年人是秋冬季节好发人群,素阳不足,加之阴寒收引、凝滞,易发生心肌梗死、卒中等急症,所以秋冬宜顾护阳气,如人参、鹿茸、巴戟天、肉桂等,或常艾灸关元、气海、足三里等穴位,《本草从新》曰: “艾叶苦辛,生温熟热,纯阳之情,能回垂绝之阳,通十二经。”正确理解“春夏养阴,秋冬养阳”的内涵,适时、适量养阴或补阳,春夏应反制阳热之亢,秋冬则反制阴寒之盛,防患于未然,才能“以从其根,故与万物浮沉于生长不息之门”,反之则过犹不及,春夏过服冰镇饮料、空调等,或秋冬大补温热之物,违反自然界规律,往往适得其反,使“虚者愈虚,实者愈实”。
 
遣方用药:明·谬希雍《神农本草经疏》言:“春温夏热,元气外泄,阴精不足,药宜养阴;秋凉冬寒,阳气潜藏,勿轻开通,药宜养阳。此药之因时制用,补不足以和其气者。”如经文昭彰,中医治病的本质即以药补偏救弊,调和阴阳。《素问·厥论》“春夏则阳气多而阴气少,秋冬则阴气盛而阳气衰”,遵循“用寒远寒,用热远热”的治疗原则,春夏阳热偏盛,感受温热之邪,慎用热性药,恐其伤阴而内热愈甚,即用寒凉阴药;反之,秋冬阴寒偏盛,常患寒性之病,勿妄用寒凉,虑其伤阳而内寒必甚,治宜当温热阳药,临证时应灵活掌握。《伤寒论》中谈及“夏不用麻黄,冬不用石膏”,麻黄为发汗峻品,夏季阳盛阴亏,不宜用辛温麻黄之品耗损阴液;石膏乃大寒之品,冬季阳气渐衰,不宜用石膏,避免犯伤阳之虞。“冬不用白虎,夏不服青龙”,“春夏不得服桂枝”(万全《万密斋医书》)同理。因此,“夏至一阴生”,喜用金银花、黄连等泡开水代茶,名日“清热解暑”;“冬至一阳生”,喜食人参、鹿茸、附片等,名日“补气壮阳”,实乃“春夏养阴,秋冬养阳”。
 
针灸康复:金·窦汉卿在《标幽赋》曰“春夏瘦而刺浅,秋冬肥而刺深”,其意体现了“春夏养阴,秋冬养阳”的内涵[16]。春夏为阳,气在外,人气浮,刺宜浅取,秋冬为阴,气在内,人气在脏,刺宜深取。“春夏各致一阴”,针由深出浅至皮肤,“取阴养阳”;“秋冬各致一阳”,针由浅入深至肾肝之部,“取阳养阴”。换言之,春夏阳气最旺,刺浅取一阴之气制约阳气;秋冬阴气最甚,刺深取一阳之气制约阴气,制约以相生,生化以无穷。
 
综上,另解“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为“春夏养阴,秋冬养阳”,都以遵循顺应“四时阴阳”发展规律,春夏阳亢,投以寒凉之剂,“春食凉,夏食寒”,阴以生阳以养阳;或秋冬寒盛,投以温热之品,“秋食温,冬食热”,阳以生阴以养阴,药疗同食疗亦然,均以“以从其根”,“顺应天时”,切勿单纯一味养阳或养阴,因临床单纯“阳虚”或“阴虚”是微乎其微的,更多的是“阴阳两虚偏于阴虚或偏于阳虚”,以从阴中求阳,或阳中求阴,阴阳平调。(董丽 杨思进)
Tag标签: 养生保健(2)

猜你感兴趣

最新推荐